分享

心血管专家: 人人手里都有4颗“长寿丸”, 轻松活到90岁!

 人生幸运石 2019-02-05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是一病几十年,致残致死一瞬间。面对如此凶狠的疾病,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中国控烟协会会长)指出:10个心梗,9个可预测,6个心梗,5个可以被预防。人类告别心血管病,可多活10年。

胡教授本人曾经是个身高1.78米,体重达到93公斤的肥胖者,在2000年的一次体检中,查出了餐后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脂肪肝,从那时开始,他就下决心要为了健康做出改变,并且认为医生对公众健康有示范作用。

胡教授的决定就是:每天步行1万步,并且坚持了18年,多年来只有几次因乘坐飞机而没有完成。18年中,从慢走到快走,从平路行走到爬山,不变的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做到日行万步之后,胡教授收获了这些:

体重得到了控制,下降了20多公斤,多年来保持在70公斤左右,没有出现过大的反复。

10多年来保持血压正常,血糖正常!

走掉了重度脂肪肝!

降低了升高的甘油三脂!

正像胡教授说的,6个心梗,5个可以被预防,很多的心血管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卒中这些“心血管事件”。

他自己用实际证明了这一点。胡教授认为健康长寿的诀窍还是那老生常谈的4件事: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态平衡。能坚持做到这4件事,就等于吃了4颗“长寿丸”。他说:活不到90岁,那是自己的错。

1.戒烟限酒就不用说了,健康必须要管住嘴。吸烟是诱发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过量会导致血压急剧波动,导致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长期大量喝酒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

2.合理膳食:胡教授建议保持适度的饥饿感,饭吃八分饱,肉不宜吃过多,选择健康的肉类:没腿的鱼好过两条腿的鸡鸭,两条腿的鸡鸭好过四条腿的猪、牛、羊。多吃蔬菜,适量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主食也要吃一点,什么都吃,但都适可而止。

3.有氧运动:走路是最容易实现和坚持的运动,也是为世卫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不受时间、环境、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平时可以把坐电梯换成走楼梯,不远的出行由乘车改成步行,哪怕是每餐饭后,也可以来回走几圈。

有很多人听闻走路太多会伤关节。事实上美国有权威研究结论:健身跑的人关节炎发生率仅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却为10.2%,竞技体育的赛跑者的关节炎发生率13.3%。由此可见走路是有利于关节的。

胡大一教授在日行万步之前有膝关节病和右跟骨骨刺,以及椎间盘滑脱,但是在坚持多年日行万步之后膝关节很少有不适,2005年右后脚跟骨刺引发的疼痛完全消失,腰椎间盘问题无明显加重的症状。所以胡教授认为:“坚持日行万步路,尤其走平路,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大多数人,膝关节是安全的。”

那么怎么走路更科学呢?

遵循“357”原则:每次至少走30分钟,行程3公里左右;指每周运动5次。“7”指运动时心率加年龄为170次∕分钟。

从健身防病的角度每天一次性走的步数不要少于6000步,不要超过12000步。

走路时要头正身直,身体重心前移,步行的速度要根据自己健康情况来调整,以每分钟走80米左右,以防病健身为目的,而不是贪快求远。

身体较弱者要甩开胳膊走大步,这样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肥胖者要长距离快步走,促进脂肪的燃烧;

高血压患者为了减少大脑振动,避免眩晕,不要后脚跟先落地,要脚掌着地;

冠心病患者建议饭后1小时慢步走,减少心绞痛发生率,长期坚持能够改善心肌代谢,避免血管硬化。

4.心态平衡:现代人很多时候压力过大,追求过多,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影响很多疾病的因素。

胡教授:“双心”健康更长寿:双心即心血管和心理医学。很多心血管患者都存在心理问题,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心理有疾病会表现为躯体变化,比如心悸、胸闷、出汗,和心脏病的症状极为相似。临床研究发现40%~50%的病人属于“假病”,即病症来自心理问题而不是身体。这种情况在肿瘤病人、心血管病人、老年病病人中最为多见,发生率有30%左右。所以健康的心理对于身体健康来说至关重要。胡教授:名利可遇不可求,按照社会规律做事,保持平和心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