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也要美美地吃~ 作者丨燕小六 来源丨医学界 “每逢佳节胖三斤”。 毕竟,无论身处何方,与谁共庆,富有或贫穷, 吃顿好的——尤其是家里的味道——,那是能还魂的事情。 吃的时候是真爽,吃完以后,后悔也是真真的。 什么?你精挑细选地吃,严格控制热量,还是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纪录片《碳水的真相》(2018年上线),给你答案。 英国是西欧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10个英国人里,就有3个肥胖者。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肥胖定义。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体重(按公斤计算)除以身高(按米计算)的平方,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30,即为肥胖。 《碳水的真相》策划人、出镜记者Xand,是一名医师。 拥有“公共健康”专业知识的他,一度胖到240斤。 瘦身成功后,Xand结合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年,油脂被冤枉了。真正催肥的食物,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碳水的真相》告诉我们,日常吃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始于1.2万年前。 那一天,我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和他的小伙伴们,突然厌烦住山洞、摘野果、吃生肉。 他们找块地方。你一间屋、我一间房地生活。大家各自圈块地,开始耕种。 最初,人类和碳水化合物相敬如宾。 直到迈入信息化时代。 食物更易获得。精加工食物占据超市半壁柜台。但人类的运动量大幅减少。胖子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糖尿病、肠癌、甚至不孕不育等,都被证实:源于错误选择碳水化合物,并大量摄入。 碳水化合物分为3类:
其中,米色和白色碳水化合物被视为“万病之源”。 你来看:一根香蕉,一片烤面包,一杯果汁,一碗牛奶泡麦片,量不多吧?看着丰富、健康吧? 你知道,这些吃下去后,身体会分解出多少热量? 答案是:相当于28块方糖。 远远超出每日身体所需。消耗不掉的热量就会在体内储存起来,转化为脂肪。 再来做个测试:下列食物中,哪个是含糖大王? 齁甜的巧克力麦芬,相当于10块糖。 没啥甜味的白面包圈,约11块。 一块蒸土豆,19块。 吃起来好甜的草莓,4块。 和草莓同样分量的一碗米饭,20块。 志愿者们全部懵逼:再!也!不!吃!米!饭!了! 即使你避开米饭,转投面包,也可能无济于事。 因为,有些人的基因代码和碳水化合物,“不兼容”。 即别人吃一碗米饭,分解出20块糖的热量。而你,可能是22块、25块。 有些前瞻性研究已有发现:把饼干放进嘴里,咀嚼。记录饼干在口中变味的时长。 变味所需时间越短,说明身体对淀粉“越友好”。 这是因为,口腔中含有高浓度淀粉酶。 这些酶能把淀粉大分子,分解为可以尝出味道的糖类小分子或类糖小分子等复合碳水化合物。后者能平稳、和缓地提供能量。 翻译成人话:越快尝出米面的口味来,越不易因碳水化合物而胖。 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碳水化合物耐受水平”的方案: 1.买一包不加盐的小饼干; 2.拿一块,放嘴里,嚼; 3.如果30秒都尝不出味道变化,那就得谨慎吃糖汉堡米饭面条……等白色、米色碳水化合物。 看到这里,心急者估计要揭竿而起:为了减肥,今天开始拒吃一切碳水化合物! 这不可能! 首先,碳水化合物在食物界广泛存在。往上划两页,蔬菜、水果,可都是“绿色碳水化合物”呀! 其次,你的身体终会因为缺乏这一营养物质而报警。 再次,切断某种“不健康”食物的摄入,每一顿都计算、称量卡路里,或许能坚持一时,但不长久。 营养师、内分泌医生们给出更合理建议:尽可能选择“好的”碳水化合物。 比如,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 这是一种难以消化的纤维。会通过食道、小肠,进入大肠,然后被肠道细菌吃光光。 抗性淀粉存在于绿色碳水化合物以及全谷物中。用全麦制成面包,抗性淀粉含量就非常高。 此处加黑加粗提醒:购买全麦面包,一定要看标签。全谷物有股淡淡的苦味,商家们为追求口(xiao)感(liang),会加很多糖。 早饭时,可以在家煮燕麦粥(无糖的那种)。 觉得口淡?加一两颗草莓。 不够饱?再来个白水煮鸡蛋。 高纤维,低升血糖指数。 特别馋咖喱饭了?可以用全麦谷物代替米饭,配一份花椰菜、菠菜做的咖喱酱。 仍然含有碳水,但纤维含量也很惊人。 意大利千层面也是可以吃的——只要你把面,换成茄子。 爱吃“甜品”的菇凉们,不用完全忌口!草莓沾上纯黑巧克力酱,吃一两颗,肠胃、心理负担都不大。 或者来块青柠派:料理机打碎坚果、做饼底。碳水化合物秒降一半,纤维含量则翻番。 研究人员邀请多名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接受这一饮食调理。 这些人需严格控制白和米色碳水化合物摄入,但不限制绿色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天,他们都会在线分享、交流当日食谱。 2周后,有的受试者瘦掉3公斤。高密度脂蛋白(优质脂蛋白)增加10%。 有的腰围缩水10公分。 有的血糖情况明显改善。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抱怨:我饿疯了!我恨这个活动! 大家都认为,每天吃得好、吃得饱,更有动力“瘦身”了。 最后的最后,针对单身狗、做饭无能者,《碳水的真相》还给了一些小技巧。 实在是馋面包,又买不到健康、全麦的品种,或许可以“冷处理”。 把面包放进冰箱,冷藏一宿。这样能使面包里易消化的米色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 还有,食物经过烹饪、冷却、再烹饪、再冷却,脂肪与油类会越来越多地附着在淀粉分子上,使其极难消化。 基于此,蒸好的米饭被冻过、再蒸,然后滚烫着吃,分解、吸收糖的速度会减慢。 但特别提醒:吃烫食会增加食道癌风险! 要吃,还是要命,大家自己斟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