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首成名诗,从诗中看大唐帝国衰亡史

 古稀老人赵 2019-02-06

原标题:一人一首成名诗,从诗中看大唐帝国衰亡史

​ 说唐朝这一个朝代的荣华衰败,尽在唐诗之中。初唐时期,是唐诗的起步,也是唐朝经济的开始。早在初唐时期就出现了初唐四杰四位大有名气的诗人。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7岁写出来的《咏鹅》,至今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骆宾王笔下的鹅并不是指一般的鹅,而是财富的象征,当时的唐朝十分流行养鹅,鹅一是可以当做结婚的聘礼,二是可以淘金,这也反映出初唐时期大家对经济发展繁荣昌盛的一种期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在14岁时游江西南昌滕王阁时所写。这首诗也反应了描绘了当时南昌的景色,以及王勃渴望报效国家,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爱国之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从军行》是杨炯所作,抒发了杨炯本人保疆卫国的强烈爱国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初唐时期统治地位还不是很稳固,边疆地区出现战乱。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虽然不能用行走,但是却用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一幅浪漫的画面。但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得意,最后自己投颍水而死。这也就反映出当初唐朝政治上的不稳定,文人的失意。

到了盛唐时期,出现了李白,王维,王昌龄等一系列的诗人,他们的诗突出了盛唐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诗主要是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从另一方面反应了盛唐时期人们生活安康幸福,描写了唐朝的大好河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更是带着浪漫主义色彩。“诗仙”这个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李白的诗往往豪放不羁,带着自由和浪漫。其实也表达了李白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渴望为国家效力。侧面表示出当时唐朝的繁荣昌盛。

而晚唐时期的诗则带着忧国忧民的气息,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唐朝内部矛盾不断加深,阶级矛盾,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唐朝开始衰败。这个时期的诗,带着浓烈的忧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他浓烈的爱国气息。当时的唐朝已经开始沦陷,而杜甫则是爱国诗人的典型代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更是感慨唐朝当时的状况。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的诗也是可以反映出当时国家落寞的情形。更多的是无助,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悲愤和忧思。

诗歌,是一个朝代文化繁荣与否的体现,也是一个朝代经济荣华衰败的体现,她诉说的繁荣与苦难,谱写着历史的乐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