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从埃及苏伊士海湾一直延伸到苏丹边界,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是埃及著名的风景区。而埃及尼罗河以东的阿拉伯沙漠,虽然不及西部撒哈拉大沙漠壮观,但它直逼红海之滨,以沙漠丘陵与山川溪谷交替出现而闻名于世。红海和沙漠同样是大自然给埃及精美的馈赠。 我们10天的埃及之旅,因参观了过多的神庙遗址而产生里审美疲劳。接下来的行程,将会在红海之滨海逗留两天,经历红海与阿拉伯沙漠之旅,突然产生眼前一亮、赏心悦目的感觉。从卢克索前往赫尔格达的路途上,应同行驴友要求,与当地埃及女孩及小驴合影。赫尔格达经过四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这座红海边的美丽城市赫尔格达(Huarghada)。赫尔格达不愧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与之相伴的红海,更增加了她的魅力。灿烂的阳光,细软的沙滩,翠绿的椰枣树,墨蓝色的海水等,构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我们下榻在赫尔格达Festival Hotel豪华宾馆。透过客房阳台俯瞰街景——赫尔格达整个城市沿着红海呈现狭长的一条。之前几乎谁都没有听说过赫尔格达的名字,然而接下来看的美丽却让人终身难忘。这里的渡假酒店,无论是三星还是五星都大致一样,最前面是酒店大堂,然后是游泳池、体闲场地、自助餐厅,紧接着是花丛绿树中建设的不超过五层的客房。最后面就是酒店的精华——独享的红海海滨。热带仙人掌和仙人球宽大的游泳池冬季来这里度假的多数是俄罗斯的游客。![]() 赫尔格达基本就是俄罗斯在北非的旅游基地。![]() 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 当然,现在也有大量的中国人涌入。在赫尔格达各个现代化又富有埃及传统的度假村里,到处都有中国游客的身影。![]() 连猫也学会了晒太阳。![]() 在独享的红海海滨,人们甚至可以走向红海深处。![]() 远处红海的颜色显得很深,比碧蓝还要深,海水像泼墨的油画透出无穷诱人的魅力。![]() 宾馆海滨的沙滩上铺满了休闲的床铺,遮阳的大伞林立。![]() 游客可以在这里优闲地看书、发呆或者闭目养神。![]() 红海海滨晚霞映红了天空。出红海记![]() 乘车来到红海港湾,岸上的清真寺与海边的游艇遥相呼应。![]() 迷人的红海港湾![]() 迷人的红海港湾![]() 红海海水可以说是清澈见底。![]()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 红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海。大约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红海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 红海海水多呈蓝绿色,局部地区因红色海藻生长茂盛而呈红棕色,红海一称即源于此。它的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远远超过降水量,两岸无常年河流注入。盐度为40.1‰,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它是世界上水温最高和最咸的海域。![]() 醉人的红海风景——这是一幅曾被印在明信片上为红海做广告的标志性图片。![]() 拍到了一幅自以为得意的逆光照,命名为“天际归帆”——水中星光点点,船夫挥手示意。![]() 在正午阳光照耀下,红海海水奇妙地被自然划分成不同颜色的区域。![]() 深蓝、浅蓝,以及淡褐色,区域之间并不交叠。![]() 勇敢的同行驴友下水潜泳,岸边可见红色的砂岩,据说这也是一种红海得名的传说。![]() 在红海中潜泳。![]() 登上特制的“玻璃船”,准备拍摄海底奇观。![]() 著名的潜水摄影师大卫·杜比勒(David Doubilet)描绘道:“在红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热闹,珊瑚礁都在魔术般地默默地有节奏地跳着舞蹈。”![]() 红海碧蓝的海水下,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 我们在我们在玻璃船上,可以下到3米深的“玻璃舱”内直接观看。![]()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亲自用相机拍摄的海底奇观,尽管不如后来在澳洲大堡礁看到的更加壮观。![]() 虽然是隔着厚厚的玻璃,图像不可能清晰,经过处理还是有几张可以看到大概。![]() 游来游去的浅海鱼群![]() 游来游去的浅海鱼群![]() 游来游去的浅海鱼群![]() 五颜六色的海底珊瑚![]() 五颜六色的海底珊瑚![]() 近的仿佛触手可得阿拉伯沙漠![]() 埃及是典型的沙漠之国,全境95%为沙漠。尼罗河的西边是地球上第一大的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的东边是地球上第二大的阿拉伯沙漠。阿拉伯沙漠面积233万平方公里,位于尼罗河谷地与红海之间。![]() 坐上号称“沙漠之舟”的越野车,驶进了广袤的沙海之中。![]() 阿拉伯沙漠的遍地砾石使我想起了撒哈拉沙漠黄沙的细腻。![]() 沙砾万里,一览无余,阿拉伯沙漠的粗旷展现在视线之内。![]() 然而,远处,砂砾山巍然耸立,阿拉伯沙漠地貌却强过撒哈拉沙漠的单调。![]() 放眼望去,满目荒凉,茫茫沙海,直通天际。![]() 沙漠中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连越野车在沙海中也显得十分孤独无助。只有炽热阳光下的倒影呈现出一点生气。![]() 埃及导游穆罕默德·哈里发为我们摆拍了这幅“雷人”的照片。沙漠大峡谷![]() 远近山川,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就像科幻电影里奔驰在死寂的火星表面。![]() 奔驰在死寂的火星表面。![]() 狂风吹皱了“一池沙水”。![]() 金色的沙丘,蔚为壮观![]() 惬意的滑沙运动![]() 惬意的滑沙运动![]() 跳起了沙漠广场舞。![]() 沙漠贝都因部落![]() 被越野车拉到一个很遥远的、也不知道东南西北方向的沙漠部落。这是一个被称为阿拉伯民族发祥的族群,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群落。![]() “贝都因”在阿拉伯语中就是“荒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属于阿拉伯民族的一个分支,原先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后来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张和游牧业的发展,逐渐扩散到西亚、北非许多国家。![]() 美国学者希提在他的《阿拉伯通史》中这样写道:“贝都因人、骆驼和枣椰,是沙漠中一切生物的三位一体的统治者;再加上沙子,就构成了沙漠里的四大主角。”沙漠的生存环境形成了贝多因人独特的民族个性,沙漠不仅是他们的一个长期的居住之地,也是他们神圣传统的守护者,更是他们纯粹的语言和血统的保卫者。![]() 埃及红海阿拉伯沙漠有许多个贝都因部落,他们游牧为生,也专门为游客牵骑骆驼。![]() 在贝都因部落,再次享受骑骆驼的颠簸。非洲的骆驼是单峰的,没有国内双峰的骆驼好骑。![]() 小鬼当家: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也能牵着两匹骆驼。![]() 在沙漠中学习开车技术,没有翻车的危险。![]() 参观贝都因人的居所。他们居住的房屋十分简陋,类似国内的那些窝棚。![]() 贝都因人有一套烤馕的好手艺。馕是她们的主食,可以储存很久,抵御沙漠的饥荒。![]() 包裹得只剩一双眼的妇女擀面烙饼。![]() 现在的贝都因人部落,仍然保持族长制、父系社会、族内通婚和一夫多妻等古老传统的部落特点,男人最多可以娶7个老婆,但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养孩子恐怕都不容易。![]() 贝都因人酷爱自由而不受约束的生活。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热情豪放、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 利比亚的卡扎菲就是贝都因人。他生于利比亚戈壁沙漠的一个贝都因牧民家庭,在故乡沙漠度过童年,靠喝骆驼奶长大。他一直坚持贝都因人的原则,不抽烟、不喝酒,对代表现代化的汽车手机也不感兴趣,却对沙漠和帐篷情有独钟……![]() 现在贝都因人,也靠旅游来改善生活。他们用彩色砂粒创作美丽的“沙画”。![]() 美丽的“沙画”![]() 用古老的纺织技术编织具有民族特色的织物。![]() 沙漠挂毯![]() 沙漠动物园![]() 各种沙漠动物——鸸鹋![]() 各种沙漠动物——巨龟![]() 各种沙漠动物——长虫![]() 各种沙漠动物——长虫![]() 各种沙漠动物——蜥蜴![]() 各种沙漠动物——巨可爱的跳鼠![]() 贝都因部落晚霞满天![]() 贝都因部落晚霞满天沙漠泛舟![]() 从赫尔格达返回开罗,一直穿行于阿拉伯沙漠。![]() 埃及人的习俗——水烟是男人的最爱![]() 水烟是男人的最爱![]() 又一幅“雷人”的照片——轮船航行在沙海中?![]() 原来,阿拉伯沙漠紧靠着红海,两者几乎没有海拔落差。![]() 也不需要堤防设施![]() 海沙一体。![]() 海沙一体。![]() 终于融入浩瀚的红海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