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阅读中积淀自己

 江山携手 2019-02-07
在阅读中积淀自己


   
这是我在河南省舞阳县教研网上读到的一篇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之后的读后感,作者是教研室的温辉老师。温老师通过自身的阅读告诉我们:“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让我们阅读起来,让自己更有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吧!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教研室/温辉

 

 上学期,张主任给我签发了五本书,摞在办公桌上,本本像砖块一样,看了心里就沉甸甸的,从不喜爱读书的我,踌躇、畏惧、惶恐了好一阵子,终于嘴不由心吐出了“啥时才会读完哩?”还是放放再说吧。过了一周,听刘老师、效老师说他们都读了几十页了,我才晃过神来,拿起的第一本书便是常生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是教师本分的事,怎么还是最好的修行呢,带着疑窦一探究竟。谁知读了前言:“本书根据多年的阅读经验,精选了50余部教育类著作,从中得到诸多收获,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它好像有一种魔力,就把我给俘获了,越读越有味道,进而有些不读不快、欲罢不能的感觉。是本书开启了我读书修行的欲望,燃起对教师思考的火花,带给我难以忘怀的精神动力。

 一、读书让我得到修行

 读《读书成就名师》,让我对12位名师的成长经历无比敬畏。于永正老师是读书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典范;程红兵老师是读书不轻信,不盲从,反思实践,比对思考的创新者;钟志农老师是将阅读与人生规划结合在一起躬亲者;闫学老师是边阅读边思考边写作的实践者。是他们让我明白:一个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并无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用心读书,善于学习,不断积累,方得正果。读《卓越教师的49个秘诀》让我豁然开朗。课堂因人而异,方法因生而变,教学质量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启迪我要热爱学生、“善用鼓励”、“学会倾听”、“拒绝虚伪”,只有尊重,才让花开。读蔡兴蓉著的《下辈子还教书》,让我倍感教师使命光荣、责任沉重、教师承载的不仅是学生个人、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让我坚信:信任添力量,细节显功夫,精神大激励,明志大收获。”读金林祥等著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一书,让我柳暗花明又一村,懂得了“新教育”、“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师”的真正内涵。

 是书中的人和事,鞭挞我修炼,指导我尝试,鼓舞我立志,激励我前行。我决意在阅读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将根据名师们推荐的书目,结合我自己的情况,选适合我的专业理论书籍,坚持学习,增长才智,丰富涵养,提升境界。

 二、读书点燃思考火花

 我参加工作当上老师已有十几年了,看课本,读参考,抄教案,课前准备也算用心,面对学生讲课、提问、答疑、了却课节还算自信,当天作业、家务事情,只要做完,如释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在单调重复下,不自觉地产生了慵懒、倦怠、无趣的心情。自2015年调到教研室后,紧张的工作,让自己的生活节奏也变得步履匆匆。调研、命题、课题研究接踵而至,“二次培训”“三研读”“读讲研写”四步骤、“过五关”等活动,不仅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规律,而且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繁忙的事情不仅让懒散、怠慢荡然无存,反倒使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变得朗润起来,似乎有味道、有意义了许多。如读书和思考就是我特有的感触。过去在校上课,是以课论课,一节课把要教的英语单词或词语交给学生就够了,作业批改完就万事大吉了。而在教研室,仅读书一事,不只读、而且写、还要交流,就是这一过程,让我对教师、对工作、对职业有了新的认知。尤其读了《读书就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让我眼界大开,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懂得了教师职业为什么神圣: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她不仅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技能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她把人类的精华、人间的真善美通过教师代代传承。正是这样,教师的职责才显得那么重要,教师的使命才显得如此光荣。让我在思考中,懂得了“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深刻道理。让我在书中寻找到了: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李镇西、吴正宪、于永正、闫学等等当代中外名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痴心教育的生命动力。我也是一名教师,读读他们的事迹,比比自己,相形见绌,真的感到汗颜;他们做到了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了教育激情奉献,青春永驻;而自己才30多岁,就沉昏度日,无思想、无志趣、无抱负,精神是多么的贫瘠呀。要不是来教研室工作学习,参加活动,说不定那种落后、无知、无所用心的思想会延续到何时。我由衷感谢领导和单位,是读书点燃了我思考的火花,倍感生命的意义。

 三、阅读促进专业成长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自从调入教研室并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之后,我的认识像春芽一样迅猛成长,特别是读了《读书就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对我的触动很大,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同时,每天认真阅读10页书,勾画标注不少于50%,没有特殊情况坚决完成,每周写读书随笔不少于300字,以期快速成长。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单位加压驱动,自感调研评课时,有话说了,有例子举了,写调研报告时,不那么理屈词穷了,似乎命题脑筋也开窍了。我甚至怀疑自己,难道读十来本书就真有这么神奇吗?在写读书交流和教研论坛(制定学期计划)时,《读书就是教师最好的修行》,12位杰出教师的人和事,《下辈子还教书》等,就油然而出,写文似乎也不那么难产了。特别在生活、工作上,我发现以前的好多做法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似乎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好多事情。

 读书的实践告诉我: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近几年我县教师共同体提倡老师们多阅读,多反思,多做笔记,成就了一个个名师,如朱丹丹、张金平、张素绢等。他们都以阅读为基础,成就了自己的课堂,成就了学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在读书与工作中遇到了最美的自己。正如常生龙老师说,“对于教师而言,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个艰苦而欢喜的修行。”我坚信:只要坚持读书,就一定会在阅读中积淀自己,提升专业水平,迎来人生丰收的季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