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鹤翔庄养生法”疗效(一)
现实生活中,也见到这样的一些事:有一些身患顽症或绝症的人,四方求医无效,而“病却如磐石之不可移”!使人深受其痛!甚至生不如死、痛不欲生、或者是想活起来也好像没了门。而他们在百无聊赖之际,“试用”一些方法,再试试“这根救命稻草”还有没有作用:“既然事已至此”,就一试再说!而往往有些东西就是不做不知道,一做特奇妙、会产生使人意想不到的惊人的效果!这里举几个例子:
在《山东卫视》的“奇人绝技榜中榜”节目中,有一位60多岁的长者,他脚上穿着每只103斤重的铁鞋可以上一百多级台阶。两只鞋200多斤,想必这位长者是位武术爱好者吧?否也,他是因为得了非常严重的“脉管炎”久治无效、医生说得截肢,才开始试着穿铁鞋的,可是这个顽症竟然被让人难以想象的穿铁鞋给“消灭”了!这当然是与这位前辈的信心和毅力是分不开的,他的铁鞋也并非一下子就做成一个一百多斤重的,而是先后做了好几双,是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在病被“穿”好了之后才逐渐加到一百多斤重的。
有一位一百零几岁的老先生与这位穿铁鞋的长辈有相似的经历,而他并非患了脉管炎,而是在二十多岁时得了一种怪病,经多方治疗,疗效甚微,医生说他活不了多久了;而他开始学形意拳,没想到,不仅这个不治之症被形意拳打的不见了,而且老先生还活到了一百多岁,在演播室还比划几式、饶有兴致的说:“我活到123就行了。”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不再一一列举。这里绝不是要鼓吹医学不好、其它的方法好,人类的治疗疾病当然是要以医疗为主;只是有些时候疾病极其复杂或者是找不到能够有效医治顽症的大夫,无奈之下尝试一些养生办法反而疗效惊人,不一定不是科学,其实这也是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探索和学习。
我要讲的是“鹤翔庄养生法”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救命和救难的巨大帮助!
1.生死关头,特殊理论救助:
由于一些原因,使我患上了一个医学界极少见的非常严重的虚寒症,其地步叫人难以想象。这种疾病在历史上应该有过一些,可能大部分会死去,其中有少部分遇到神医可以治疗,还有少部分可能得到很难遇的高级气功师的“辛苦”治疗而治愈。生病之后,我也是有病乱投医,可惜每每收获失望,当时感到极冷:夏天觉得都可以穿毛衣;冬天穿两个厚毛衣、晚上盖两个特厚的被子都冻得难受;不能吃东西,连想食物都不可以(脑子里一想食物就会不停的呕吐,至于每次吃“饭”时,更是不停的恶心、反胃、勉强的吃一点);不能喝水,喝一口马上就会变成寒痰吐出来、精力(五脏六腑功能)下降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听音乐的精力都没有、话不想说、眼睛不想睁、椎内极困、睡不着觉、整天身上好像背着大山一样,极其难受!这样渡过了好几年……我称之为人间地狱。其实那种感受是用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现在都无法想起那具体是多难受了,因为那是只能感受到、而无法回忆到、更是无法想象到的,所以我称之为人间地狱。那种感觉就是把人折磨的想去死、是真的想死。如果不存在希望的话,死亡便是最好的出路,几年间就想过很多次,如果实在治不动就把我的躯体给了医院,我的内脏太弱了,移植到别人身上可能也活不了,但我的四肢和五官可以让别人继续使用。这不是软弱,可能是别人无法感受的到的。
这种折磨折磨着我,求医很多,却看不到希望(其实世上应该是有这种医生的——圣人级的中医,只是找不到、我也没有精力去找),无赖之下,开始自己吃中药治疗(西医治不了这种病。功能性的病西医的仪器和化验结果是“正常”),当时对中医一无所知、精力又那么差、看书极难。这样做本身是不科学的态度,但为了“活着”,这样做可能还有5成的希望,而再找医生继续治下去那恐怕是死路了,因为这个病的程度是很多医生想象不到的,他们的药方离病相差太远了,当时觉得是比孙悟空的筋斗还远,毫无希望可谈!我只好“瞎摸”着治,用了很大的能量(药方),用了超常药方百倍的能量,有疗效、但并不是很明显。
2000年3月,有缘结识到了“鹤翔庄养生法”,在听刘阿姨借给我的“鹤翔数码”磁带时,听赵金香老师讲:“张仲景是我国历史上的医圣,他开创了‘伤寒派’,治病以伤寒立论,非常了不起。他给人治病‘附子、肉桂’一副药用到过三斤(附子和肉桂是中药里最火的两味药、其能量之高莫比)。可惜伤寒派现在已经几乎失传了,没人敢这么用药……”呵呵,这使我茅塞顿开!我的病就是要用这种理论才能治疗的,其它任何方法都不存在希望!之前我的药方中,附子用到了60克,还以为能量够高了,原来与圣人相比真是相差太多,可怜我之前求过的很多医生在药方中不仅附子、肉桂不用,而且就连补阳之味也不用(附、桂属温里药,其能量要比补阳药大的多)、甚至有的“医生”竟然会本末倒置、把阴阳都搞反了、还清热,其中也有医学“教授”!哎,这些人啊,我的脉成了“微脉”,怎么还清热?……这说明我的方向是对的,只是还是能量不足以攻克寒疾!
于是向张仲景前辈学习,逐渐加大附、桂用量。当方中其用量加大到每副药各一斤时,见了效了,终于在我身上见到一点火了。这是一个转机,当时我心里明白:只要有转机就会产生希望!不过这个用量还没达到张仲景前辈的三斤就见了效,足见历史上比我这寒症严重的人有的是啊,也足见仲景前辈的“医圣”之名是当之理所的、真佩服他、感谢他!
而这是刘老师、是赵老师使我听到了这个理论,在生死关头救了我一命!这是“鹤翔庄养生法”和赵金香老师对我的第一次帮助。
2.攀爬万丈深渊,“养”的支持:
终于见到了疗效,可以与死神抗衡、遥见了生存的曙光,使心中产生了“生”的信心,而且这个信心很大!
但事实上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仲景前辈的“三斤”
估计其能量是一般药方的几万到几十万倍以上,我称之为“氢弹”。我的情况用到“小氢弹”时产生了疗效,而后逐渐把能量减少到“原子弹”、“重磅炸弹”、“炸弹”……再从只烧火再过渡到阴阳的双向调节、能量逐渐减小,最后达到平衡(中医理论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个理论也应该用到药方中,但对于我的这种情况,由于寒气极胜,开始只用大火才为合理),这个过程用了6年多,(到了2004年正月时,我的恶心基本消失,开始知道饥饿的感觉了,当然精力是在缓慢的回升……)时间之长啊。
我想,假如让医圣来治的话,可能用1~3年的时间可以解决;而我对其毕竟是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的,是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自己吃药这种态度本身是不科学的,是死亡和叫人痛不欲生的压迫之下不得已而为之!其间当然也遭到了家人、亲人和朋友的劝阻,我理解他们对我的不理解!现在假如我看到有人在自己开药治病时,我也会劝其可能的情况下不要这样,这样不安全,吃药不是开玩笑,搞错了会治出病来,给自己带来麻烦。在多年的治疗当中,虽方向正确,但我一定也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有时犯错。中医理论整体性非常强、博大精深,其中的很多理论是古人练气功激发出人体潜能(包括**、体察等很多特异功能)之后的产物,是先天智慧的结晶和后天实践经验的总结的产物,不是看几下书就可以搞通的,其理论有些地方不是我们用后天意识能够真正理解的。也是我病太重了,有位朋友经常问我:“回复的怎么样了?”我总是告诉他:“一直在回复”,这句话就说了这么多年!我问他:“人能飞出太阳系吗”?我是打了一个比方:尽管飞船飞的速度不慢,可是太阳系太大,飞出去也须用好长的时间!这些年,药方的能量之大,大到我吃药的过程中无法和身边的医生们去请教,他们一听会被吓一跳,其中有一位医生说:“你能这样吃药方,是圣人啊?,这成了圣人了”,呵呵,什么圣人啊?是寒邪太大了,不是什么圣人,是离死亡不太远的人了!
用药的一个难度之一便是体内的“四寒一热”:即心、肝、脾、肾极寒,而肺(大肠)极易热。这对用药造成了极大的阻力,使得用药必须十分严格讲究“归经”的问题(这里又要感叹中药归经的伟大),这样在寒与热的罅隙中攀登万丈深渊。在此过程中,我分多次勉强看了《中国鹤翔庄气功》一书。深为其理论所折服,感到这个理论太好了:看中医书时,一些疑问无法理解,而一看此书使人恍然大悟!
从2000年4月基本掌握功法之后,想好好养生锻炼,让她也给我带来健康,……呵呵,而事实上精力实在是太差了,几年间,我努力的坚持了好多次,但每次还是练不下去,实在是没办法。但在治病的过程中,我觉得“养”尤为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的确如此,病越深,“养”就越重要!这一点我有特别深的体会,而且在精力差到那种程度中可以很真切的检验到很多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比如七情对人的影响(一生气马上身上的气力更不足了、一悲伤全身更没劲了、一大喜或着急也会使气力很快下降等)、重为泻、疾为泻、一些动作和姿势会影响血液流通、看书消耗的精力比看电视多,看电视消耗的精力比听收音机多,站着不如坐着消耗精力的少,坐着不如睡着消耗精力的少(开始的几年我看不了电视,听收音机成了我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也很受限制)……当时,我就给自己提出了“一分治,九分养”,因为吃药得到的一点“能量”,会被对养的不重视而轻易的消耗掉。没有力量练功,但是我用“鹤翔庄养生法”的理论“养病”,十分重视赵金香老师在《中国鹤翔庄气功》一书中提到的对“精”、“气”、“神”的休养和对“性情”(减少七情对人体的损害)的修养!这对我的帮助是极大的。这是鹤功对我帮助的第二个阶段。
3.竭尽其力,爬向泰山,加速回复。
赵金香老师把练功比作登泰山,练一步功有如攀登“下十八盘”。
而我是遥望泰山苦苦等待了6年,才开始运用多年来治和养所得到的一点气力飞“爬”向泰山。05年腊月,开始坚持“养生锻炼”,从盘腿静坐几分钟到20分钟,再从静站几分钟到20分钟,以此为基础加之治养,几个月后,到06年5月开始作“动功”,从每天作前两节或后三节,到早上作2节、下午作后三节,再过渡到一次作5节、早晚各作5节、最后勉强一天作三次5节。这样便开始了向泰山的爬行。为什么要说是爬行呢?功法要求舒适为度。可是这对我来讲只是梦想,我是拼命才能锻炼的,而且练功是在极力的坚持下气喘吁吁和极度难受中进行的,在很长的时间里练功没有气感(劳宫穴在2000年练了一周左右就开了,平时任何时候一想就有气感,而练功时反而没了气感,其原因可能是我的气力太差,练功时“消耗”气力的相对特别大,穴位上真气不足,自然没了气感)、杂念如流(开始练功时杂念在90%以上,这是不受我控制的,因为“精、气不足,神自不足”那些年脑子里白天不停的放电影——乱想东西、晚上不停的做梦,这是不受主观控制的)。就这样坚定信念、心中充满信心(相信鹤功的科学性,相信自己),坚持拼命式的练功……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着,几个月后百会穴、天目穴、涌泉穴相继被打开,气力继续回复、杂念缓慢减少,到今年7月时,练功见到了即时效果:练功前强打精神、克服疲乏去练,而有时练完时,反倒觉得轻松一些,这又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在书上的实例和现实养生锻炼的实例中,都体现着“鹤翔庄养生法”的特点:得气快,疏通经络快,治病见效快。而对我来讲,则体现着一个“慢”字,而结合我的实践情况,这个慢也是慢的合理:一是练功首先是调动自身的真气去开阖穴位、疏通经络,以排浊(病气、废气)纳清(真气、元气、亦即多种高能物质)、和合阴阳、聚敛真气、以及炼精化气等;而我的病正好是“真气之微”,便可想而知其效果要比别人差的多了。二是在练法上,也一定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对功效也必然产生影响。
总的来讲,在此阶段鹤功对于我的正气(真气、元气)的扶持是无可替代的。
4.求学,正确才是力量,功效渐显、自发功初显奇效:
今年(2007)春天在临汾见到刘老师时,我说过段时间,待身体回复到一定的时候想去学“鹤翔站桩自发养生法”。后来刘老师先后打了三次电话,让我去学习。可是我知道自己的气力太差,练完功后就已经累的很厉害了,根本没劲再练自发功了,而且这种状况下也是不会产生自发功的(因为自发功是经过17步的调理之后,使真气启动、循经自动运行,以自动的疏通经络、气冲病灶。而我身上的真气太少了,不足以使其启动、循经运行)。到了8月,随着练功即时功效的出现和精力的提高(练完动功后不是太累),我觉得可以试试了。
在山西焦化厂刘惠老师指导了我站桩,并且给我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动作和意念。回来后,第四天产生了自发功。随着自发功的出现和对动功的一些修正之后,功效渐显:
自发功到一个多月时,长达十几年的胸椎困在不知不觉中不是很明显了:大约在17岁时,发现胸椎的一颗关节发困,当时不严重,时有时无,也没怎么重视。后来得了虚寒症之后,这个地方困的可是要我的命,这些年随着治养在逐步好转——这是肾虚的问题。而自发功到一个多月时,偶尔发现:诶,怎么这颗胸椎不怎么困了?
自发功到两个多月时,发现左腿的疼痛不见了:前年村里打水泥路时,我搬一块大石头把腰给扭伤了,回来后腰椎发疼、发僵。拔罐和吃跌打丸后好了——根据经验,刚扭伤时拔排罐效果特别好,越严重,拔出来越黑(风),而且止痛特快,立竿见影。但后来抬重物时,又多次扭伤,把这问题搞得顽固了,使得每次睡觉起来左腿内侧成放射性疼痛,吃药拔罐也不灵了,这有些象是腰椎键盘突出的症状。可是自发功到两个多月时,我无意间发现,呵呵,腿不疼了。
后来自发的动作出现了按摩心区和其它地方,我觉得这是好现象,因为到此时制约我精力的首当其冲的是心气虚寒(累了时,感觉心很沉),心脏和其他脏腑中的淤血还未化开(寒症使得寒凝气滞、气滞血於,非常顽固,这些年一直在减轻中),赵老师在书上讲:“自我按摩,恰到好处,它好似气功师的导引术。这种自发的本能的自我按摩,能促使经络内真气的流畅,能促使穴道的开阖和留清排浊,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事实上我也明显感到:心沉的程度和时间在不断的减少,精力在不断的回升!练动功也逐渐向舒适走近。
最近出现了循经导引、点穴和交替金鸡独立(还是以按摩心区为最多),我想,随着自发外动从低潮向高潮的发展,经络将逐步被不断的疏通,精力将会更快的得到提高。对我的状况来讲,当我可以完全轻松的练功时,说明我的病也已基本痊愈或者接近痊愈了。“鹤翔庄养生法”的“自发养生法”真不愧被人们称之为一绝啊!妙不可言!人体自我修复的潜能、人体的自动化修复,了不起啊。衷心感谢赵金香老师对社会的这一极大贡献!
5.实践证明:鹤功自学不得:
几年前在《中国鹤翔庄气功》上看到“练功须知”中说:“无持有本功法辅导员证的正式辅导员指导,不宜自学本功,特别是站桩功。”当时心里还真不服气,心想:不就是动作+意念嘛,书上说的这么详细、我做事又天生的那么认真,还能学不会?有可能是功法创编人怕别人自学他的功法,为保护知识产权才这么写的。可是直到今年从到洪洞学习回来,我才发现自学的不足,因为一些动作和意念的确搞错了。从8月至今,我一边摸索、一边在刘老师、丁爱生老师、秀修老师、水莲老师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学习,越学越发感觉到赵金香老师说的“不能自学”的正确性和必须性!功法处处有微妙,就是自学不合适。
受平时锻炼概念的影响,几年间的养生锻炼进入了用力的误区,直到自发功出现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练动功时一想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就会自己作出来,此时正好看了丁老师博客中的“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才开始理解和重视练动功的方法是:赵老师说的:“意代形动,气随意行,意、气、形统一”。原来以前练功时把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动作准确不准确上了”,是用力去练功的,而不是用意。另一个误区是意念太重了:老怕把动作和意念作不好,就使得力重、且意重,使劲意守、认真感觉。而这却是错误的。……当然还有其它很多细节,在锻炼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变的体会就是:随着养生锻炼,书上的很多话会逐步被感受出来,难怪很多老师都说:“赵老师的书就是最好的老师”!书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但气功博大精深,有些东西是自己领会不出来的,所以学功,必须有有资质的老师的传授才可以学习。我以前的想法是自以为聪明,是要不得的。
——言外之言:我的病由于精力下降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又是很缓慢的回复,这就有如提前渡过了一次老年生活,我当时称之为:“夕阳人”或“少年难得老年症”。其实一般的老年人不会有我以前那么难受,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高,真气的衰退,精力在不断的下降,生活逐渐失去活力、世界越来越小、身上逐渐不适、疲乏、全身功能衰退、由于正气衰退各种疾病的侵犯……我走的比他们应该远些,只是我是“从老到小”的一个返老还童的过程,所以,老年人的这方面的感受我想我是可以理解的。人老了,失去力量、加之疾病的折磨是可怜的,是需要爱心和细心的呵护的。同时,我建议老年人:退休了,事少了,练练气功是很好的,这样可以补充真气,延年益寿,最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或避免疾病对人的折磨,渡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因为有时候健康比生命都重要!文/ 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