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先生的“兵教兵”!

 江山携手 2019-02-07

陶行知先生的“兵教兵”!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教室容纳四五十人,教师自身无法去推动全班学生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教大徒弟,大徒弟教小徒弟,在课堂上先生站在旁边略加指点即可!可见,在一百多年前陶行知就提出了“兵教兵”教学思想,具体实施如下:

1 尊重学生--让学生学

 
 如果把教师当牧师,课堂当教堂,课上教多少名学生都可以,教师那是教死书。
学生越多,“教学生学”就越难实施。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教师关注层面大,师生交流范围小,因材施教落实难。所以他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2 利用学生---让学生教

 
“用”是最好的学,能教会别人才是真会。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上要学会“偷懒”,让学生去教。通过课堂观察,选出一部分较有天才、善于表达的学生当“大徒弟”,先教会他们,再让他们去教其他学生。课上教师仅作为旁观者去观察、倾听大徒弟教小徒弟的过程,及时收集信息,及时指点迷津,逐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 发展学生----让学生升

   教育的目的不是改造、塑造一个人,而是促进人的发展。只有把学生当人看促使学生发展,才能回归教育的本真。在课堂教学中,先培养大徒弟,再让大徒弟教小徒弟,在“兵教兵”的实施中,使学生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升,实现自我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