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宏讲述的土楼故事】客家土楼之功能(一)

 昵称62096781 2019-02-08

本栏目主办:

福建客家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客家土楼之功能(一)增加百度收录

朗读:永定人民广播电台 苏宏

土楼研究专家、原华侨大学建筑系教授方拥先生指出: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成就,是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结晶。它们在生土版筑技术上臻于成熟,在使用功能上周全完善,在艺术处理上具有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着浓厚的积淀。

土楼内回廊贯通

那么,既集中分布,又自成体系、风格独具的永定客家土楼与其他建筑相比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呢?有人认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功能首先在于防卫,甚至认为永定客家土楼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对于此说,有人提出质疑:当土楼客家人辗转迁来永定时,居住问题尚未解决,谈何防卫?

永定客家土楼专家胡大新几十年如一日对土楼进行研究,当地人称他是土楼“博士”。他在《永定客家土楼研究》中,对此做出了合乎情理的科学分析:客家土楼主人在建造土楼时,既考虑到如何适应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到怎样才能有效地防御外敌的入侵,两者并重,缺一不可。“正因为首先有居住的需要,才会有建造楼的动机,至于采用何种模式、以哪种材料来建造楼房,固然有诸多原因直接影响楼主的选择。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否认,出于必须具备防卫功能的考虑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气势恢宏的集庆楼

从专家的分析和我们的考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具有聚族而居的亲情感、建筑土楼的经济实用感、居住土楼的舒适感以及防御安全感等多种功能。

其一,聚族而居的亲情感。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大多数的客家土楼高三四层,共有百余间住房,一座土楼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两三百人;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这种民居建筑方式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兵燹混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侵扰的建筑方式便应运而生。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聚族而居,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功能最恰当的归纳。

土楼内摆设供台接神灵 王福平摄

聚族而居的选择在中国各地民居中都有反映,在永定客家土楼最为明显。不论方楼、五风楼、圆楼等等,其结构布局都是轴线对称的,而且在轴线的中心显赫位置必定设置祖堂,以供敬奉,这是聚族而居一体化布局,也是客家人强烈的家族凝聚意识的体现。

土楼的功能,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回廊贯通。不论哪一种楼型,即使等级森严的五凤楼,各房间各院落之间,必有贯通全楼的回廊或通道,以及公共楼梯,从不各自隔离,其目的也在于彼此相通、一览无遗。倘若有封闭、隔离之举,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下洋初溪村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系徐氏三世祖七兄弟合建。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元式土楼,但毕竟是单元布局,从居住的私密性和舒适性来讲,在当时来说是极大的进步,但是,人们还是给它取了一个叫人不快的别号:“许逆楼”。“集庆楼”的楼门楹联写道:“集益都从谦处爱,庆余只在善中求。”横联为“物华天宝”。好端端的名楼,怎么被称为“许逆楼”,传统上讲,“许逆”意指子女不孝顺父母的行为,以礼教标准评判,“许逆”构成重罪,当受极刑。称其为“许逆楼”,多少也反映客家人容不得非聚族而居的心理意识。

洪坑的迎亲队伍

聚族而居,也就是聚集人力、物力、财力。永定客家土楼无论大小,每座楼必定有厅堂。此厅堂是用来举行宗族宴请、婚丧喜庆、祭祀祖先、供奉门神及其他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这里也是休闲之地,早晨、傍晚楼内的男女老少都可来到厅堂,或坐或站商讨农事、交流信息。据说,不少人就是在厅堂聊天时获得了信息而捕捉住了生意的机遇,后来发了大财。土楼内还有占地面积较大的门坪。这门坪的作用多多,或作节日欢庆场所,或作习武健身场馆,或作晾晒作物场地,每幢土楼楼主都会讲这样的故事:某一天,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此时全楼人不分你我,齐心协力,把在门坪晾晒的谷子收起来,以免被雨淋湿。这是很平凡的一幕,但又是令人感叹的情景。

(图文选自:《东方古城堡——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郭志坤 张志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制作:邱颂桥 审核: 廖金材 监制: 苏朝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