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雁过留痕式的专业阅读

 太行森林 2019-02-09

曾经和朋友聊读书,她谈到因为一篇文字量不大的文章很多地方读不懂,竟然用两小时才得以读完,因此,她开始思考,是不是离那个专业有距离了,于是她开始在专业上下功夫。后来呢?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她成为了那个专业的专家……聊天是轻松的,可我却分明感受到经历过那次专业阅读的历练,她更加睿智了、知性了、厚重了,我的内心涌起对她的崇拜,更确切的是崇拜她对专业阅读的执着。


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触动,是因为我曾经苦恼于学科知识的阅读。究其原因是我在学科知识的阅读出现了瓶颈,又不愿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所以面对书中的文字、符号,或是我的思路飘过,或是文字、符号飘过,读了几遍还和没读过一样,甚至我会暗中用一些语言安慰自己“书中的内容太过烧脑”、“作者的大脑是人脑吗?”。后来,体会到读学科知识,很多时候需要循着作者思路进行思考,而读者与作者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已经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会有很多冥思苦想、不得重点的经历,直至能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为什么要阅读学科知识呢?教师专业阅读的基础是本学科的知识,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基于学科专业,如果缺失了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失缺基础,变得虚空,所以学科知识的阅读是必须的。


经过反复的尝试,包括在阅读的书籍上做笔记、勾重点、写感悟、做摘抄、写心得、聊天等不同方式,我想对阅读学科专业知识的书籍可采用“雁过留痕式的专业阅读”,这样就能实现博观约取,内外兼修。



 1.  记录下自己的困惑

正是因为学科知识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由于工作后的事务性活动多,势必缺少对学科知识的深入分析,所以教学中容易出现想当然的教学设计,缺少高观点下的分析和理解。因此,在阅读学科知识时,出现困惑是极为正常的,此时记录下来,或许在下一次阅读时就会豁然开朗了。当然,如果可能,和学科的专家进行讨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是很好的雁过留痕。


  2.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当感受到作者的某一个观点看法,可能正是自己想过但没有想那么明白,或者虽然想到却没有说出来的,正所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这种感动、启发,常常稍纵即逝、随风而散,因此要抓住这“灵光乍现”的一瞬,及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雁过留痕。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语言有更多不同表达方式,雁过后的留痕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文字的、声音的;电子的、纸质的;书上的、本上的;交流的、讨论的;个人的、团体的;多种多样,只为相互促进、持之以恒。

学科知识阅读中,我愿为雁,留痕阅读。也愿君为雁,阅读留痕,见证那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哪年我们再回头看看我们的留痕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