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星期就是春节了,在这里感谢每一个健康圈的读者朋友,让小健陪伴你们又走过了365个的日日夜夜。
在过去的一年里,健康圈推出了24节气的文章,以图文的形式,传播给了大家通俗易懂的节气养生知识,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今天小健带大家回顾一下,每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愿这24个特殊日子的陪伴,串起你2019一整年的平安和健康。

随着节气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蕴藏在24节气里的养生智慧,戳图片,即可看原文↓↓赶紧收藏吧。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
这个季节正处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际,自然界阳气初生且逐渐转旺,人体的气血从里向外走。把人的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是肝,所以春季护肝尤为重要。
健脾祛湿就现在

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
此时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都在向外走,机体的阳气就会不足,心功能也相对消耗较多,常有体倦乏力、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情绪急躁等不适。因此,这个季节格外需要补充心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
其特点是秋高气爽、燥气当令,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人的气血开始由外向里收敛,外边气血相对不足,就容易发生“秋燥”现象,主要表现为口鼻发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因此,这个季节重在调养肺气。

(戳图片即可看原文)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节气
此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生机潜伏,人体阳气自然也潜藏于内,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保证生命活动。
这便无形中加重了肾的消耗,于是冬季常会出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乏力易疲、肤色晦暗无光泽等症状。因此,保肾是这个季节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