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华西坝,沧桑百年楼(一)

 久戈也 2019-02-09

2019.01.04 信心 阅读 204秋天

  成都华西坝小时我曾去过,有较深印象,高高的钟塔,气派的洋楼,给当时(上世纪六十年代)川西平坝纯土且单调的乡景抹上了梦幻般的色彩。上了年龄的人谈起华西坝来,似乎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但若要问起华西坝的具体历史以及华西建筑的由来,大家又讲得不太清楚,以致留下很多疑惑和不解......。 (图为华西坝钟楼)

  近期偶在书摊上淘得一张民国时期的《华西协合大学地图》,上面标绘了民国二十年代华西坝校内各种建筑的方位、布局及名称。有了这张地图,便引起了我对华西坝进行重访和探游的兴趣,于是我便查阅了相关资料,根据华西坝现状与老地图进行了分析比较,重新标绘草图,注明老建筑具体方位。2018年12月下旬,我带上草绘地图和资料来到了华西坝,对老建筑进行了实地考证,总算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 (图为华西坝校景)

  老百姓所说的"华西坝",是指民国时期的“华西协合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及附属医院,面积约1200余亩左右,地处成都市老城南郊。过去,华西坝是一个整体,面积很大,但解放后1960年在修建人民南路时,其大道从华西坝中间横穿而过,将校区一分为二。故现在的华西校区实际分为了东区和西区两部分区域,面积也有所减少。 华西校区入口处很多,我从国学巷处进入校区大门,决定先到西区进行探游。
  (图为华西坝西区大门)


  华西坝兴建于上世纪初,在这之前此地还是一片水田和坟地。
  晚清时期,欧美基督教(新教)开始在中国西南地区流行,成批传教士来到成都。但由于身处异域,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大,使传教事业多方受阻。因此,创办教会学校,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成为西方有识之士之共识。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英国基督教公谊会的陶维新老师与美国美以美会的毕启博士、加拿大英美会的启尔德医生等倡议,准备在四川建立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大学。1906年英国圣公会、公谊会,美国浸礼会,美以美会和加拿大循道会等在成都正式创办教会大学,由于是由5个教会联合创办的,故取名华西协合大学,成都人则更习惯称之为“五洋学堂”。
宣统二年(1910),华西协合大学校舍在成都南门外锦江河畔正式开建,其建筑图纸和方案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弗烈特·荣杜易总体设计。
  (图为华西坝校景)



  荣杜易等所设计的华西协合大学,有教学楼、图书馆、事务所、礼堂、宗教室、聚会所、生物室、体育场、钟楼、教员住所和学员宿舍等。分别由美以美会、浸礼会、英美会、圣公会、公谊会和美友会等出资修建,建造时间前后长达二十多年。经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变迁,这些建筑有很多已损毁不存,但仍有一些大型建筑如教学楼等却完整保留下来,成为了学校百年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和基石。 华西坝西区现保留较完整的民国老建筑有第七教学楼、第八教学楼、行政楼、水塔楼和八角楼等。 (图为第七教学楼外景)

   第七教学楼位于西区校西路南侧,离国学巷校门入口约200米处。
  第七教学楼又名志德堂。建成于1915年,是华西协和大学现存最早的教学楼之一,至今已有104年历史。
  大楼由荣杜易亲自设计,上下共计4层,青砖黛瓦,红框绿窗,建筑面积约3430平米。建筑呈“山”字造形,左右对称,布局严谨,中西合璧,典雅庄重,为华西坝老建筑群中的代表作,也是成都市最为重要的民国文化、教育建筑遗存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第七教学楼正门入口处)

  志德堂是一座承载着丰厚历史内涵的著名建筑。
大楼最初为华西协合大学内部创办的“加拿大学校”。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后,欧美国家来了不少传教士,其中尤以加拿大人居多。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像在西方一样读书,1915年,他们在护城河外修建了一座学校,这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被称为“CANADIAN SCHOOL(加拿大学校)”,简称“CS”。学校不仅有足球场和网球场,还有疾驰而过的“洋马儿”(自行车),教学设备相当完整。
  加拿大学校既是来四川的外国传教士子女寄宿读书之地,也是初到四川传教的外籍人士学习中文的语言训练学校。
  (图为 志德堂正门)

  沿台阶拾级而上,我来到了志德堂门口,红绿相间的大门外侧是宽敞的走廊,走廊两边挂满了很多黑白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学校(志德堂)的创办过程及历史变迁情况。  
  这张照片是1924年刚落成的加拿大学校大楼外景,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志德堂有点不同。该楼最初只有三层,一层为防潮地下室,上面两层才是供教学办公使用的,楼正面有长长的阴台,墙体是西式拱券结构。刚竣工时屋顶并非用青瓦而是用白铁皮复盖,上面有壁炉烟囱和透气老虎窗。在以后的维修中不仅楼层增加了一层,变成了四层楼房,阴台也装上窗户当房间使用,而且屋顶上的白铁皮也被大红瓦所取代。

  来这里寄宿和读书的前后有上百个加拿大孩子,据说他们一直在成都成长,直至1949年才回国。当年来四川传教的外籍人士中有不少人把中国四川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以至于他们的子女也染上了这种情结,他们保持着每年在加拿大定期聚会习惯,称这种聚会为“华西俱乐部”。有一位作家还专门写了回忆录《成都,我家》,里面写道:“我们是伴随着煤油灯长大的,我们喜欢在乡间一条条小溪边散步,也喜欢看农夫用水牛犁田、插秧和收割水稻,我们还喜欢赶场和坐茶馆。”书中充满着对异国第二故乡的深情怀念。
(资料图:加拿大学生在志德堂前的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西方教会受到严格的管控和限制。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外籍人士离开华西坝回国,加拿大学校也就完全关闭了。 
  志德堂内现辟有“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展览”,里面展出了由加拿大传教士的后代们捐献提供的,反映当年他们父辈以及他们自己在四川工作与生活时的老照片、信函、书籍、实物等用品。改革开放后,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有不少加拿大传教士的后裔们又重新返回到“第二故乡”中国,他们是中加友谊的热情传播者和坚定维护者。
  今天的志德堂,成为了中加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不少加拿大人士来中国四川旅游,都要专程到志德堂参观访问。
  (图为志德堂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展览)

  解放后,加拿大学校大楼成为了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所在地,被称为“第七教学楼”。2013年学校又将第七教学楼命名为“志德堂”。 (图为志德堂内院)

  华西志德堂不仅是中加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卫生学的摇篮,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的陈志潜先生便长期在这里教书育人。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14年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公共卫生学课程组,1936年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系,1951年更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后于1986年成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它为中国的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事业和医学管理培养了大批人才。 (图为伫立于志德堂广场外的陈志潜先生青铜雕像)

  陈志潜是中国公共卫生学的开山鼻祖,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合医学院,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公共卫生学。回国后,他在河北定县推行他首创的“农村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又称“定县模式”,即村设保健员,区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从上到下培训、指导,从下到上分层解决群众的健康保健问题,以提高农村防病治病能力。他的首创,引起了国际上广泛关注,半个世纪之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陈志潜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低收入国家,也适用于欧洲较为发达的国家。”陈志潜于抗战时期在成都任中央大学医学院和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教授,十年动乱时期,他的“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的建设受阻。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陈氏理论的价值才被重新认识。
  在志德堂的旁边,如今已新建一栋华西公共卫生科教大楼,志德堂总算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教学楼舞台。大楼现辟为“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和“陈志潜纪念室”,同时作为一般办公楼仍在使用,2014年9月被列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图为新建的华西公共卫生科教大楼)

  参观了志德堂(七教楼)后,我来到了第八教学楼处。 
   华西第八教学楼位于西区校西路北侧,是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呈“H”造型,建筑面积达8200平米。八教楼最初叫“医牙科楼”,又名启德堂,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1928年竣工,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道会所捐建。开始建得是两幢独立建筑,东边为医科楼,西边为牙科楼,总称为医牙科楼。1938年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又修建了中间部分,将两翼连接,使医、牙科楼合成了一个整体。 ( 图为第八教学楼外景)

  今天的华西医院,信誉度极高,称得上是成都顶尖医院,在全国也很有名气。每天看病住院的人很多,可谓人山人海,川流不息。为了能上华西医院看病,许多患者需提前一周甚至提前一个月预约。 
  其实,早在1910年西方传教士在创办华西协合大学时,最初只开设了文科和理科,并没有医科。后来加拿大差会的成员认为开设医科、培养中国医生是很重要的,他们认为医学传教是传播基督教不可缺少的部分。因而在他们的努力下,1914年和1917年大学分别开设了医科与牙科,地点就设在八教楼处,由加拿大教会负责管理,这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的现代医科大楼。因此,八教楼后来被誉为是“ 中国西部现代医学教育的发祥地”。
  ( 图为第八教学楼外景)

  华西协和大学在开办医科时,曾遇到不少困难,涉及诸多方面问题,除需要有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教师外,还需要有学生临床实习的医院等条件。当时只有一栋两层楼的临时用房和一些少量的实验仪器,教师只有启尔德、莫尔思等4位医学博士。第一届只招收了9名学生,然而学校有严格的淘汰制度,因此到1920年,只有李义铭、刘月亭、胡承先和颜相和4位医科学生毕业,而这几位学生后来均成为了中国医学界的著名专家。
  (资料图:1928年刚落成的医牙科楼外景)

  开办牙科同样遇到很多困难。据说1917年牙科系成立之初竟没有招收到一个学生,牙科系只好在医科三年级的学生中挑选一位同学,说服他转学牙科。这位学生叫黄天启。起初黄天启并不愿意读牙科,后来加拿大牙医、系主任林则告诉黄天启:如果他在牙科系毕业了,他们要资助他到国外攻读博士,这样黄天启才同意从医科转到牙科学习。1921年黄天启毕业,成为了我国第一位牙科医生,他获得了牙科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担任牙症医院副院长。
  192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同意,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和牙科的毕业生,将其学业成绩送到该校复核合格后,就可获得该校的博士文凭。 (图为第八教学楼南门入口处)

  1928年初,医科楼和牙科楼分别建成,4月10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大楼建在大学的西北角,当时医科楼和牙科楼之间还没有连接起来。我对照华西老地图看了一下,按原图纸规划,该楼应该修建在校园中轴线旁东南方(即现在的校东区男生宿舍楼处),但当时那一片还是坟地,苦于校方一直没能购买到那片坟地,学校也就只好在校园西北角置地修建了这两栋医牙科教学楼。
  ( 图为第八教学楼外景)

  解放后,华西协和大学由一个综合性大学变成了主攻医学的专业学院(四川医学院),医牙科大楼的职能也逐渐发生变化。1966年川医学院在人民南路旁新建了附属口腔医院,至此华西牙科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全部从医牙科楼搬迁进了新建的口腔大楼内,整栋医牙科大楼就全部由医科使用。以后川医又陆续新建了附属医院等,医牙科大楼也就完全作为教学和科研使用了,大楼在此之前就被命名为“第八教学楼”,人称“八教”。2013年5月,“八教”被学校命名为启德堂。
  现在,启德堂为“华西临床医学院”驻地。 ( 图为第八教学楼内景)

  也许是周末原因,临床医学院学员很少,但启德堂(八教)大门却还开着,于是我便走了进去。
  ( 图为第八教学楼内景)

  启德堂很大,里面房屋纵横,犹如谜宫,我登上了顶楼,站在窗台处,可以俯视校园景色。
和华西其它老建筑一样,启德堂也是一座中西合璧建筑。据说当初华西校园规划时,颇让西方传教士们感到棘手,因为中国民间的抗教运动,曾引发连续不断的教案,每次教案民众都要捣毁教会建筑物,使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所以创办华西协合大学的传教士们决定采取中西合璧的建筑方式来营造这所教会大学,这样容易为当地民众所接受。

  为了获得最佳设计方案,1900年华西协合大学公开对外招标,并举办了设计竞赛。英国建筑师荣杜易的设计最终得标。荣杜易还对整个华西坝进行了整体规划,为华西协合大学后期建设提供了框架和蓝图。
  荣杜易中标之后,他就立即到中国进行了实地考察。先到北京参观了故宫,对中式房屋有了大体了解。到四川后,又对当地民居进行了实地评估,使设计方案日臻成熟。
  ( 图为第八教学楼走廊旁边悬挂的历史照片)

  荣杜易决定采取中式的对称手法及中式几何结构进行绘图。在建筑外观上全部采用清一色的歇山式大屋顶,在屋脊、飞檐上点缀以远古神兽、龙凤、怪鸟等,檐下用斗拱装饰,着力突出中国特色的青砖黛瓦,间以红绿窗柱穿插,给人以神秘古朴的东方美感;内部则采用纯西式结构,宽阔长走廊,拱劵落地窗。使用功能又便于现代教育。这一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风格,给当时古朴而封闭的成都社会带来了几许现代感和时髦感。
  (图为具有中西特色的第八教学楼屋顶)

经过荣杜易大师和他的建筑团队的艰苦工作,华西坝老建筑群终于横空出世。华西坝老建筑凝固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其布局有别于中国传统庙堂建筑的层层递进,威严幽深风格,而呈错落有致、闲适大度、开放包容和散落有序的特色。
  (图为第八教学楼内教室一角)

  由荣杜易主导设计的医牙科大楼(启德堂)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间,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楼外观曾多次遭到人为破坏。解放初期,大楼凡带有西方标识的装饰物体多被消除;在教学楼大门外汉白玉扶梯两层御道中部,过去有精美石雕“太极八卦图”和“带翼双圣蛇神杖图”,分别代表中国医学文化和西方医学文化内涵,文革时也被彻底砸毁。
(图为第八教学楼汉白玉石阶护栏)

石雕无语,人却有识。2005年9月,毁于“文革”时期的“八卦太极图”和“带翼双圣蛇神杖图”石雕及御道终于按原貌重建。二石雕是华西中西合璧文化的经典代表作。过去有很多华西学子、中外医学名家和学者等都曾在石雕前留影,摄下人生美好记忆。如今石雕重现,对这批人来讲,无疑又使过去的流金岁月得以重现。

  走出启德堂,其北边是一组由3栋大楼连结而成的半环形建筑,气势恢宏,巍峨壮观,3栋楼的名称从东到西现分别叫行政楼、水塔楼和八角亭。这组半环形老建筑(加上八教楼),就是原华西协合大学的“医院大楼”,它与医牙科大楼(启德堂)合围起来形成庞大的建筑群,犹如古典式城堡,时人称之为“中国西部医学城堡”。 (图为行政楼外景)

  “医院大楼”位于华西坝校区西北,紧邻国学巷子和黉门街。大楼是1942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英国庚子赔款基金会、中国基金会、医科毕业同学及教会等捐款修建,占地80余亩。该楼由加拿大人设计(当时荣杜易已去世),有病床500多张。  
(资料图:1942年落成的华西坝医院大楼全景)

  医院大楼外形呈凹字形,其屋顶建造很有特色,长长的屋顶上耸立着一座水塔楼,在屋顶拐角处还有一个中式八角攒尖顶重檐塔楼,大楼东边另建有瞭望塔等,使宠大的建筑群具有高低起伏变化,避免了千篇一律造型。后来人们便根据大楼外形称西楼为“水塔楼”,东楼为“八角亭”。
  (图为八角亭外景)



   查阅华西坝历史资料,华西医院大楼当是抗战的产物。 
  华西协合大学最初在校区修建医科和牙科大楼时,主要用于教学,并没有设立医院。因此,学员如临床实习,需要到城内四圣祠街仁济医院(现为成都第二人民医院)和牙症医院去,这两所医院也是由教会开办的。抗战爆发后,1938年齐鲁大学和中央大学医学院落难流亡到了华西坝,与东道主联合办学,学校一下子拥挤起来。三校医科学生开课后,经常去城里仁济医院临床实习,但仁济医院距离华西坝路途较远,而且也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来,医院不堪重负,矛盾非常突出。因而华西协合大学在华西坝兴建一所不仅可以提供医科学生临床实习、而且还可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就迫在眉睫了。
  华西医院大楼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战争背景下诞生的。

  在战争时期要建一所正规的综合性医院是很不易的,物价飞涨,资金不足。幸好早在1936年华西协合大学就筹得了中英庚款资助7万5千元用于修建一所医院的经费,前期的选址也已经完成。随后校方经过多方面集资,又筹到一定经费,使医院得以如期修建。
  值得肯定的是,远在美国,且已经退休的前校长毕启博士得知学校将新建教学医院后,不顾年事已高,在美国各地奔走呼吁,募集医药用具。1939年,毕启在美国募集到两百吨医疗物资,他亲自护送该批医疗物资安全运抵成都华西坝。
  ( 图为华西塔楼外景)



  1942年,新建的华西医院大楼尚未完工,但已建好的部分便迅速投入使用。医院新任副院长杨振华率先建立了两个外科病房,供齐鲁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的医科学生临床实习。在艰苦的岁月里,华西医院大楼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为中国抗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解放后,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华西医院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就医患者需要,开始在附属医院附近修建了门诊部和内外科大楼等。到了80年代,附属医院所有设施全部搬到了新建的医院大楼。
  现在的“华西协合大学医院大楼”已不承担医院职能,而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和华西医院行政办公驻地,里面设有“院史陈列馆”等。目前大楼正在维修,已作为重点文物单位进行保护。 (未完待续)

阅读 2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