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7岁姥姥的春节:落寞的日子,难以安放的晚年

 舒眉听雨 2019-02-10

87岁姥姥的春节:落寞的日子,难以安放的晚年

这里说的姥姥是我爱人的姥姥,婆婆的妈妈。

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在阖家盈盈的笑语中,每次看见她瘦小的身影,呆滞的神情,心里总是一阵酸楚:热闹是我们的,而她只有落寞。

1

姥姥连净植,1932年生人。从名字来看,她应该出生于诗书富庶之家。在那个文化普及率还很底的年代,如果家庭不富裕,难得能读书,如果没文化,自然也起不来这么别致清奇的名字。但是,就在青少年,她几乎就花光了一生的好运气。

姥姥20岁结婚,先后生养两女一子。26岁那年,姥爷英年早逝。当时姨妈5岁,婆婆2岁,舅舅尚未出世。

姥姥伤心欲绝,但是为母则刚,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她决定一人抚养长大。寡妇门前是非多,门里艰辛多,白天田里劳动,晚上兼做裁缝,勉力支撑一个家庭。若干年后回望,那些闲言碎语早随风散了,再说起这段经历,概括起来也不过是寥寥数语,但在当时,每走一步,都像在荆棘穿行,充满艰辛。

由于她的好强,能干,两个女儿在合适的年龄出嫁,儿子也顺利娶到了媳妇。但是性格在命运中的伏线草灰蛇线,总有一天水到渠成地以狰狞面目跳将到人们面前。

2

很不幸,舅妈是一个十分强势的人。姥姥和舅妈,一辈子的关系就是针尖对麦芒,争吵、冷战是两个人的日常。更不幸的是,舅舅既愚蠢又懦弱,他没有调解好婆媳矛盾的智慧,也没有得罪悍妻维护老母的勇气。

在又一次的争吵中。姥姥被扫地出门。由于当地很多人进城务工,不少房子被长久闲置。姥姥就搬到了附近一个老房子里。农忙时需要姥姥烧火做饭,或者他们外出时需要姥姥看家护院,就让姥姥回来住几天。他们对待姥姥,像对待一只狗,需要时招招手,不需要时就一脚踢开。

2012年春节,舅舅因病去世。青年丧偶,老年丧子,再次被命运给予致命打击的姥姥,心如死灰,和舅妈的关系也再度恶化——她始终觉得,如果不是被舅妈怒骂,舅舅就不会郁闷喝酒,也就不会猝死了。

舅舅在的时候,婆媳不睦,姥姥心中尚有希望,尚存一丝暖意。舅舅走了,这个家彻底没有了可以留恋的缘由。而舅妈仗着自己年轻,赢得了婆媳大战的胜利。姥姥,这个一辈子把命运握在手里的小铁人,就像大风中的蜡烛,激流中的浮萍,无枝可依的老鸟,任由命运摆布了。

3

对于舅妈而言,孝道这两个字在舅舅活着时候尚没有什么约束力,舅舅不在了,更是被她撕碎踩在地上,踏得渣都不剩。舅舅的丧事一了,她就去跟姥姥摊牌:不要指望伺候你,以后你自己做饭。我也没什么收入,给你单独牵个水表电表,以后咱按表分担费用。

后来,我听说了另外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姥姥满80岁后,每月有100块钱的补助。就在公公刚把姥姥的一年养老补助取出来交在她手上的那一天,舅妈冲到姥姥的小黑屋,从她手里,口袋里,连抢带搜,拿走了那一份钱,还有老人补助银行卡。一边抢一边用她惯有的黑脸大嗓怒吼:你什么都不用买,留钱做什么?

舅妈也是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早已出嫁,儿子也在深圳安了家。偌大的房子里,到如今只剩下了这一辈子针锋相对的仇人。

后来,舅妈因为懒得看见姥姥,干脆跑到城里找了一份工作,把除了姥姥的小黑屋之外所有的门锁上,包括厨房,留她在家里自生自灭。

当时,婆婆在帮我们照顾孩子,就让公公接姥姥来老家住一段日子,姥姥终是不肯:儿媳还在,自己尚能自顾。一半是传统的思想约束,一半是因为依然好强,不愿向命运低头。

不久后的一个下午,爱人开车带着婆婆和我们一家去看望姥姥。光线灰暗的小屋子,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味道,踮起脚一看,蚊帐上的灰打着卷,还有好几个蜘蛛网。桌子上空空如也,掀开电饭锅一看,是一锅并未蒸熟的白米饭。她的一日三餐,吃饱了没有都要打个问号,就更不用问准不准时了。

新闻里多的是独居老人去世无人知的惨剧。婆婆因为这种隐忧,拜托同族一个舅舅每天早上来探望一次。他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在他隐约吐槽里,得知舅妈基本不与同宗族甚至是邻居们来往,遇到红白喜事,更是躲得远远的——为了节约几百块钱,连人情都不顾了。姥姥百年之后,谁来吊孝管她呢!而自己百年之后,随它怎样,反正也看不到!

驱车离开时,透过后车玻璃,我看见她拄着拐杖追了很远很远。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4

姥姥的身体,相对于同龄人来说还算硬朗,眼不花,耳不聋,行动自如。但她毕竟越来越虚弱,除了多年的眩晕症,慢慢地越来越健忘,似有老年痴呆的倾向。

最终,姥姥还是选择了妥协,由两个女儿以半年一轮流的方式赡养。而这两个女儿,也是被命运和生活挤压的人。

姨夫早逝,姨妈一个人拉扯三个儿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一辈子都在为挣钱和养育后代奔忙。直到过了六十岁,还在废品站做分类工作补贴家用。

婆婆生了两个儿子,如今都是二胎家庭,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广东,都期盼她的照顾。恨不得把她分成两半。

所以不是他们不孝,只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耐心。

轮到婆婆家赡养时,多是公公照顾。公公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小镇上做点小生意。十年前中过风,现在是三高老人。我们一直在担心他的身体,如今这样不健康的身体还要照顾一个奔九的老人。

公公的孝顺有口皆碑。每天早上出摊前,先给姥姥冲一杯麦片,或者从外边买一碗面。每天晚上,陪她坐到九点多才上楼休息。

但是,外婆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已经经不起一句玩笑揶揄,和一丝风吹草动了。

5

去年8月,婆婆去深圳照顾刚添了孩子的哥哥一家。没过几天,接到公公电话,说姨妈传来消息:姥姥休克了,怕了不行了,要婆婆和我们赶回去。好在就在我们准备启程时,姥姥又缓过来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包括舅妈。不过,她跳出来说的是:将来姥姥百年之后,为了面子好看,丧事还是由她来办,婆婆和姨妈一家出一万块钱就行。我们都清楚她借机捞钱的小心思。但是,同样不被孩子喜欢的舅妈,可恨,终究也是一个可怜人。

大家各怀心思,怕姥姥拖累公公的亲戚,都不喜欢她活得太久。就连姨妈,在姥姥休克后,也以最快速度准备好了寿衣。但是,姨妈年轻的时候失了爱人,中年的时候又照顾瘫痪的婆婆,这么多年一个人拉扯三个儿子,几个孙子,她也早就厌了。设身处地,似乎也无可指摘。

从此,姥姥再也难以忍受女儿离开自己的身边,生怕每一次轻易分开都将是永别,临死前看不到女儿最后一眼。可是女儿有她不得已的使命。

婆婆从深圳回来后,准备到我家里帮忙照顾孩子,好让我妈妈提前回家准备过年。就在出发前一天,姥姥跌倒了,说是躺在地上起不来了。没办法,只得把我妈妈的票改签。而姥姥拉去检查了一番,医院诊断她连擦伤都没有,更不用说伤筋动骨了。

6

越来越经常地,姥姥把自己要死不死放在了嘴边。仿佛说多了,可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但是,念经念多了,大家总归是不喜欢。

大年二十九,一大早,她又在念叨,怎么还不死,要在女儿家过年。公公心慈嘴欠,嘟囔了一句:那你怎么不回家?!碰巧,姥姥听得真切,一下子五雷轰顶,哭了整整一上午。见人就央求把她送回老家,还不停地自责,说自己把公公得罪了。

这件事以婆婆的开解告终。姥姥不再吵着回去。也许她早已经明白,除了妥协,除了接受,她别无选择。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维护她的自尊了。而别人,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耐心,去照顾她,像照顾一个孩子。

大年初五下午,姥姥中风了,医生说,七天的危险期,就算撑过去,以后也是瘫在床上了。这天,给哥哥的孩子做生,邀请了亲戚去餐馆吃饭。爱人和婆婆送姥姥去医院了,晚餐照旧。餐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好像姥姥没有中风一样。姨妈也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突然我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如果就这几天走了还好了。依稀还有人附和。我突然觉得万箭穿心,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到这个时候,我不知道,该祈求姥姥顺利度过危险期,还是祈求她平静的离去——活着,是累赘,走了,才是皆大欢喜。在追悼会上,他们还会哭着,念上一段动人的悼词。

但就在刚刚,婆婆笑容满面地带来了好消息,说姥姥已恢复如常,医院休养两天就可以回来了。可是,从她越来越频繁地晕倒,我知道她撑不了多久了。也好,人没了,也就解脱了。

别说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姥姥的名字稍作更改。无意谴责或者表扬任何人,只是讲一个现象:所有的难处加起来,堆积到老人身上的一个让人心酸又无奈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