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烦恼、习气、缺点,这些生命中的漏洞只能通过修行才能弥补。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除非你不想解脱。 如果能把对生活的种种贪着执去用在学佛修行上,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就。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方法,方法不恰当,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会学佛,才能成佛;不会学佛,永远不会解脱,不会成佛。 只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方法去修行,才是会修。 真正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性自然现前;真正修起来了,必然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佛越近。 如果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不舍掉对世间五欲六尘的种种欲求,不累积福德资粮,不忏悔消业... 无论如何打坐诵经、礼佛观想,想开智慧,证实相,超轮回,得解脱,恐怕都是徒然。 学佛修行,首见地;见地决定学佛修行的深度、广度、高度; 见地是用功的方向,是学佛次第,是成就的方法;成就有多大,七分看见地,三分靠修证。 得禅定、开智慧、享神通,七成是在见地里完成,三成是靠日常生活中反复打磨而得获圆满。 在内心问问自己: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依照什么途径才能实现?当下我能做些什么? 准备好修行了吗?能接受他人对我的打磨吗?能死去种种欲望了吗?...... 佛法是平等自由的,所有法门都是成就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基、福报和缘分来选择; 但无论学哪个法门都必须认真,无论修哪个法门都要坚持,这是修行能否成就的一个关键。 佛法的修学跟世间是学问是不一样的,佛法的成就是从恭敬心和信心中得来的,多一分恭敬、多一分信心才能多一分成就。 不管选择了哪个法门,只要具备了七个元素便可快速成就: 广发大愿;近善知识;淡泊寡欲;远离恶行;忏悔恶业;实修禅定;积累资粮。 修行还需要恒长有耐性,要能乐于寂静、甘于淡泊,情愿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修行的根本就是平淡、平实、平凡。 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一切善事、行一切善法、断一切恶法,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随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依靠正知正见将扭曲的事相转正,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于每日不断进步。 能做到以上这些,便是真正有效的修行! 一旦你能把一切的顺逆、生灭、万事万物皆视为梦幻泡影时,你将永远不会再被烦恼与痛苦束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