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心源微信辅导班第八次讲课内容

 醉牛988 2019-02-10

今日给大家继续讲讲六气解的中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里面有些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讲了,具体讲一讲一些大家可能难理解的地方。

原文:太阴湿土有一段,《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其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则阻气道,是以肺气不降。肺气者,水谷之化,雾气也。肺气不降,故雾气凝郁,则为痰浊。肺气阳盛,则为热痰;肺气阳虚,则为寒痰或为寒饮。热痰,用胆南星。寒痰,用生半夏。如为寒饮,则用射干。

其中: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湿旺,则肺气之雾气,不得化为水而入于膀胱,是以水道不利。

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白物者,脾肺湿淫所化。湿旺津凝,则生痰涎,在脾则克其所胜,在肺则传其所生,皆入膀胱。肺金色白,故郁物为白,白物即肺气之凝郁者。同理,关于舌苔之色,火郁于金,则舌苔白,以金主白色,君火原降于水,肺胃不降,是以君火逆升,逆于金,则苔白;火郁于土,则舌苔黄,以土主黄色,君火原降于水,肺胃不降,是以君火逆升,逆于土,则苔黄。火衰者,则水盛而苔滑,火盛者,则火盛而苔涩。故治舌苔,当收敛君火于水中。

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膀胱水热,则闭。木欲泄而水闭之,故梗涩而不利。赤,木之色。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己土克水;便赤者,木气之下陷——木克土,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

 

原文:阳明燥金有一段: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

其中: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与“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同理。

其中: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胃,足阳明,大肠,手阳明。手阳明燥金主令,主令者,燥金变湿者难。而足阳明胃土,土者,湿气为本气,而燥气为化气,故胃气化为湿气者易。故胃则湿而肠则燥。

 

原文,太阳寒水: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手太阳丙火,其气升,手太阳升极而降,乃丙火化为寒水而降。

原文,太阳寒水: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应当不寒。————少阳三焦之火,随(足)太阳而下行,(癸)水得此火,应当不寒。

丁火是为君火、手少阳三焦之火为相火,火升极而降,沿着金水之路而降于癸水之中;

足少阳甲木,化为相火,火升极而降,亦沿着金水之路而降于癸水之中;手太阳丙火,升极而降,乃丙火沿着金水之路化为寒水而降。

总之:火升极而降,丁火、手少阳相火、足少阳相火,此三火者,沿着金水之路而降于癸水之中,藏于水中的是火。而手太阳丙火,升极而降,乃丙火沿着金水之路化为寒水而降,丙火已经化为水而为壬水。这就是四个火的去路。

 

原文,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此为阐述,气之出入之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