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为拖延症发愁吗,试试番茄钟呗”

 wzchen666 2019-02-10

嗨,你来啦。

我是夏可晴,等你很久咯。




还在为拖延症发愁吗,试试番茄钟呗

 文 / 夏可晴


1


在过去,我曾深受拖延症之苦,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拖,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直到最后期限才开始做。尝试过许多办法,都得不到解决。


我相信有不少人遇到过跟我一样的困惑——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一件本该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情,最后却花了数倍的时间,效率极其低下。


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拖延症,而拖延的本质其实就是懒。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享受小人”,在我们做事的时候跑出来捣乱。当我们做一件事遇到阻碍时便会产生先不做的想法,然后去做一些无关的小事,比如跟同事聊会天,逛天猫,听歌,刷下朋友圈等。


在我们享受的时候,时间流逝很快,特别是沉迷于网络时,常常一低头,一抬头,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手机很容易吸走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忘记最重要的事。


我拖延症最严重的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会无限拖延,拖到最后堆积了很多事情,都等到最紧要的关头才匆忙去做。


直到某天我下载了番茄钟app,用它来监督我,我不再像之前那样做一件事要花超出一两倍的时间,当我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我很快就做完成了。


就拿我写作这件事来说,过去我写一篇文章能花四五个小时,拖延症最严重的时候要五六个小时,常常都是快十二点了才开始排版。


使用番茄钟后,我写作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效率明显提高了,再也不用跟时间赛跑。


我从此爱上了番茄钟。



2


有天我打开微信读书,看到首页推荐了一本书叫《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我立刻被吸引了,因为我是番茄钟的受益者,所以迫切的想学习更多番茄钟的知识。


这本书主要介绍当下最受欢迎的时间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作者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之后总结出的经验,将其写成一本书,普及给更多的读者。


番茄工作法的由来十分有意思,它的创立人是佛朗西斯科.西里洛,他上学时效率很低下,作业做不出来,又学不进去。


他为了逼自己学习十分钟,找来一个像“番茄”一样的时钟,倒计时十分钟开始学习,结果十分奏效,于是便有了番茄工作法。


简单来说,番茄工作法就是列出你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做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要花的工夫等。(摘自《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


当我使用第一个番茄钟,按下开始按钮,我逼迫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期间有几次会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想解锁来玩一下,这时,番茄钟立刻提醒我“要保持专注哦”。


倘若我继续玩手机,这个番茄钟将作废。为了不让番茄钟作废,我立刻放下手机,继续投入到写作中。


25分钟过去后,番茄钟会发出提示音,这时候不管我写得怎么样,我都立刻停下来,从椅子上站起来,放松一下。我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我把它当作给自己的奖励,玩玩微信,或者喝杯水,吃个苹果,伸个懒腰。


等到五分钟休息时间结束,我又继续开始下一个番茄钟。


对于像我这样拖延症很严重的朋友,使用番茄钟真的是个不错的好办法,它无形中约束了我心里的“享受小人”,让它没办法跑出来扰乱我。


使用番茄钟我可以更快进入心流状态,专注于手头里的事。



3


番茄工作法可以简单的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列清单;第二、找出最重要的事;第三、定时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


我从2017年就开始培养列待办清单的习惯,每天把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来,这份清单时刻提醒我有什么事要做,哪些已经做了,还有哪些等着我去做。


有了清单,我的拖延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将事情拖延到不能再拖了才做。


列好清单之后从中找出最重要的事情,我们都知道,重要的事情有时候意味着它有点难度,而我们对有难度的事情总喜欢拖。


所以,要想克服拖延,先把重要的事情做了。


我们每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很短暂,定25分钟比较合理,长了容易走神。


当完成一个番茄钟之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


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话,大脑极其容易疲惫,只有休息好了才能快速进入下一个番茄钟的状态里。


我用番茄钟已经有十天时间,这十天来,番茄钟帮助我节省了许多时间,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同时还培养了我的专注度。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做事情总是拖,或者很容易被手机干扰,从而影响工作,不妨试一试番茄钟,让它帮助你治拖延,培养专注,提高效率。




作者:夏可晴,九零后狮子座菇凉,我很好,希望你也好。个人原创公众号:夏可晴(ID:XMQ-08)。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记得告诉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