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春天里的那些中药

 gztxd 2019-02-10

「养生堂」寻找春天里的那些中药

寻找春天里的那些中药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冯时茵

老人报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张秋霞、锁卓琪

春天,在乡间、田野上,绿色成了主色调,草木焕发生机。其实,春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丽,有些我们常见的草木、果实也是治病救人的好中药!

草药:

清热药为多

在我们小时候的印象中,乡间、野外的一些草常被作为药物治一些日常的感冒、咳嗽,有时候也着实有效。

鱼腥草性微寒,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等作用。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被称为“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现代把鱼腥草提取制成鱼腥草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炎、肺脓疡、支气管炎、扁桃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作用。《本草纲目》曰:“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疖肿……”研究表明,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浓杆菌等均有杀菌作用。常用于乳腺炎、腮腺炎、淋巴腺炎、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疔毒疮肿等多种疾病。

推荐:鱼腥草猪肺汤

将新鲜鱼腥草洗净备用;猪肺反复注水挤压清洗直至洗至白色后切块,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捞起备用;瓦煲内放入生姜片和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猪肺,用中火煲两个小时左右,加入新鲜鱼腥草,稍滚片刻加盐即可。有清热化痰、宣肺利气的作用。

“菜药”:

种类繁多,选适合的

每年春天,野菜转眼间就是青青一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高,我们姑且将其称为“药菜”。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表示,每种“菜药”的药用都有不同,进食时要选择合适的。

荠菜“菜药”中的上品,民间有“阳春三月三,荠菜赛灵丹”的谚语。荠菜味甘、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的功效。研究指出,荠菜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抗氧化,以及抗肿瘤、抗炎、抑菌等作用。

香椿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等功效。民间有“常食香椿不生杂病”的说法。《唐本草》曰:“叶煮水,可以洗疮、疥、风、疽。”《本草纲目》记载:“香椿可以祛风解毒,椿叶可生发,樗根祛蛔虫。”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苦菜又名苦苣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破瘀排脓等作用。研究发现,苦菜多种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肝炎、咽喉炎、痢疾、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盆腔炎等均有一定疗效。此外,苦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贫血。

推荐:荠菜煮鸡蛋

将新鲜鸡蛋(连壳)煮熟,将熟鸡蛋壳敲出裂痕备用;新鲜荠菜整棵(连根)洗净备用;瓦煲内倒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加入荠菜,中火煲至汤汁变色变浓飘出荠菜香味。加入鸡蛋,煲15~20分钟,取出煮黄了的荠菜,加少许盐调味,盖上瓦煲盖,让鸡蛋泡在荠菜汤汁里一天即可食用。有清热明目、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加入生姜、红枣一起煲,以增强调和脾胃的作用。

“果药”:

当推桑葚

桑葚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又名桑果、桑葚子。在《中国药典》中记载:桑葚甘、酸、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由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症,对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冯时茵表示,新鲜的桑葚是美味的水果,它营养丰富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药膳与不同的食材搭配。但是,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忌食。

推荐:桑葚粥

将干桑葚30克用水浸泡半小时,洗净;糯米60克淘洗干净;将桑葚、糯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再改中小火熬至糯米开花,粥汁黏稠,加砂糖适量。可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春天的植物药多寒,脾胃不好别贪吃!

春天里这些常见的植物药多为寒凉,脾胃虚寒的人要切忌贪吃,正常人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苦寒败胃”。如果身体有疾病或体质有虚实寒热的偏颇,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后食用。同时,如果吃后感觉身心不舒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求医。

此外,采摘回来后应当注意清洗干净,烹饪之前建议先过热水焯烫,一来可以通过热水浸泡去除一定的天然毒素,二来可以通过焯烫去掉一部分植物中的草酸。

邓聪提醒,在田间、野外摘取可作为食用的植物中药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认识的。对于那些不认识的植物不要随意乱摘采食用,避免出现中毒或者其他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