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里的“五味令人口爽”,中医是怎样解释这句话的?

 环环书屋998 2019-02-10
《道德经》里“五味另人口爽”和中医里食疗“五味”是不同。《道德经》里的“五味另人口爽”是指过失的意思,五味陈杂虽然口爽,但是利口不利身,过多的五味损害身体脾胃,使脾胃积滞慢慢失去功能也为之一种过失。而中医的食疗“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也是按照中医基础理论来区分的,这主要是食品本来的滋味。辛味有散寒、发汗、行气等功能,大多数食品含有挥发油,辛味入肺,如风寒入肺咳嗽,多吃辛味散寒发汗;甘味具有滋补缓和作用,这类食品含糖多,甘味入脾,食太多影响脾运行。酸味能够收敛、固涩、让汗止泻的功能,其食品含有机酸,酸味入肝,夏天流汗太多,不妨吃些酸性食品生津止渴,止汗;苦味有清热,燥湿,通便,泻下的作用,其食品含有生物碱,苦味质,苦味入心,夏天心火太盛,吃些苦味去心火,睡眠也会好些;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最主要咸味入肾,如盐焗食物就有补肾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