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胆经病变的治疗 【原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1,恐人将捕之,嗌2中吤吤3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译文】胆经发病,经常叹气,口苦,呕吐清水,心中跳动不安,好象有人要来逮捕他一样,喉咙中感觉有物作梗,频频咳嗽,吐唾沫,这都属于足少阳经脉本末的病变,也要看看那络脉出现阳陷于阴的现象,这就必须用灸法;如出现寒热往来的情况,应取阳陵泉穴进行治疗。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胆经病变的治疗,胆病则胆气不升,故善叹息以伸出之。口苦呕宿汁者,胆汁也。心中忐忑不安,胆气虚也。咽喉有物作梗者,少阳之脉病也。足少阳经脉之本在下,其末在颈部咽喉之间,宜灸之以起陷下之脉气。其寒热者,少阳之枢证也,当以经取之,少阳之经气外内出入者也。 —————————————————— 【注释】1.澹:(dàn淡)《管子·势》:“战而惧水,此谓澹灭。”《鹖冠子·能天》:“其深不测,凌凌乎泳澹波而不竭。”《说文》:“澹,水摇也。”《玉篇·水部》:“澹,水动貌。”这里用为心中忐忑之意。 2.嗌:(yì艺)《庄子·大宗师》:“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列子·汤问》:“使我嗌疾而腰急。”《山海经·北山经》:“食之已嗌痛。”《黄帝内经·素问》:“嗌于面尘,身无膏泽。”《释名》:“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这里用为咽喉之意。 3.吤:(jiè介)象声词,喉中哽塞所出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甚,为喉吤。” |
|
来自: 解决人生问题 > 《4.邪气脏腑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