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进展,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出现气道结构改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急、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哮喘的本质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 哮喘是有遗传倾向的,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此外,哮喘的发作主要和环境因素有关,各种变应原如尘螨、蟑螂、家养宠物、花粉、饲料、油漆、染料、鱼虾、牛奶、蛋类以及阿司匹林、普萘洛尔等药物都有可能诱发哮喘,而吸烟、运动、肥胖、大气污染等也是诱发哮喘的常见原因。 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刺激因素,脱离并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来防治哮喘的急性发作,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有:
以上介绍的是哮喘的控制性药物,长期规律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保护肺功能。但是这些哮喘控制性药物不能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这时可以选择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快速缓解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哮喘的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效果不佳时可加用短效的抗胆碱药,如异丙托嗅铵。 对哮喘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有效控制环境,避免诱发因素,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哮喘治疗过程中,通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的控制率达到80%。 参考文献: 内科学(第8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