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阅读陪伴孩子成长

 木香草堂 2019-02-11

[转载]让阅读陪伴孩子成长(转)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李明远

今年4月以来,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开设的语音课程“快乐陪学,让孩子全面优秀”在喜马拉雅电台定期更新。课程界面上,涌现出大批读过她写的“陪伴三部曲”的读者的热情留言。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3部畅销作品和语音课程中,刘称莲有关家庭教育和家庭阅读的关键词始终离不开“陪伴”。

“无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阅读,家长的陪伴真的很重要。‘爱的城堡是用时间构筑的’这句话我是特别认同的。”近日,在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关于亲子阅读的对话中,刘称莲介绍了陪伴孩子阅读的故事与对亲子阅读的思考。

引导幼儿感受阅读美好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与耐心,是很多家长关注的话题。在刘称莲看来,未识字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陪伴下,感受书中的真善美。“孩子听到美好的内容,会产生一种好奇,原来书中有这么多好东西。孩子能够真正感受到书籍是个美好的媒介,就会爱上阅读。兴趣一旦培养起来,耐心就不成问题。”

刘称莲回忆,女儿李若辰在上幼儿园时,她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讲故事给她听。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除了让孩子了解书中内容,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1996年—1999年,李若辰读幼儿园时,刘称莲和她的先生、第二书房创办人李岩每个周末会带着孩子去海淀图书城“蹭书”看。同时,也会通过买书、借书,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阅读。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多媒体的诱惑也少。如今家长和孩子们共同面对着多媒体的诱惑,“这时候,需要家长绷紧一根弦,回到家放下手机、拿起书来,用共同读书营造氛围。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更多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是依样学样的。”

让刘称莲感到欣慰的是,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先生李岩一直与她并肩作战,没有缺席。虽然女儿更喜欢妈妈的声音,但爸爸有时也会参与其中,孩子可以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爸爸身上品质的影响。

追随孩子目光选书

在孩子逐渐形成独立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始终要做的一件事是把优秀图书准备给孩子。刘称莲表示,家长可以通过查询阅读推广机构、阅读研究机构的书单,根据孩子年龄选书。但每个孩子阅读程度、喜好不同,家长就要追随孩子的目光。

“在图书选择上,要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自己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刘称莲认为,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去书店,首先要自己把相关图书进行翻阅、筛选;而在孩子有了一定鉴别能力时,家长则需要追随他的目光,帮助孩子在他感兴趣的图书中进行甄别。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追求同伴的归属感,会跟随同伴看一些书,比如漫画书、游戏改编图书、校园文学等。刘称莲认为,这时家长应当对孩子喜爱的那部分给予尊重,但同时也应适当地给孩子介绍经典作品。大部分孩子能够通过引导爱上阅读,家长可以多尝试把孩子带到图书馆阅读、借书。

延续阅读兴趣与习惯

因为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李若辰小学时就已经读过《傲慢与偏见》《红楼梦》《飘》等经典作品。到了初中、高中,学业繁忙起来,阅读的习惯依然保持了下来,这是刘称莲花了一定心思的。

“女儿学业比较重时,我就通过营造氛围,让孩子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刘称莲的做法是,在家里沙发扶手上、餐桌上、卫生间的暖气上等角落里,都随手放上图书,在床头放上一本阅读起来较为轻松的杂志,这让孩子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持续下去。

孩子上中学后,阅读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刘称莲和女儿这时会共读一本书。“从亲子关系来讲,我们能通过共同阅读,了解孩子在关注什么、想法是什么。我们还可以一起讨论、相互推荐。”

如今,李若辰在北大附中当英语老师,李岩经营第二书房推广阅读,刘称莲从事家庭教育工作,一家人都在做教育相关的事业。大家虽然平时各自阅读自己需要的书,但相互推荐图书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我们的关系变成:你是你,我是我,我们是我们。彼此之间有交叉,彼此独立也会有融合。读书的爱好,在我们家一直都在。”刘称莲笑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