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记忆.mp3 来自长镜头人生 00:00 08:01 朗诵:肖洒老师 无论走了多远,都是在回家的路上;不管走多久,那些记忆总在眉头;尤其是每次近乡的时候!我的母校是永城高级中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更名;从起初的“皖北中学”,到“五七高中”,再到后来的永城高级中学;一高随着时代变迁,称谓也几经变化;一些年岁大的人都叫她五七高中,而我却习惯叫做一高;一高就像她的小名,宛如初恋般的亲切,在她清澈的情怀里;青春多动的三年,不止是学习,也不止是考试;还有一些妙不可言的故事! 前段时间,听说老城一高的校门被拆除了;消息忽至,竟然凝目一思;那镌刻在门楣心头的记忆猛的一紧,我患失的不光是往昔不在的遗愁,又泛滥至时光流逝,过处风卷云过,一切都将泯于深处的无奈! 我没能见她倒下时的场景,但我知道那扇门;就像某些情愫,某个人;她再也不会为我等待,为我敞开! 至少我是郁闷的! 故乡在东我在西,其实不远;一场梦的距离!好在有了高铁,让归途变成说走就走! 前日里,一次偶然机会我回去一趟;特意转到久违的老城,这里没有什么变化,依然继续着二十年前的杂乱;天气潮湿而阴雨,狭窄的街道一如从前的幽深,幸好有这破乱的城,有这悠远的街。她完整地保留着当年所有的气象,一见如故,经年未有恙。以往的起落回转,记录片般的又重演在这里的角角落落了,光鲜而美妙!可惜,没能容我过多的遐想便赶赴了一场饭局。 终于,我将我的郁闷说出来了;微醺之后,我端着酒杯向着市里的一位领导;我说:你把我记忆里的一面墙,拆织成了一张凌乱的网;从此念旧何往?所以你须满饮此杯!我记不清楚他的说法了;他略有歉意的一饮而尽;如是说法:我会还她一身花衣裳。 有年里繁华早历,却始终对月恨晚;无论以后她修成怎样的金砖琉璃,都不及那时我眼里的残垣断砾。 记忆嘎然而止,果真只剩怀念! 1996年秋季的某天,我从乡里的中学考到永城一高;从北大桥到宝塔路不远;可我之前一次都没有去过沱河边;所以过眼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个年代,一高是临近的几个县里最好的高中;几乎全县的“尖子生”都到了一高;能拿到她的通知书尤其是“公费”,是全县学生和家长最大的荣耀;记得当时,我出发的时候,三叔给我了50块钱,堂哥抱给我一摞稿纸;村长对我说:你是村里第一个考上一高的人,一定要好好干!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不光是自己;也带来了他们的期盼!也是后来,我也才明白;哪有那么大的压力,说是三年;其实也只是人生中一个短暂的阶段!但在当时,确实是憋着一口大气,三年都没能舒缓! 城市立于土地,却远离了田野,现在的永城街花如火,楼裙缥缈;而新的一高也在这片繁华中规模巨变。但那时的一高,却只是偏安老城的一隅;说是偏安,但对于乡下的学生来说;已经足够热闹的了。 一高位于宝塔路西段坐北朝南,东临崇法寺塔,大门斜对着一条上坡的小街叫做青年路;一行金色的大字:“永城高级中学”烫在朱红的底色上,颇有肃静和高贵之气。让看到的人遥不可及,让走入的人保持敬畏。穿过大门,两边各列一面长墙;一块块黑色板报均匀的分挂两边墙上,五颜六体的粉笔字飞扬;左右尽显书香。后来知道,这些板报都是高一新生主办的。 大约有着100多米的距离,便走到了一处小公园;它大致呈现三角的形状,尖角对着大门;园子里分布几棵形状高低不同的松树;看上去依稀有些年轮,陡然增加了学校的肃穆。左右各自分开一条小路,往里穿过办公区、男生和女生宿舍一直到达教学区。我那时的一高是没有食堂的,每次放学以后,几十个商贩便早早的把排挡沿着两边的道路依次排开;并且热情的吆喝着;拥挤的同学们举着各式各样的饭缸前来打饭。我们总是聚在那个饭盆里漂着厚厚油花的那一家。 不得不佩服那位师傅的技巧,他总能成功的撇开四溢的油花和零星的肉粒;把半碗稀汤寡水的土豆片放在你的碗里,而且很好的把握住;你的碗里至少还能均匀的飘上两三滴;恍惚的就像岁月。 在三角公园的底边,正对着的是一栋老房子;有屋脊的那种,年代有些久远;看起来十分陈旧。那是学校的办公室,后来才知道,那里隐藏着两三个补习班,阴暗的光线,复读的压力,凝重的气氛;一切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排排办公室后面,是学校的宿舍区,都是两层的老楼房;女生宿舍在东,由单独的一处小院。男生宿舍在西呈四合院的结构;中间一条小路把院子又东西分开,东面是高年级,西面是低年级。这里是学校最为自由和散漫的地方了,每次晚自习过后;我们在这里踢踏着拖鞋,放肆地吼叫着、蹦跳着、大笑着;直到很晚。睡梦前还有一些早熟的同学,来回讲着在门口录像厅看来的毛片……,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所有的冲动和不可理喻的行为;也实属最正常的发泄了!多少年来,这处院子孵化了无数的学子,如今天涯四处;但这片小窝将真正成为梦开始的地方了。 三层的教学楼,位于学校的最后面,这里才是真正的校园;除了东面的一栋实验楼之外,整个学校也就这三层教学楼;从高一到高三,从高到低排列着;曾几何时,我们趴在最高围栏上看着下面;下面师兄们不时的向上张望;两相对望青春一闪而过。 在学校的最西边,是一个大致长方形的操场,那时的设施像是现在女人身上的 衣服,少的可怜。除了几个篮球架子和水泥板做的乒乓球台没有其他的了;操场中间是硬邦邦的土地,上面杂草丛生;一到下雨便积水成泽。四周的跑道由煤渣铺成,坑坑洼洼的;但即便如此,这里也是燃烧荷尔蒙最好的地方了;想当初,篮球赛、足球赛常常令人疯狂。 三年的高中生活,就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区域完成;那些可敬的日子和可爱的同学们,早已远去,被岁月的多变和无常的轨迹散落在茫茫深处,好在我们曾经共同见证过一段大美的青春时光! 只是在转身一起离开校园的时候,在独自离开小城的时候;在城外又每次想起的时候;“年少不知愁滋味”也早已演变成“百炼成钢仍有恨”。 记忆中的大门被拆了,或许我会忧伤;正如每次忧伤过后的无比清晰;总会让人找到一些慰籍。在愈行愈远的人生里我们拆拆建建,走走停停;恍然戏到高潮人到中兴,是否有些记忆也该在合适的时候封存起了呢? 在时间的风里,谁人不是浪子;在转身的刹那,或许早已放下!但执念尚在,便怀念永存! |
|
来自: 昵称58400143 > 《正能量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