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实战的理论思想“接化发”是不是忽略了人类的反应时间?

 tjboyue 2019-02-11

太极拳实战的理论思想“接化发”是不是忽略了人类的反应时间?答案是没有忽略人类的反应时间。但是,“接化发”是太极拳实战的应用,而非纯理论思想。下面就自己的理解对“接化发”进行力所能及的文字阐述。

第一、接:任何搏击术在搏击过程中,都有用格挡方式化解和抑制对方的攻击。太极拳的“接”也就是格挡的“格”,只不过是将众多搏击术的硬格转换成了柔性的“接”而已。由于格一般都是硬性的动作,格挡失败,就要吃亏,太极拳为避免硬“格”失败,而改用“接”,此“接”是柔性的,因为,太极拳讲不用力,所以,不会产生“格”式硬“接”。“接”上对方就有了下一个“化”。

第二、化:“化”就是格挡的“档”,因为格挡是要把对方的攻击格出和挡住,形成有效的化解攻击。而“化”是在“接”,而不是硬碰硬的“格”要求下,有效的化解对方的攻击的“挡”。太极拳的“化”是“引化”,就是随对方的攻击方向“引化”,这就是太极拳中流行的一句话:“来之欢迎”或“引进落空”。一旦“落空”,就出现了“发”。

第三、发:“发”是太极拳中的“去之欢送”,这句点明了何时用“发”,就是当攻击方在“化”之“落空”后,立足不稳之时,向对方倾倒侧送出。让对方朴跌而出,就是“发”。

最后、太极拳的“接化发”,也就是搏击术中的“格挡”加一个反击而已,与常规的搏击术,没有任何区别,自然也就没有忽略人类的反应时间,而是让对方增加了一个失惊的时间。

文章写的再好,也需要进行实际的练习,能解释清容易,练到自己身上难。

欢迎拍砖者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