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爱叫「爸妈塞的行李箱」

 岂不罹凝寒lia 2019-02-12

回到城市里的家,看见满满当当都被老家风味占领的冰箱,你会怀疑下次开卡车回家是不是也能满载而归。

 

今天,24季征集了那些从天南地北背回来满满的地道风味,每一样都倾注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沉甸甸的爱。

 

 行李:扒肉条、八宝饭、清蒸羊、炸丸子、炖牛肉 

📍 内蒙古包头

@张昊鹏



从包头赶回上海读书,光火车就要坐一整天。

 

爸爸妈妈把过年剩下的炒货、干果还有些内蒙肉干塞满了整整一个行李箱,就连火车上吃什么都给我准备好了。

 

像扒肉条、八宝饭、清蒸羊、炸丸子、炖牛肉……咱们北方这头的八大碗都给我备齐了。每样菜还都用透明塑料袋分门别类装好,上车前再热一热,一整天的旅途也很享受。


 行李:猪油渣、肉松、鱿鱼 

📍 浙江温州

@SummerLin



这里面我最喜欢肉松了。上高铁前大包小包的,我二姨还塞给我这一大袋,说什么也要我带回北京,坐在火车上想想就觉得太感动了。

 

还有猪油渣,我妈去家附近菜市场买了,特地找人密封的。咬一口又酥又脆,嘴巴里都弥漫着肉香,当零食、炒白菜都行。

 

现在躺在北京开着暖气的房间里,这些东西就在我手边…估计不出一周就会被我消灭了吧?


 行李:炸丸子 

📍 山西晋中

@姗~姗am



这次准备带走一盆炸丸子。

 

昨晚妈妈加班加点给我炸了一盆,满满的都是妈妈滴爱啊。万能的小丸子可以下火锅、和花椒水一起煮汤、还可以糖醋,过年这短短几天根本吃不厌,带回杭州继续吃!

 

本来还想带走20个妈妈做的馒头,不过刚蒸出来就宣告阵亡了,无奈。

 

 行李:冬笋、香肠、咸菜 

📍 浙江义乌

@越圆圆



家里离的近,爸妈开车送我回杭州恨不得把冰箱都搬过来。

 

让我想想我带回来三大袋吃的里都有啥:一箱特仑苏、一大袋没吃完的坚果,还有一整条腌肉、四个冬笋、五六条自制香肠、一瓶奶奶腌的咸菜、一袋村里做的年糕、过年吃不完的几包大连海鲜……完了,下次过年回家肯定要被拉着做菜了。

 

 行李:兰溪香肠 

📍 浙江兰溪

@玉兄



回杭州带了七八十根香肠,每袋十根,真空包装放冷冻。拎回来都重死了,但我连同事都不舍得分。

 

兰溪香肠带点酒味,调料只用盐、糖、酒,没什么秘诀,都是过年前去专门的加工点做出来的。既不像广式那么甜,也不会像川式那么辣,做炒饭、煮面条加香肠,却超能提鲜!

 

 行李:熏马鲛鱼干 

📍 浙江舟山

@Clara



奶奶让我带回来一保鲜袋烟熏马鲛鱼。

 

熏过的马鲛鱼黑黑的卖相不佳,但是看着我就想流口水啊!全舟山,家家都会熏马鲛鱼,各家口味如北京烤鸭一般略有不同,便是特色。

 

我奶奶家做的口味甜,想一想在鲜咸的汤里,捞出一块肉质紧实但无刺的烟熏马鲛鱼,哇塞!

 

 行李:鸭头鸭掌 

📍 浙江衢州

@ccccccft



过年招待完最后一波客人,剩下的一大盆鸭头鸭掌全被我打包带走啦。

 

我妈寒假才会自己做鸭头鸭掌,还喜欢炖得很烂。所以带到上海以后,图片拍起来很丑很丑,但真的很辣很入味,外面店卖的都没有我妈做的好吃!


 行李:腊肉 

📍 湖北十堰

@从零开始



我算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吧,以前也吃肉,后来慢慢的就不爱吃肉了,尤其是猪肉就吃的更少了。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家乡的老腊肉,过年这几天我吃的肉大概比过去一年我吃的肉量都要多。

 

初六是我返程回京上班的时间,走的时候我妈特意给我的包里放了两块老腊肉,一块一年的,一块两年的,回到北京放下行李因为肚子饿了,我就迫不及待的切下了一块腊肉做了个腊肉焖饭,那滋味,比我吃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行李:虾干、苹果 

📍 辽宁大连

@象腿大姐



我妈每次都会给我带她秋天自己买的新鲜虾做的虾干,量大到一年半载都吃不完。塞满行李箱,不放过一点空隙,好像别的地方都买不到海虾一样。拖这个箱子上飞机,飘过那味儿有点厉害的。

 

最后还要尽量塞进四个苹果,告诉我这是坐飞机四平八稳的意思。

 

 行李:麻辣牛肉干 

📍 湖北武汉

@张瑞瑞



今年过年回家因为个人原因,我爹妈给带的东西都塞不进行李箱。


但是记得最深的还是去年上学的时候老爸给做的麻辣牛肉干,用家里自己卤的牛肉,切成长条,做成麻辣牛肉干,我是湖北人但是也特别能吃辣,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肉干没有之一,今年没吃到是个遗憾呐!


 行李:酱鸭、扣肉、卤牛肉 

📍 湖南汨罗

@ yiliya



今年拖了个大箱子回家,妈妈准备了一堆成品以及半成品家乡菜让我带来。半成品怕我忘了怎么做,还写了小纸条;菜放在箱子里怕漏油,里三层外三层裹着,结果完全没问题。


昨天她给我展示如何打包菜的时候说:「我也曾是喜欢爬树的短发女汉子,如今竟成了如此细心之人?」


 行李:红薯 

📍 江苏江阴

@season



小时候就喜欢吃两样东西:馄饨和红薯。


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也被外婆记到现在。每年外婆都会从地里刨出一筐筐带着泥的红薯,洗干净放饭里蒸一蒸就巨好吃。

 

今年初六,从江苏回杭州,我也只带了外婆新挖的五个红薯。今天中午用微波炉做熟了一个,整个办公室都是红薯的香味!


 行李:脆条 

📍 广西百色

@Z



奶奶很会做,几乎包揽了一切过年的小吃,有的我都叫不出名字。

 

回杭州前我本来不要来着,奶奶说:「一年你也就吃上这一回」,然后就什么吃的都给我塞上一点,结果回到家我现在还没力气打开行李箱。

 

脆条,算是里面比较有特色的。用本地产的糯米粉,可以撒上芝麻,擀成薄皮、切条、油炸,在锅边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拿来做过年的零食再好不过。

 

 行李:松仁小肚、儿童肠 

📍 黑龙江牡丹江

@冲绳好好玩



本来妈妈还打算给我带上木耳、豆角、东北大米什么的,我就说要松仁小肚和儿童肠。在机场还想把那几样塞进我行李箱里,结果超重,我妈才放弃。

 

虽然松仁小肚和华誉儿童肠在外面名气没哈尔滨红肠大,但我就是喜欢松仁小肚的味道。要是懒得做饭,切一个不用啥菜就能下饭。

 

可惜现在不能邮寄肉类,松仁小肚保质期也只有十天左右。吃完了,想吃就只能等到下一次回家了。


 行李:马肉马肠 

📍 新疆

@库斯塔



从新疆回杭州,带了足足三公斤的马肉马肠。带给同事和邻居尝尝,我都说,吃过了马肉马肠,相当于来过新疆了。                  

 

大家都问我这马肉马肠怎么做的?我家的做法有一定的讲究。

 

事先挑选好的马肉有一百六七十公斤重。马一定要是膘肥体壮的,肉质很重要,一批马肠子所用的肉都来自同一匹马,切碎的是准备做熏马肠的,大块的是要用来做熏肉的。制作熏马肠和熏马肉,只需配以盐和蒜泥,其他什么也不需要放。


但是美味的制作,配料的比例是很重要的。将马肠洗净,马肉切成小块,加上适量的盐和蒜泥,连同肋骨等,灌进马肠内,再装一些马油,两头必须要牢牢扎紧。经过一夜熏烤,胖乎乎的马肠们色泽明亮起来,马肉独有的香气充斥着整个熏房...此刻的我,离家3980公里,只有这马肉的熏香,带我归故乡。

 

 行李:牛肉丸、猪肉丸 

📍 广东潮州

@宝妈



潮州人把吃看的很重,很会花钱,其他穿的住的倒无所谓。

 

每年回来必须带的就是牛肉丸,每次都要带几十斤,吃完还要叫爸妈或者潮州的朋友邮寄。在杭州二十几年,别说网购的丸子了,店里买我都不放心,只要自己家里做的或者朋友带过来。

 

 行李:肉燕、鱼丸、鱼露 

📍 福建宁德

@岚姐



看到这一行李箱吃的本该悲伤:过年减肥计划失败了,年后估计也没机会了……

 

本来只是想养生一点,从家里带了套茶具过来,准备泡点家里的好茶喝,结果临走前妈妈又莫名其妙塞了好多东西进来:可以凉拌也可以煮汤的海带苗、一袋鱼丸、一袋燕丸、两瓶鱼露、一些茶点……不过没关系,奔回去的家里还有一个人正等着大丰收呢!

 

 行李:腊肉、云片糕 

📍 安徽安庆

@严



家里做的腊肉、腊鱼我带了好些过来,不过都是父母硬塞上车的。除非是长辈们动手做,不然我对这些腊味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咸。

 

除了腊味,还带了点云片糕。据说很有好兆头,一片一片的,小时候经常吃,拜年送人,寓意步步高升。

 

 行李:冻米糖、米粉肉 

📍 江西萍乡

@小婉



大年初四,我逃离了家乡。走前带上了家里的麻辣豆腐和冻米糖,算是我们家乡的特色,不为自己吃,是带给同事尝尝的。上了火车才想起,忘记了带上我妈让我带的米粉肉。

 

米粉肉是妈妈自己做的,我回家第一天,妈妈就蒸了一碗给我吃。鲜红的米粉包裹着猪肉,要一半肥一半瘦最好,可是妈妈做的总是全瘦肉,因为我不爱吃肥肉。

 

老家小城在赣西,长江以南,饮食习惯偏南方口味。种两季水稻,一日三餐吃米饭。还用大米磨粉,做出各种副食。米粉肉便是其一。米粉加点五香、茴香、红米等佐料,五花肉切条,放盐和白酒腌制2小时左右。腌好的肉沾上米粉,放在太阳下晒干,晒足48个小时,置于冰箱冷冻层,想吃的时候上锅蒸熟就行。



米粉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之所以是红色的,因为在腌肉的时候,加了红曲米,肉之所以肥而不腻,是因为米粉的量和肉的量用得恰到好处。我妈做的米粉肉比饭店的还要好吃,饭店的不是太咸就是太甜,要么就太腻。她做的,最合我胃口。

 

而我却忘了将米粉肉打包,我以为妈妈不会记得这事,回到杭州当晚,妈妈便微信语音给我,说,怎么走这么早,也不带一点米粉肉走。话语中有一些遗憾,和一些心酸。

 

有时候我以为我走了很远,回头一看,不过才走出家门。走出家门的那日,我以为我可以回来,不断行走,发现再难回故乡。

 

 行李:香肠肉、宿迁煎饼 

📍 江苏宿迁

@小可爱



出门在外,一年就过年回家一次。而我已经有两年没有回过家了。今年过年,带父母去体验了一把海上邮轮,我们在邮轮上过的年。大年初四和父母一起返乡,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开车离开家。

 

妈妈往我的后备箱里塞了很多东西,香肠肉、煎饼什么的,好多都是我爱吃的。煎饼是宿迁的特色美食,在我们宿迁这个地方,煎饼很受欢迎的,像一些饭店里很普遍的小黄鱼卷煎饼,还有这里特色的早点上面,有油炸煎饼,很受欢迎的,我也喜欢,我也会做。

 

小时候爱吃煎饼,后来在外边读书7年,只有每年寒假过年的时候能吃,记得刚回家是一天3顿都吃煎饼,因为实在是太想吃了,巴不得用煎饼来填饱每顿饭的肚子。

 

只有妈妈总是记得你爱吃的东西,仿佛你还停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童年时代,仿佛你还是那个一天三顿都吃煎饼的小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