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

 jiezhukuaile 2019-02-13

面对数以十万计的中医古方(指有方名的古方),由陶御风、史欣德担任主编编写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是中医人的一大福音。


从近10万首方剂中,最终筛选出581首古方,其比例约为二百选一,而与之相关的5200余则治验记录又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故将书名定为《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本书汇集了经典方的古今治验实录,是中医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拥有它,就如同跟随古今名医侍诊,书中的一则则经典验案,将有助于领悟方的适应证及其运用心法,大大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


今日开始,小一将系列的和大家一起品读书中的古方和经典验案。本文罗列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这三个汉唐方,和晋唐方“当归建中汤”。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目前已断货


 大 建 中 汤 

【方源记载】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胃腹痛(大塚敬节医案)

2.腹痛(六角重任医案)

3.腹痛便秘(陈伯坛医案)

4.伤塞房劳复(王好古医常案)


⊙西医病症医案

1.慢性萎缩性胃炎(杨宣舒医案)

2.胃下垂、胃溃疡(藤平健医案)

3.腹膜炎(荒木性次医案)

4.直肠脓疡(星野俊良医案)



【验案展示】


2.胃下垂、胃溃疡(藤平健医案)

2岁未婚女子,约一年前,胃消化不良,食后吞酸,肠鸣,继而下利,仅1年间体重下降19公斤,现只有36公斤。全身倦怠严重,终日卧床,诸治疗无效,自己认为如此下去,活不到半年将死。身体消瘦,如皮包骨,颜面苍白,完全不思饮食,虽勉强进粥,即停食不下,口吐酸水,严重不适。肠鸣剧烈,常常自觉蠕动亢进,腹力极弱,足冷甚。大便2日1行,均为下利便。闭经已数月。脉沉弱,舌尖灰色,根部褐色,苔厚而干燥。腹力软弱,腹壁薄,心窝部略有抵抗压痛。与大建中汤96日,诸症好转,体重增加15公斤而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3.腹膜炎(荒木性次医案)

一妇女30岁,腹胀大,腹中痛,因便秘而大便坚硬,医师称腹膜炎,因腹胀、大便坚硬,故与大承气汤,大便通畅,一时爽快,但翌日胀大如故。于是,更与2~3次承气汤,但无济于事。此里寒证也,与大建中汤一帖即愈。其人不恶心。(《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小 建 中 汤 

【方源记载】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

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又云:“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头痛,立则晕倒(中神琴溪医案)

2.慢性头痛(山田光胤医案)

3.胁痛(权依经医素)

4.胃脘痛(孙一奎医案)

5.胃脘痛(孙一奎医案)

6.脘腹痛(吉益东洞医案)

7.腹痛(朱丹溪医案)

8.腹痛下利(范文甫医案)

9.飧泄(万密斋医案)

10.便秘(古矢知白医案)

11.黄疸腹痛(矢数有道医案)

12.尿频(大塚敬节医案)

13.不寐(刁本恕医案)

14.痔血过多后自汗不止(俞长荣医案)

15.痛经(曹颖甫医案)

16.痛经(刁本恕医案)

17.妊娠胃痛(刑锡波医案)

18.妊娠虚证(门纯德医案)

19.小儿反复感冒发热,常腹痛(矢数道明医案)

20.小儿夜尿频(矢数道明医案)


⊙西医病症医案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王占玺医案)

2.再生障碍性贫血(门纯德医案)

3.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热衄血(吴一纯医案)

4.小儿慢性腹膜炎(大塚敬节医案



【验案展示】


17、妊娠胃痛(刑锡波医案)

王某,女,42岁,售货员。

病史:素日经常胃脘疼痛,注射吗啡1~2次方可缓解,此次因感寒,胃痛又作,较前倍剧,曾注射吗啡数次,只能缓解一时。痛时辗转呼号,势不可支,因之住院治疗,每日注射吗啡。后病势加剧,注射后痛亦不减,邀余往诊。病者脉象弦涩,右手尤甚,两尺脉于弦涩之中,稍见滑象。口中和,腹部柔软,按之毫无痛感,胃部透视无异常,月经兼月未行,青蛙试验(+)。脉症合参,知为妊娠致使胃痛加剧。此种胃痛,属于虚寒性胃痉挛作痛,因与加味小建中汤服之。

证属:脾胃虚弱,外感寒邪。治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处方:白芍24g,生山药18g,饴糖18g,桂枝10g,生姜10g,没药6g,甘草6g,大枣8枚。

连服2剂,痛势顿减,食欲渐展。连服5剂,病勢霍然。经1周而出院。(《邢锡波医案集》)



 黄 芪 建 中 汤 

【方源记载】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气,胸满气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胁肋腹胀,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六脉俱不足,虚寒乏气,少腹拘急,赢瘠百病,名曰黄芪建中汤,又有人参二两。)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两臂痛(周慎斋医案)

2.胃脘痛(张泽生医案)

3.胃脘痛(俞长荣医案)

4.腹痛下痢(谢映庐医案)

5.内伤发热,呕吐自汗(王孟英医案)

6.自汗恶风(马元仪医案)

7.风证误汗,大恶风寒(罗天益医案)

8,疰夏误治变证,咳嗽腹痛,体倦多汗(孙一奎医案)

9.久痢(徐镛医案)

10.泄泻(罗天益医案)

11. 咳嗽泄泻不食(谢映庐医案)

12.中消(范文甫医案)

13.水肿(佚名者医案)

14.盗汗(窦材医案)

15. 虚劳心悸盗汗(姜佐景医案)

16.虚劳吐血(张路玉医案)

17.虚劳阴黄(赖良蒲医案)

18.产后胃脘痛(刘渡舟医案)

19.产后失血过多所致虚证(门纯德医案)


⊙西医病症医案

1.风心病,疲乏浮肿(权依经医案)

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姜春华医案)

3.溃疡性结肠炎(王占玺医案)

4.血卟啉病(茹十眉医案)



【验案展示】

1.两臂痛(周慎斋医案)

一女两臂痛而不举,脉数而虚,用黄芪建中汤加秦艽、山栀。盖脾气虚而血不荣于臂也。脉数者,血虚则火起也,故用建中汤补血,秦艽、山栀清血中之火,所以愈也。(《慎斋遗书・臂痛》卷九)



当 归 建 中 汤 

【方源记载】


《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内补当归建中汤,治产后虚赢不足,腹中病㽲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丁壮方。

当归四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六两,桂心三两,大枣十枚。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内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饴消。若无生姜,则以干姜三两代之。若其人去血过多,崩伤内竭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种,汤成去滓,内阿胶。若无当归,以芎䓖代之。”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伤寒发散,汗不能出(谢映庐医案)

2.腰痛脚挛(吉益南涯医案)

3.痿躄(吉益南涯医案)

4.崩漏(永富凤医案)



【验案展示】


3.痿躄(吉益南涯医案)

一老妇,脚足疼痛十余年,遂挛急为痿躄。身体羸瘦,腹中拘挛,胸张如龟背,仰卧不能转侧,唯饮食如常,以故气力不衰。先生与当归建中汤及消块丸(大黄、芒硝)逾月,得步行。(《金匮要略今释》卷七引《续建殊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