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热证            《伤寒论》76条

 医海寻真 2019-02-13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恐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治;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治(76)
提要:误治后,邪热入胸膈的治法。
解析:发汗后耗竭胃阳,使胃失去司纳之权,中气不守一致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吐此为逆证,宜用五苓之类治之。若水药不得入口,误认为伤寒呕逆,而更发其汗,侧胃阳更虚,中气更伤,必致脾胃失其升降之常,必令吐下不止。
若误用汗吐下后,在表之邪热,必乘误之虚,而入于胸中,侧现虚烦不眠之证,若甚者,必睡卧不安,翻来覆去心中懊恼苦闷,此为余热内扰于胸,故用栀子豉汤,以清热除烦;若热邪伤气,而感到少气者,可在加甘草以益气和中;若热迫其饮使中气上逆而呕者,侧加生姜降逆止呕。
栀子豉汤;栀子,豆豉水煎分二次温服。
栀子甘草豆豉汤:栀子,豆豉,甘草水煎分二次温服。
栀子生姜豆豉汤:栀子,生姜,豆豉水煎服分两次温服。
方解:本方用栀子味苦性寒,色赤入心,能清心中烦热,下泄在里之郁火;豆豉性散色黑入肾,帮助栀子透胸中之余热,二味合用有清热除烦之效。少气者,加甘草以补中,呕加生姜以降逆止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