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这个“筐”要多装点有用的东西

 江山携手 2019-02-13

教育这个“筐”要多装点有用的东西

 

外出学习,能碰上一位真正的大家,并聆听教诲,是缘分,更是幸事。比如19日在北京参加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教室叙事研讨会时,遇到陶西平教授。

现年已经七十九岁的陶西平,曾经的官方身份是北京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北京市市长助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在是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名誉主席。这一连串的显赫的头衔丝毫没有让他沾染上一星半点的官僚习气,坐在台上的陶西平先生,沉稳,大气,儒雅,比起李镇西从实践层面出发的务实,比起刘铁芳从理论层面的深邃,他的发言,多了一些国际视野下的高屋建瓴。

他首先肯定了新教育实验跳动着时代脉搏的一些行动,比如营造书香校园,比如师生共写随笔,进而指出阅读的价值在三个字:广,共,深。最终把阐述的重点放在“做教育上”,鲜明地提出要“做真的教育”和“真做教育”。

陶西平显然是对目前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教育现象洞若观火,深感当前方方面面的浮躁和功利已经严重伤害到了一线的学生和老师。很多家长由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已经开始“用脚选择教育”,跨区县的有之,跨省市的有之,把孩子送到国外的更是大有人在。他引用郑板桥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勉励有良知的教育人,“不管刮什么风,自己要判断准方向,有定力”。

但正如陶先生自己也感慨的那样,教育改革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标很伟大,落实很困难”。为什么难?就是因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教育涉及的事情太多了,几乎牵涉到每一个家庭,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了谁的利益都不行。不改,肯定没有出路,但改,更需要勇气,智慧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是的,教育这个“筐”里装的东西太多了。它本来应该是相对单纯的,两样就足够了,一个是“教书”,一个是“育人”。可是,在行政和教育还分不开的情况下,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权,自身是孱弱的,就像没有多少持家经验的小媳妇,本来就战战兢兢,在那么多的婆婆面前,在那么多的要求之下,尽管谨小慎微,处处陪着笑脸,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稍有松懈,可是却动辄得咎,既尴尬,又无奈,唯有以“带着镣铐跳舞”来自嘲。

既然是个“筐”,就要装东西,这没错。但教育是个远途的行者,不能负重过多,否则,身体就会出问题。

因此,陶西平明确指出,“教育这个筐要多装一点有用的东西”。问题是,这些东西是谁来装的呢?是学校自己吗?恐怕不是,因为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老师吗?也不是,老师没有话语权。学生吗?还不是,学生没有选择权。

陶先生的言外之意,就是说目前教育这个筐里有很多不是自己的东西,是没用的东西。一所好的学校,它所产出的应该是优质的学生,副产品还有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一切不利于这两方面的东西都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

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认为“学生是学校的客户”,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社会的满意度”,而不是其他。一所学校,为了达到这个办学目标,实现的途径就是“学生快乐”和“教师幸福”。

那么,教育这个筐里到底该装些什么就清清楚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