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肺炎如何及时发现?新版规范给了诊疗新思路

 niexiangwu 2019-02-13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对外发布。新版规范聚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即社区发病的感染性肺炎的诊断、高危因素识别、经验性和目标治疗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儿童肺炎如何及时发现?新版规范给了诊疗新思路

据了解,肺炎是当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儿童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腺病毒肺炎等遗留的气道闭塞,是造成儿童患慢性气道疾病、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CAP诊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医疗机构还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检查方法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新版规范给出了4条诊断思路:

  • 一是在诊断感染性肺炎之前以及治疗反应不佳时,除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和气道疾病等。

  • 二是在首诊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动态评估病情轻重和重症高危因素,以及时优先处理重症病例。

  • 三是经验性治疗,根据年龄、发病季节、流行病学、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情严重度、有无基础疾病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分析可能的病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四是一旦病原体明确,及时调整为目标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降低医疗费用。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 管仲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