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府城,悄然间已经走过了千载岁月。而在府城忠介路和草芽巷饿的交接处,存在着一段斑驳的古城墙,印证着府城过往的辉煌岁月。
唐宋之后,府城是一座典型的,完整的,规模宏大古城。城址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状,皆用石头砌成。并在东、西、南、三个城门上各置敌楼一座,北边未建城门,而是修建一座望海楼。南面修筑长堤,引南渡江支流为壕沟,修成护城河。现今敌楼、望海楼、长堤、壕沟等都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现今主城墙大部分也遭到损坏,仅剩东门一段约100米的城墙。八十年代还依稀能残存东门护城河的痕迹,也已后来修建的东门市场覆盖。我们今天能够得知整个城池护城河的宽度,就是根据当时东门护城河的残迹测量所得。据清宣统三年《琼山县志》里,所描绘的“府城图”可知,当年琼州府城曾是统领全岛的琼州府治之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现金留下的城墙来看,城墙砌法独特,为全国少有的石头墙,墙基七层,墙体上端为抛物线,下面是马蹄形,得以异常稳固。
城池周围按照常理来说,都要求交通方便,开设四个城门,那为何当时的海南卫城池只开设东门(朝阳门)、西门(顺化门)、南门(靖南门)呢?据传说,最初建城时,修建了四个城门。而在修成北门半年后,从北门吹来的风雨异常凶猛,似乎有着天崩地裂之势,无数的民居倒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府城人民叫苦连天。当时相信风水学的当朝大学士许子伟,不忍目睹故乡遭此不幸,忙请来有名的风水先生查看风水。风水先生在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将整个府城巡查完后得出结论,府城虽然是块人杰地灵的福地,只是城池开设北门属凶,有违风水学,补救的办法便是将北门堵住。改建望海楼。许字伟在听从先生的建议后,兴建望海楼,城外四周构筑护城河。自此之后府城果然得以平安无事,延续千年。这个传说的真假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府城确实曾开设东、西、南三个城门及修建一座望海楼则在侧面多多少少印证着这个传说。
古城池的建造,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政治原因。自宋代开宝年间至清末,府城都是海南的中心所在。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起伏,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在这些时光里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典型的、完整的古城堡。在历史的长河,时光的走廊里,他为府城人民抵御外来侵略。通商贸易、城镇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有句歌词是这样“当一座城墙,只为了阻挡所有自由渴望,当一份信仰,再不能抵抗遍地战乱饥荒”。古代的城墙到如今已是我们缅怀过去的物证,但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它却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府城千百年后只留下了古城墙的残垣断壁, 但透过这蛛丝马迹我们仍能找寻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民的模样。 每当我们触摸草芽巷里的断垣残壁,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底蕴和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