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国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其气候环境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别,经过人们长期的尝试和实践,在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批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与其所在的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何谓“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具有明显地域性,因其品种优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或养殖及加工的方法合理,生产相对集中,而产量比较大,其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药材。
典籍中的“道地药材”论
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对道地药材就有过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此话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
《本草纲目》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本草经集注》在总结前人药学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道地”的重要性:“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蜀药北药,虽有未来,亦复非精者。上党人参,殆不复售。华阴细辛,弃之如芥。”而且,该书还采用“第一”、“最佳”、“最胜”、“为佳”、“为良”、“为胜”等词来描述常用中药的道地性。
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
“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
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道地”一词的来源:
汉代把少数民族居住地的行政区域称为地道,到了唐代,最初把全国分为10个道,后来或13个道或15个道,道就是行政区域的地域划分。在编写《新修本草》时,要求每一个道把当地产的药材,采集实物标本,并绘上彩图,再加上文字说明,一起送到京城,可见“道地”就是产地的区域。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的“15大产区”和“十大产区”
一般我国把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分成:关药、北药、怀药、浙药、淮药、南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海药、秦药、藏药、蒙药、维药等15个产区。
现代则将以上产区进行汇总,得出十大道地药材产区,介绍如下:
(一)关药产区 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二)北药产区 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北药主要包括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三)怀药产区 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 即“浙药+东海海域的海药”,浙药包括浙江及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狭义的浙药系指“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如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山茱萸、浙贝母,以及温郁金、温厚朴、天台乌药等。
浙江地处亚热带,产常用药材400余种。
(五)江南药产区 江南药即“淮药+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药材。
江南湖泊纵横,素称鱼米之乡,道地药材品种较多。
(六)川药产区 川药指四川、重庆所产道地药材。四川、重庆是我国著名药材产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和气候多样,药材资源丰富,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纯熟,所产药材近千种,居全国第一位。
川产珍稀名贵药材有麝香、冬虫夏草、川黄连、川贝母、石斛、熊胆、天麻等。
大宗川产道地药材有川麦冬、川泽泻、川白芍、川白芷、川牛膝、川郁金、川黄柏、川芎、附子、川木香、川大黄、川枳壳、川杜仲、川厚朴、巴豆、使君子、明党参等。
道地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分布,如: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川贝母、麝香;岷江流域的姜和郁金;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灌县的川芎;石柱的黄连;遂宁的白芷;中江的白芍;合川的使君子、补骨脂;汉源的花椒、川牛膝等,都是国内外著名的中药材。
(七)云、贵药产区 即“云药+贵药”,包括云南、贵州所产的药材。
云药包括滇南和滇北所产的道地药材。滇南为我国少有的静风区,出产诃子、槟榔、儿茶等;滇北出产云茯苓、云木香、冬虫夏草等;处于滇南、滇北之间的文山、思茅地区以盛产三七并闻名于世,此外尚有云黄连、云当归、云龙胆、天麻等。
本地区特产野生药材有穿山甲、蛤蚧、金钱白花蛇,红豆蔻、广防已、木鳖子、鸡血藤、广豆根、巴豆、骨碎补等。
贵药是以贵州为主产地的道地药材。贵药多生长在地形崎岖的高原、山岭、河谷、丘陵和盆地,尤以苗岭、梵净山、大娄山区为多,本地出产的著名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天冬、吴茱萸、雄黄、朱砂等。
(八)广药产区 即“广药+南海海域的海药”,又称“南药”。广药系指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出产的道地药材。
海南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的主产区,合称为“四大南药”。
(九)西药产区 西药是指“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及内蒙西部所产的道地药材。即“秦药+蒙药+维药”。著名的“秦药”(秦皮、秦归、秦艽等),名贵的西牛黄等产于这里。
内蒙古南部是黄芪的商品基地,黄芪身干、条粗长,表面皱纹少,质坚而绵,粉足味甜,年收购量占全国80%以上;“多伦赤芍”条粗长,糟皮粉渣;呼伦贝尔草原了防风密集,为草原优势种,称“关防风”和“小蒿子防风”。
甘草、麻黄、肉苁蓉、锁阳、新疆紫草、伊贝母等为本地区大宗道地药材。其中甘草年收购量占全国90%。麻黄年收购量占全国第二位。
(十)藏药产区 藏药指青藏高原所产道地药材。
本区野生道地药材资源丰富,有川贝母、冬虫夏草、麝香、鹿茸、熊胆、牛黄、胡黄连、大黄、天麻、秦艽、羌活、雪上一枝蒿、甘松等。
其中甘松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6%,大黄、冬虫夏草野生蕴藏量占全国80%,麝香、鹿茸资源占全国60%。
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习称“四大藏药”。
冬虫夏草产于四川阿坝、松潘、青海玉树、果洛、西藏那曲、昌都等地,尤以生长在海拔4500m以上西藏那曲地区的为虫草中的佳品。
道地药材歌诀
(川药) 川连附冬丹姜郁,黄夏麻椒柏朴钱, 五倍冬虫银耳麝,川药四川重庆寻; (广药) 广药东西同海南,砂槟肉桂苏益穿, 戟良茴椒马钱萝,陈蒿斛钩蛤花蛇; 珍珠地龙海龙马; (怀药) 怀药河南膝地黄,山药天花栝楼菊, 芷辛金银红山萸。 (云药) 云药三七木重楼,诃草儿茶和茯萝; (贵药) 贵药天冬麻精杜,吴萸五倍朱砂用; (浙药) 浙贝术延蛇萸玄,芍菊冬郁莪栀梅; (关药) 东北内蒙山海关,人参细辛与防风, 五味龙胆共平贝,升桔茸角蛤蟆油; (秦药) 秦药陕西大黄归,秦艽羌活银柴杞, 党参槐米角味茵,秦皮猪苓各均同; (淮药) 淮药淮河江中下,夏葛苍射续南沙, 太子明党天南星。丹皮木瓜艾银杏, 龟薄甲苏斑蜈蚣,蕲蛇石膏共珍珠; (北药) 河北陕西山东西,党柴芷板北沙参, 黛芩香附大青叶,栀翘楂桃酸枣仁, 薏苡小茴枣加皮,阿胶蝎鳖代赭滑; (南药) 南药南岭北江南,威灵泽泻莲蛇床, 枳实壳紫薷雄蚕; (蒙药) 蒙药内蒙有锁阳,芪草苁蓉赤芍麻, 淫羊蒺郁杏冬葵; (藏药) 藏药青藏胡黄连,甘松雪莲余甘子, 毛诃冬虫麝胆硼; (维药) 维药新疆雪莲齐,伊贝阿魏罗布麻, 紫草甘草肉苁蓉,孜然再把锁阳加。
》》编后语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由此有了成语“南橘北枳”,可见环境对植物影响极大。虽说人定胜天,现代化的技术能使在各地种植药材,但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些药材的产地以便买到优质产品。
来源:《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搜狐旅游“瑞年”频道,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