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个字概括课改目标

 江山携手 2019-02-14

    目前,全国各地轰轰烈烈进行的课改(课程改革)和“改课”(课堂改革)形式可谓多矣。没有做过统计,但以模式来命名或者号称已经成为”特色”的估计不下万种。

    立足于创新是好事,最起码说明思维没有停滞,并且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行动。但教育的问题就怕静不下心来研究,就怕搞成“短平快”的政绩工程,就怕只重“名”不重“实”,就怕没有延续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株树的成材还需要几度春秋,人的成长也绝非一年半载或者三年五载就能够见效的。教育是培根的事业,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不张扬的付出,以良心和责任为基础的心血与情感投入。其成果很可能是滞后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常态,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如果没有这种胸怀,过于追求立竿见影,想当年播种当年收获,实在大谬。

    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杜威到苏霍姆林斯基,都是在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从而给后人留下可享万世的理论财富。可惜,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只看重这些大家头上的光环,没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定力。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堂改革,目的都是培养人和人才。有一个基本的目标是关键,也就是说,作为实施者的学校和老师,究竟要做些什么?

    这方面的论述五花八门,有的大同小异,有的换汤不换药,有的互相打架。依笔者看来,改革了这许多年,如果说有一点能够被大家认可的话,就是“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学”中只有三个量,即教师,教材,学生。所以改革就是改变这三者的关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的就是“教学是老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目前学校和老师在课改中首先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呢?

    可以概括成这样六个字:乐学,学会,会学。

    第一是乐学。乐学就是考虑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客观上来讲,要改变教材(即课程),让学生觉得知识学了是“有用”的,不仅体现在考试中,也表现在生活中。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让教材适应甚至适度超前于时代。主观上来讲,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学习是件好事。因此,“乐学”的本质就是变强制的“被动学习”为自觉的“主动学习”。

    第二是学会。理论上来讲,除去极个别的学生,学生都能学会。能不能做到,与教师的课前准备有关,与课堂的组织形式有关。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的活动,发挥老师的引导、点拨、激励作用,发挥同学的互帮、互助、启发作用。只有“学会”了,学生才会有成就感,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是会学。如果说“学会”仅仅是就某一具体内容而言,“会学”就已经上升到方法和习惯层面。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某一类知识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离开老师,升到高一级学校,也不致于出现茫然或者不适应的情况。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真理都是朴素的,所有花里胡哨的东西不是因为抓不住重点就是存心唬人。课改的当务之急,是放弃那些形式上的过度追求,转而沉潜到学生和教材实际中去,围绕着这六个字,去研究落实的具体方法,而不是忙着标新立异,拿老师和学生当实验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