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耐心等待是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

 江山携手 2019-02-14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课堂上常常是一些优秀学生唱主角,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现,出尽了风头。而一些学困生只能默默无闻,谨小慎微,甘当陪衬。问其原因,老师们会显得很无奈:教学任务紧,好学生回答问题能说在点子上,能配合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那些学困生往往需要老师反复点拨启发,太影响教学进度,因此老师不愿等待。

老师们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无可厚非。但我们时时刻刻也要提醒自己: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要从关注个体开始,尊重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要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更应该等待。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事实上,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教育需要等待。老师的等待并不是一味地痴痴傻傻的守株待兔,而需要老师适时地点拨、恰当地评价、真诚地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小辉是个性格内向,接受能力较慢的小男孩儿。那堂课上,我发现他在小组长的引导下还说话了,而且在展示的时候犹犹豫豫地想举起小手,我便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鼓励他:“别紧张,好好想想,老师等你!”小辉抬起头小声说:“我觉得聋挑山工一个……是一个……”这时,其他同学早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住地喊“我帮他”,“让我说”。我没有就此让他坐下,而是耐心地说:“别紧张,再读读课文,你会想起来的”。边说边启发他读课文,亲切地对他说:“再说一遍好吗?”在我充满期待的启发下,他终于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微笑着夸奖他:“说得太棒了,大家掌声鼓励!”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小辉的目光特别明亮,他自信地挺直了身子。这节课虽然因为小辉的发言而未展示完其它问题,但收获却更有意义。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小辉渐渐地能高高地举起小手,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敢跟同学争辩呢!

   “等待”是一种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待”是一种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能学习,也都有学习的潜力可以挖掘;“等待”更是一种唤醒,老师用尊重、关注、激励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巨人”,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他思考的时间,给他努力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帮其自悟自得。那么,学生会从“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的阴影中走出来,自信地抬起头,在自我肯定的喜悦中,在“我能行”的体验中一步步走向成功。那天,当小辉结结巴巴、断断续续时,如果我生硬地打断他,让他灰溜溜地坐下,那么,这个原本就缺乏自信的孩子也许会更自卑、更自闭,也许会永远合上含苞欲放的花蕾。

我庆幸——我“等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