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川渝两地的家常菜当中,回锅肉都是占有很深的地位的。 最早有记载的回锅肉记录在川蜀,北宋时期的“油爆肉”,明宋翊在《竹屿房杂部》载:“油爆肉,取熟肉细切脍,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几乎跟现代回锅肉炒法无二。
回锅肉不难炒,但要想炒得够好,够能把人第二次哄到店里来再点一次回锅肉,还是需要技术滴! 川渝家庭中,能炒回锅肉的很常见,差别也仅在细微之处,比如翘头(重庆管一道菜里除了主材外的配菜叫翘头)不同,或有些加泡姜泡海椒,有些加渣海椒,有些会加点豆豉,但几乎人人都会加的那是郫县豆瓣。 要说油爆肉怎么彻底脱胎而成回锅肉,那就是咸丰年间郫县豆瓣在四川开宗立户的时候,因为郫县豆瓣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回锅肉的口感,才使得回锅肉成为川菜家常菜之王。 我今天就介绍一下重庆比较传统的回锅肉做法。成渝一家亲,巴不离蜀,蜀不离巴,炒法跟成都的也基本上相同。 选一块好肉,肥瘦相连坐臀肉(也叫二刀),这个部位的做回锅肉最好。冷水下锅,加姜片煮开,一般是把污沫煮出来后,打干净沫再大火15分钟,然后关火焖15分钟,等肉冷了之后捞出切片,回锅肉切片不能太厚,薄一点更好爆油; 青椒,蒜苗洗好切好备用。热锅下菜籽油和猪油的混合,中火烧到五成热,倒入切好的肉片煸炒,我们管这个叫爆灯盏窝,也就是把肥肉的油逼出来,使得肉片微微卷起呈灯盏窝状;
回锅肉只有炒到肉片微微卷起,口感处于润与脆之间,肉片看起来如古时候秉烛点灯的灯盏,才算完美,因为郫县豆瓣和甜面酱的缘故,回锅肉的色泽红亮,口感滋糯不腻。 至于翘头,我个人来说习惯青椒和蒜苗,这个不特定,你可以选择更多的搭配,什么胡萝卜啊,包包白啊,豆腐干啊、仔姜等等等等,如果你还担心太油,在爆油完毕后,可以适当将锅中的油舀一些出来,用来炒青菜也是相当美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