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自律时候,说人家垄断

 阿萨帝烦 2019-02-15

开年看大戏,车险最犀利。文件如雨下,背锅谁哭泣。

1、严峻的基本盘

2019年,保险业最大的灰犀牛是啥?P2P踩雷?寿险现金流?投资收益下降?

本文认为,还得是车险。

所谓灰犀牛,就是大环境引起的大事件。而车险正在面临最严峻的环境挑战——汽车销售负增长。

不管车险怎么潮起潮落,其本质是和汽车销售密切相关,从下图的两条曲线就能看出来,车险增速几乎是紧紧追随汽车销量增速,而且大约有一年的滞后期。

2018年,汽车销量负增长2.8%,汽车零售额负增长2.4%,可想而知2019年车险会有怎样惨烈的基本盘。

雪上加霜的是,在商车费改进入高潮之时,车险价格降得飞快,陕青桂三个完全放开价格的省份,平均保费下降了三分之一。无怪某位保险高管悲观的预测,2019年车险保费可能只有原来的一半。

在灰犀牛面前,监管出手了,雷厉风行、不留情面。

2018年12月,中保协发布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2019年1月监管机构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加强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管理的通知》,2019年2月中保协发布《关于建立机动车保险条款、费率违法违规举报制度的通知》。

更狠的是,年初已经有13家地市机构车险遭到无限期叫停。直接砸人家饭碗,还是无限期的砸!

总而言之一句话,监管对车险的要求就俩字:自律!自律者生,不律者亡!

只不过,如果时光拉回五年前,画风可不是这样。

2、曾经的反垄断

2014年,一则新闻震惊车险业。

当年9月2日,发改委突袭检查浙江车险业价格垄断协议,并开出总计1.1亿元的反垄断罚单。

2014年是什么形势?翻翻刚才那张图就可以看到,这一年是汽车销量完全进入低增长“新常态”的一年。车险增速虽然勉力维持,但下行压力已经凸显。保险公司有点hold不住,靠自律来挣点安稳钱。

按理说,反垄断都是针对巨无霸级别的公司,但有趣的是,这次处罚主要罚的是中小主体,反倒是大公司主动报告相关情况,被免除或减轻罚款。

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其他行业的垄断,是大公司为了攫取垄断利润,而车险业的“垄断”,则是小主体们为了活下去。二者有本质区别。

但是监管者不管这些,你既然统一价格搞自律,那就是垄断,统统交罚款去!

这一纸罚单下来,行业震动。自律公约全面修订,废止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自律公约。

在自律纷纷被打破的时候,车险市场出现了两个效应:剧场效应和破窗效应。

3、两个效应

所谓剧场效应,是指一群人在剧场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本来大家坐着好好的,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的人劝不住,管理员也不管,大家为了不影响自己看戏的效果,于是纷纷站起来看戏。

之后情况愈演愈烈,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有人甚至踩着梯子看戏,谁的行为最疯狂谁就能看得最爽,遵守秩序坐着的人反而完全看不好戏。

剧场效应经常被用来形容教育市场,学校加课、家长找课外班、学生做奥数题,陷入了越来越累、越来越贵,却谁也不敢后退的困局。这一点家长们肯定深有体会。

对于车险来说,也是一样,谁的胆子大、谁的违规手段高超,谁就能多抢份额多拿奖金,谁老老实实自律,只能喝西北风。

最后大家都要靠违规才能拿到业务,大家都叫苦连天,但谁也不敢后退。

另一个效应是破窗效应,指的是一个建筑如果窗户都是完整的,那么很少会有人来砸窗玻璃,但是如果建筑出现了少许破窗而长期得不到修理,就会引来破坏者去破坏更多的窗户,甚至还会有闯入、偷窃、抢劫等行为出现。

破窗效应一般用在犯罪学上,它指出了外在环境的不良现象会诱发人们的仿效和变本加厉行为。

车险也是如此,当有几个主体开始违规而无人管理的时候,大家都会纷纷仿效违规,最后形成了违规行为“比学赶帮超”的热烈气氛。

4、态度不一的自律

2014年浙江保险业因为自律反垄断被罚,2019年初浙江银保监局印发《推动浙江车险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不能盲目拼规模、抢份额。

同样是在2019年初,浙江成为车险停业机构最多的省份,堪称杀鸡儆猴之地。

从处罚自律到呼吁自律,再到强制自律。车险轮回令人嗟叹。


当初反垄断的时候,理由是“使市场份额相对固化,实际上是保护低效率企业”,结果五年后搞自律,又要求“车险业务不得盲目抢份额”。那这个份额到底是能不能抢啊,份额到底是固定还是流动,能给个准话吗?

两个截然相反的逻辑,却都能被监管部门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果然是手中有权好说话。

就像“剧场效应”所指出,看戏秩序混乱的源头在于剧场管理员的不作为,而对车险业监管前后态度的如此不一,恐怕比不作为更让人心寒。

自律能回去吗?那就得看能不能给车险主体一个安心自律的环境了。哪些主体违规花样多,哪些主体份额呼呼涨,哪些主体的手续费高,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监管的板子,能不能拍在站在椅子上看戏的人身上,那就不是保险公司说了算了。

5、可怜的背锅侠

年初的两份车险监管政策很有趣。

《加强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管理的通知》的关键词是“连坐”,中介出了事,先拿保险公司老总开刀。是因为保险公司老总赚的多,还是因为保险公司老总好欺负呢?或许二者都有。

而《关于建立机动车保险条款、费率违法违规举报制度的通知》的关键词,是“举报”。

这又是举报又是连坐的,突然有一种则天女皇的感觉。

总而言之一句话,保险公司背锅侠。

价格协定,罚!报行不一,罚!手续费太高,罚!给客户送点好处,罚!中介出事,也得罚!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武侠世界里的郭靖和黄蓉夫妇。这俩人从谈恋爱开始就被江湖上各种人口诛笔伐、栽赃嫁祸,等到好容易熬成了大侠,辛辛苦苦的守襄阳,又当政治家,又当军事家,又当武术家,又当外交家,打仗的时候还得自己亲自披挂上阵玩肉搏。到头来背了这么多锅,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混到,好容易留下来一个女儿,还去当了尼姑。

就像车险公司一样,降价亏得是自己,提高手续费出的是自己的钱,提升服务用的是自己的人财物,结果到了清算的时候,连带责任全得自己背。

眼看着汽车销量要进入寒冬,希望车险公司不要像郭靖黄蓉夫妇一样,最后落得个战死襄阳的悲壮结局。

话说回来,车险再折腾,也不过是综合成本率那点事,最多就是赔点钱。而保险业最大的雷在哪里,大家都很清楚。安邦、浙商、长安责任、安心,再加上年初的万能险抬头,监管机构的脸上估计不怎么好看,想在车险方面找回点场子也能理解。

只不过,车险市场不需要烈士,也不需要对政绩的渴求,需要的是科学的规划和长期的耕耘。

就像这两天网上热传我国被NASA盛赞的绿化成效,那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脚踏实地一步步干出来的,跨越时间,坚持不懈,这才是大国担当。

老想一步解决,很可能扯到蛋。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这句话是谁说的,很容易查到。

希望2019的车险业,别犯忌讳、少犯忌讳吧。

感谢“有情怀的白羊兔”对车险剧场效应的解读,本文对其观点进行了引用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