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點哲學】爲什麽做事要方,做人要圓?

 老沔城人 2019-02-15




 




【學點哲學】

爲什麽做事要方,做人要圓?


    《老子》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一滴水,可方可圓,澤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

    “方圓”之說源于我國古代的錢幣,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方孔,看似樸實無華,但蘊含著人生哲理。

    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未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为什么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01—

    做事要方

    方不是執拗,方是一種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

    就像腳下的刹車,紅燈時適可而止;綠燈時一路前行,別猶豫彷徨。

    曾有個攔路搶劫的少年,潛逃到外地隱姓埋名四年。然而,他還是被抓獲,不是因爲躲避不及,而是一起見義勇爲的壯舉讓他暴露了。

    在那個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裏接連救起了兩個落水的兒童。

    他的義舉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

    記者問他,當時是怎麽想的,想沒想過那樣做會暴露自己?還是想這是一次立功贖罪的機會?

    他搖搖頭說,當時什麽也沒想,只想到趕快去救人。

    雖曾攔路搶劫,但心中有溫度,做事自有底線。

    人在世間,又有誰能盡善盡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一輩子問心無愧,如此便好。
为什么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02—

    做人要圓

    圓不是圓滑,圓是一種周全、一種寬厚、一種通融,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

    蘇轼在63歲窮困潦倒之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顔在,一笑哪知是酒紅。

    先說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自嘲,酒後的腮紅被誤認爲臉色紅潤,用調侃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

    有智慧的人,曆經生活艱辛,依然內心向暖。

    正如蘇轼深谙“沈舟側畔千帆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雖然曲折不暢,但仍心胸坦蕩,情趣風生。

    飽經世故,仍能保持方圓,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曆圓滑而彌天真,這才是對困苦歲月最好的回答。
为什么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03—

    內方外圓,才是人生至高境界

    在《資治通鑒》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

    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之人,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

    正當魏王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

    魏王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問:“爲什麽這樣說?”任座回答說:“大王您獲得了勝利,攻下了城池,沒有按功勞分給您的弟弟,而是分給了您的兒子,可見您是昏君。”

    魏王大怒,馬上下令,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接著問下一位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問:“爲什麽這樣說?”

    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魏王聽後,立刻把任座重新請進來赴宴。

    “只圓不方”的人,沒有原則,沒有操守,沒有底線,屬于世故小人。

    “只方不圓”的人,說話不看場合,讓對方下不來台,又很容易得罪人。

    唯有向那位大臣“內方外圓”,既不讓人難堪,又給予別人如沐春風的溫暖,實是內方外圓的至高境界。
为什么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04—

    生活中無論守方還守圓,常常讓我們左右爲難。其實,圓在方內,除掉虛浮,別太圓滑世故,有幾分穩重就好;方在圓中,藏起鋒芒,不那麽咄咄逼人,有幾分靈動也不失爲一種人生智慧。

    做事不必處處方正,方圓人生,也是一種惬意生活。

    便如手中執筆,半緊半松最自然。

    做人不必事事圓滿,但有一事精致,便能扣人心弦。

    亦如人飲醇酒,無需酩酊大醉,半醉半醒最適宜。

    這輩子,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方圓並濟,做好了做對了,生活才豁達、圓滿。
为什么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