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湿气是自然界中六种气的一种,这六气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本来是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元素。 但是如果太过,就会变成邪气。“湿邪”的名称由此而来。 1、湿气重会有哪些特征呢?如果你中了2个及以上,就要及时祛湿了 ①早上刷牙时恶心干呕 ②畏冷畏热、懒得动弹 ③大便糖稀黏马桶 ④肤色暗黄、满脸油腻 ⑤宫寒痛经、例假不准 ⑥易发胖、小肚子大 ⑦爱出虚寒、精神不济 2、88老中医:学会这3招,带你祛湿减肥,两不耽误 (1)中药食疗——鲜土茯苓煲猪汤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猪肉半径、生姜少许 做法:新鲜的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肉洗净,完整一大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煲内,加入清水没过食材,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即可。 功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2)中医首推——穴位按摩法 ①阳陵泉穴 位置:正坐时,胫骨内侧髁后下方45度凹陷处 手法:两手拇指按压阳陵泉,按而揉之,或者左右弾拔。每次约15-20分钟分钟。 功效:该穴位位于脾经上,按摩该穴可以健脾利湿、消肿利尿。 ②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手法:点揉此穴,用指尖用力掐涌泉穴,感到疼痛即可 功效:缓解失眠多梦、头痛昏沉、焦躁不安 ③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手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约3-5分钟,感到发热即可。也可以选择艾灸直接灸此穴。 功效:刺激百会穴可以消除积滞、健脑宁神。 ④神阙穴 位置:肚脐正中处 手法:顺时针揉动腹部,或者艾灸次穴位。 也可以选择采用专业祛湿的中药贴剂——天香清 湿贴。使用方便快捷,不用担心穴位找不准、麻烦或者见效慢等问题。 其遵循古方,严选桂圆、茯苓、薏苡仁、丁香、藿香、龙涎香等十余种珍贵中草药精心熬制而成,将其贴于患处皮肤,其药物成分可有效疏通全身经络、活血散结、祛湿健脾,根据自身湿气程度,再使用1~2个周期之后,身体就会有明显变化。 功效:芳香化湿类的中药贴剂,通过肚脐处的穴位将祛湿的药物送达至全身各处,主治因湿气造成的面部出油、宫寒痛经、小肚子大、大便糖稀等问题。 (3)出汗祛湿——运动、汗蒸 ①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还能够有效缓解各种压力,是一项即养生又放松的活动,可以适当选择瑜伽、慢跑、太极拳等调养生息的慢运动。 ②汗蒸 冬季汗蒸不仅可以有效的逼出体内的寒湿之气,还有可以美容养颜、嫩滑肌肤,有效的通过出汗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