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码听课👆 徐嘉嘉同学明天下午2:00陪你唠嗑。 10年前在一家合资公司做事的时候,我对一位同事印象很深刻。 他不仅仅是素食者,还是一位长年“过午不食”的人。 让我敬佩的是,他丝毫没有受到每天下午茶的诱惑,加起班来比谁都猛,身体也不错。 适逢有群友询问,“过午不食”对身体好不好? 这话题,如果在几年前还真不好回答。 因为我们不知道,“过午不食”的时候身体变好,是因为少吃了热量,还是因为集中时间进食? 不过现在,有了2018年的新证据,小虫就可以掰一下了。 01 卡路里迷思 营养界永恒难题:1卡路里 = 1卡路里? 科学家针对的不是“过午不食”,他们要考量的是限时进食法TRF(Time-Restricted Feeding)。 在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把三餐进食限制在上午6小时内,对指标有什么影响? 研究的对象是血糖受损者[1] 科学家们研究采用的是eTRF(早上集中进食法): 早餐:6:30-8:30 午饭:早餐3小时后 晚饭:午餐3小时后 总体进食时间控制在6小时内,保证下午3点后不进食。 这么吃,和过午不食具有一定的类似性。 这样可以弄清楚,身体变好,原因是进食热量少了,还是进食时间集中了。 试验结果显示,限时进食组体重和血糖没有明显变化,但体内胰岛素的下降幅度是对照组的一倍,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他们的收缩压下降也超过了10mmHg(接近降压药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因此而在晚上食欲大增。 为什么会饮食相同,指标却改善了呢? 这很可能是由于白天(特别是早上),身体拥有较高代谢率,相对下午或晚上,我们身体消耗食物热量的速度更快。 另外,长达18小时的禁食,我们的肠道菌似乎也更倾向和我们“同步”,产生有益身体的代谢变化,导致指标的改善。[2] 不改变摄入的热量,饮食相同,仅仅调整就餐时间即可获得指标改善,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呀! 小虫想,eTRF法的难度在于,现代生活节奏基本无法在半天内吃完三餐。 最最重要的是,这方法虽然改善了指标,但不减重呀。 想瘦成电的小伙伴,指望着热量摄入足够的过午不食减肥,怕是要失望了。 靠饿肚子减肥,坏处太多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