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笑着走进“自由职业”的人,为什么后来都哭了?

 天地人和w 2019-02-15


文|赵晓璃

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现在的工作枯燥繁杂,钱不多不说,受到的各种约束不少,还要动辄忍受领导的指责和批评?!

 

你可能不止一次想象过,如果能拥有一份“自由”的职业,简直酷毙了爽呆了好么?

 

在我们的印象里,自由职业意味着“散漫任性”——

 

——不受管制和约束,再也没有人指责你批评你,仿佛可以随心所欲,做你喜欢的事情,然后顺便赚取一沓钞票。

 

今天是情人节,之所以选取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和主业的关系,就像男人和正室之间的恩怨纠葛,时间久了,难免心生嫌弃,渴望来一场“艳遇”。

 

但现实打脸。

 

那些笑着开始的人,后来到底怎样了?


01


咨询者王迪(化名)是某垄断行业的一名员工,按照他的话说,因为家父就是这个系统的员工,所以在他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走的就是定向路线,报考的是比较偏门的定向专业。

 

不出意外地,毕业后的他来到了这家集团上班。

 

如今,他每天的工作内容无外乎写材料、申报项目、填些数据,维护系统网站等等,工作内容琐碎而无聊不说,最要命的是,由于需要给领导写材料,被领导批评就是“家常便饭”。

 

王迪生性腼腆、情感丰富细腻,他找我咨询的一开始,就向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特别想开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需要哪些条件呢?”

 

从这边的咨询案例来看,我发现了一个让我倍感吃惊的数据——

 

80%左右的职场人在遭遇不顺或者挫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创业或自由职业;

 

60%的职场人(尤其以女性居多)在想到创业或自由职业的时候,脑子里首先冒出的就是三大方向,分别是心理咨询、培训讲师(比如亲子教育之类)、健身(例如开瑜伽馆)或手工领域(花店、烘焙室之类),等等。

 

在咨询师交流会里,我们几个咨询师就这个现象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发现这里面可能藏着这样一个心理,那就是——

 

“我在本职工作中感受糟糕极了,没有存在感,很难获得成就感和认可感,所以我就想找到这么一个途径,能够快捷迅速地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既然我不擅长和强势的人(例如领导)打交道,那么我就找比我弱的人(例如孩子、心理能力弱的咨询者等),这样总可以在他们面前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了吧?”

 

果真?

                                       02


咨询者林静(化名)现在悔不当初。

 

“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林静懊悔不迭。

 

原来,林静的职场起步很不错,985高校毕业的她起步就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但和所有上班族一样,她觉得“工作无聊没有挑战性,收入也不高,同事领导关系也比较冷漠。”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静认识了一家亲子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不禁对亲子教育培训讲师这个职业心生向往。

 

“当时我单纯地认为,亲子教育讲师这个职业,首先一定每天充满新鲜感,毕竟每天可以面对不同的孩子;其次现在的家庭普遍重视孩子教育,父母也很舍得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收入自然不会低;最后时间也比较自由,不像之前每天要打卡考勤什么的。”林静说。

 

怀揣满满的激情和憧憬,林静果断辞去了世界500强的工作,加入了这家亲子教育机构。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

 

林静原本认为,亲子教育工作会避免和强势人群打交道,结果后来才发现,这个“如意算盘”落空了。

 

最开始,老板让林静负责课程销售工作,这样能快速熟悉客户群体,了解这类人群的需求,也为后面走上专业讲师道路做铺垫和准备。

 

可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林静的精神状态就快要崩溃了。

 

原来,林静入职的这家亲子教育培训机构,引进先进的育儿理念,服务的人群较为高端,而这些高端人群本身的能力和优越感较强,对服务的要求自然也高,一旦林静没有说到点子上,或者答非所问,这些客户就会对林静面露不满,有的甚至会直接指出林静回答的漏洞和问题,让林静倍感受挫。

 

这还不算,由于销售咨询这类工作性质,林静不得不每天24小时守在微信上,遇到意向客户询问,除非时间特别晚,一般都是要做到“秒回”的,这让林静倍感身心疲惫。

 

此外,有些家长的顾虑较多,林静要耐心地予以接待和回答,但由于林静本人没有结过婚更没有生过娃,对于家长的担忧和诉求点,常常把握的不够精准,导致很多单子缩水,林静更是被老板说了很多回。


林静近距离和亲子教育讲师接触过发现,他们很多是光环加身:留洋背景、教育学研究生以上学历、显赫的教育领域从业经历,等等,都是林静鞭长莫及的,另外还有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能力,叫做“受欢迎”。

 

机构里有个最受欢迎的亲子教育讲师,她特别擅长和妈妈们聊天,而且每次聊天都能聊到妈妈们的心坎里,她的课程据讲师们评价,专业性方面并不高,但是她讲的深入浅出,同时和妈妈们的关系不错,所以她的人气很高,拿的报酬是讲师里最高的。

 

这简直颠覆了林静之前的设想和规划,林静觉得,自己离想象中的自由讲师目标,仿佛渐行渐远了。

 

“原以为,脱离了之前的传统行业,来到新的看似自由的行业,还是逃脱不了各种不如意,晓璃老师,你说自由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个奢望?”林静问我。 

03


这些年来,我见证过各种各样的来访者,就是因为之前没有对“自由”有过充分思考和了解,从而做出冲动决策,白白耽误了大好年华,悔不当初。

 

在“自由”这件事情上,我特别认可山本耀司说的一段话——

 

我从来不相信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为什么很多人向往的“职业自由”也好“财务自由”也罢,99%都无法实现甚至背道而驰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人们错把自在当成了自由。

 

不记得是哪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当精当的阐述,作者提及,很多人渴望的并不是自由,而是自在。

 

“自在”是一种类似子宫里的状态,什么都不用愁,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用辛苦打拼;

 

而“自由”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需要不断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想想看,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为自由而战的运动,哪个不是需要流血牺牲,推翻旧王朝,建立新制度的呢?

 

所以,如果你真的渴望达到“自由”状态,则意味着——

 

1、你需要破除自我对于“安全感”的执着和迷恋,需要扩大自我,和外部建立更广的链接;

 

2、你需要从“自我沉浸”的状态中走出来,并且尽快适应市场,方能解决现实的生存问题;

 

3、你需要在某个垂直领域做到专业且精通,尽可能提炼一个核心技能;

 

4、你需要适度放下控制欲望,不要奢望掌控自己的人生,才能在变革的时代里保持动态平衡,达到动态掌控感。

 

...... 

04


我告诉王迪,不是说做自由职业不可以,而是你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

 

——你做自由职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恣无忌惮享受自在的感觉,就是传说中的衣食无忧,没事旅旅游喝喝茶的那种?

 

还是为了建立一个价值网络,利用你所掌握的技能或专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难明白,身边很多笑着开始“自由之路”的人,为何后来都哭着结束了。

 

例如,我之前遇到一位咨询者,她曾经就抱着单纯的目的开了一家茶社,她开茶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喜欢喝茶,另外她厌倦了商场尔虞我诈的斗争,而茶叶可以结合古典文化,感觉上会“高雅”许多。

 

但等她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巨大的落差。

 

要知道,在你打工的时候,你根本不用去操心房租水电人员成本等琐事,你最关心的,很多时候就是今天做了多少事情,明天能拿多少工资。

 

而等你真正去经营一家实体店的时候,你难免焦虑万分:如果今天茶社一个茶客没有,一个订单也没有,你每天的房租水电人员成本就是净流出,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哗哗地流出,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你的兜里。

 

所以在生存面前,你不得不四处跑市场,才能拿到订单。

 

这位咨询者后来才渐渐意识到,原来她渴望的,根本就不是做茶叶生意那般劳碌奔波的状态,而是喝茶时那种慢悠悠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

 

咨询后的她决定转让茶社,回归市场做渠道,她发现,原来之前工作的烦恼,在自由的“痛苦”面前,真的不值得一提。

 

所谓“自由”,无非是从旧的价值体系中走出来,去融入或者去建立一个新的价值体系,然后去适应市场,而绝非等同于任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后者叫做“自在”。

 

而“自在”的状态,如果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障,更像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对于行路的你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龙应台《目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