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长学问先秦诸侯国之宋国

 悬崖千丈 2019-02-16

一、殷商后裔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人人皆知,用以讽刺那些忽视客观规律的人。寓言的作者不得而知,但寓言的主人公是一个“宋人”。

有人查阅《中国成语大辞典》等资料,共找出二十二条以宋人为主人公的成语。常见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尔诈我虞、朝三暮四、杞宋无征、什袭而藏、宋聋郑昭、智子疑邻、民不堪命、曹商使秦、莫辨楮叶、筑室反耕、掩口胡卢、宋斤鲁削、天高听卑”。但这些成语大多含有贬义,许多先秦诸子都把宋人或宋国的统治者作为嘲笑、挖苦、讽刺的对象。为何先秦诸子总喜欢讽刺宋人呢?下面,鄙人将要讲述有关先秦诸侯国中宋国的历史故事。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 和《通志·氏族略》“商始祖偰,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商族是以“子”为姓开始的,其后商王盘庚迁殷,出现了“殷”姓。纣王的庶兄微子封于宋之后,宋国的国君称呼子姓宋氏。

武王伐纣之后,商王朝政权覆亡,但商王朝的宗祀并未灭绝,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时,仍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以奉其宗祀。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孔子《论语·尧曰》曾记载“兴灭国,继绝世。”宋国是被周天子封得七位公爵诸侯之一,其他六个享有公爵封号的诸侯国是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宋国的国君被称为“宋公”,爵位要在齐候之上。

杞国,周天子分封夏朝的后裔于杞地,以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杞国微小,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其最著名的贡献是成语“杞人忧天”。

祝国,周武王封帝尧的后人于祝,建立祝国。公元前768年,祝国亡于齐国。

焦国,周武王封神农氏的后人于焦,建立焦国。公元前575年,焦国被晋武公所灭。

蓟国,《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都城约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后蓟国亡于燕国。

陈国,周武王封虞朝舜帝的后裔妫满于陈之株野,并把长女太姬嫁给他,都城约在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公元前478年,陈国被楚惠王所灭。

虢国,周武王把自己的两个叔叔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封为虢国国君,虢国分为两部分,虢仲封东虢国君、虢叔封西虢国君,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后来,虢国被春秋列强联合绞杀。

在古代,中华礼仪分为“五礼”,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宋国属于殷商后人,被封为周王朝的“二王三恪”之一,享有宾礼的待遇。

二、祸起宣公

微子启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等微子启去世后,其弟微仲衍继位。其后经宋公稽、宋丁公、宋愍公、到了第六任国君宋炀公时期,期间宋国内乱不止。宋炀公本是宋愍公弟弟,但是炀公继位,宋愍公次子鲋祀不服,杀死叔父宋炀公,把君位给了长兄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鲋祀自立,是为宋厉公。

宋厉公封弗父何于栗,任宋国国卿。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孔防叔,孔防叔避乱于鲁。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这么看,弗父何是孔子的远祖,孔子还是宋国国君直系后裔,更远的看孔子算是殷商后裔。

宋厉公卒,其子举立,是为宋厘公(公元前858-831年在位)。宋厘公在位二十八年,在位时正好赶上“周召共和”时期。宋厘公卒,其子覵立,是为宋惠公(公元前830-800年在位);宋惠公在位三十一年,宋惠公卒,其子(不知道叫啥)立,是为宋哀公,《礼记·檀弓》记载“宋哀公葬其夫人,装了一百罐醋和肉酱”,曾子批评“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 宋哀公在位仅一年卒,其子白立,是为宋戴公(公元前799-766年在位)。

从宋厘公开始,宋国终于结束了长期内乱,国力稍稳,但外部的周王朝却不平静,正上演着“烽火戏诸侯、平王东迁、诸侯并起”的历史大戏,周室日衰,时间已经进入春秋时代。宋戴公是宋国的第十一任国君,在位三十四年,戴公在位期间,爱民如子、谦逊忍让,睦邻诸侯,曾下达过禁酒令,还建立了一个新式农具生产区。经过六十年的稳定时期,从戴公开始,宋国日益强盛,已在列强中占有一席之地,争霸之势日盛。公元前766年,宋戴公卒,其子司空立,是为宋武公(公元前765-748年在位)。

宋武公在位十八年,公元前748年,宋武公卒、其子力立,是为宋宣公(公元前747-729年在位)。宋宣公在位十九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宣公并未传位给自己的太子与夷,而是要让位给弟弟公子和,公子和再三推让之后,方才肯接受。同年,宋宣公去世,公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公元前728-720年在位)。 

公元前729年,宋穆公病重,为报宣公之恩,穆公要传位给宣公的儿子与夷, 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公子冯和左师勃驱逐出宋国,让他们到郑国居住。临终前,穆公召见司马孔父嘉前来,将与夷嘱托给孔父嘉辅佐。频繁的传兄不传子为宋国买下了祸患的种子。《公羊传》评价:“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司马迁《史记》“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

三、华督弑君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卒,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一般谥号为“殇”多有可怜、哀怨之意。宋殇公在位时间不长但事情不少。殇公好战,十年十一战,百姓苦不堪言。宋殇公的主要对手是郑国,偏偏此刻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郑国实力在诸侯列强中当属首位,宋国自然败多胜少。穆公在位时任孔父嘉为司马,华督为太宰(宋国一向有华氏掌权的传统)。太宰华督贪恋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乃使人宣言国中:“民不堪命,皆孔父为之。”遂杀孔父嘉而夺其妻,殇公大怒,华督又弑杀宋殇公,再从郑国迎回公子冯,是为宋庄公(公元前710-692年在位)。公元前710年,华督于宋庄公元年担任宋国国相。根据华督后来的所作所为,华督夺妻,将民不堪命的责任推脱到孔父嘉身上,可能只是借口,目的是殇公好战拖累了宋国百姓。

孔父嘉的被杀,在孔氏家族史上是一件很大的事。正是从他开始,孔子家族才开始有了“孔”这个氏名。孔父嘉的后代,木金父之孙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

宋庄公在位时期,国相华督肆意干预郑国国政,迫使郑昭公(太子忽)逃亡卫国,拥立郑厉公(公子突)为君。但华督也没得到好下场,二十九年后死在南宫万的方天画戟之下,但他不是自己造反而是为了平息宫廷内乱。话说南宫万借助酒劲把国君宋殇公乱拳打死而后叛乱,华督前去阻止而被杀。宋庄公在位数年,宋国与郑国之间发生多次战争,此时郑庄公已逝,郑国国力不稳且日益衰落的。

宋庄公十年秋,鲁桓公和宋庄公举行“句渎会盟”。宋庄公十二年冬,宋庄公联合齐、蔡、卫、陈四国军队攻打郑国,诸侯联军焚烧郑国都城的渠门,进入郑国都城的大街上,攻打东郊,占取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宋庄公在位十九年,公元前692年,宋庄公去世,其子捷立,是为宋闵公。公元前684年, 宋闵公八年,鲁国公子偃从雩门出击,在乘丘大败宋军,鲁庄公用金仆姑之箭射中宋国将领南宫万,鲁庄公的车右歂孙活捉南宫万,后被释放,史称宋鲁“乘丘之战”。宋闵公十年,南宫万乱拳打死了宋闵公。南宫万杀害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改立公子游为君,史称宋前废公。宋国几位公子都逃到萧邑,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逃到亳邑。南宫万之弟南宫牛领兵包围亳邑。同年冬天,萧邑大夫与宋国公子们一起击杀南宫牛,并杀死宋前废公而立公子御说,是为宋桓公(公元前681-651年在位)。南宫长万逃到陈国,宋国人以重金贿赂陈国,陈国人就让美女陪南宫万喝美酒,将他灌醉后用皮革包裹起来,送回宋国。宋国人将南宫万剁成肉酱。

宋桓公是宋庄公之子,宋闵公之弟,是宋国第十九任国君,在位三十一年。宋桓公元年春,宋桓公和鲁、齐、陈、蔡、邾各国国君在北杏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 同年冬天,宋桓公和齐桓公在柯地结盟,开始和齐国讲和。宋桓公后来违背北杏的盟约。于是齐国联合陈国、曹国派兵攻打宋国,同时请求周王朝出兵协助,不久联军撤退。从宋桓公元年到宋桓公二十九年,宋国与郑国又相互发生多次战争,双方谁也没占到便宜。但小风毕竟掀不起大浪,此时正是齐桓公的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的时期。 公元前651年三月,宋桓公病逝,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公元前650-637年在位)。宋桓公在位三十一年,借助齐桓公的威名,诸侯兼并并不剧烈,桓公巧妙周旋期间,为其子襄公争霸获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御说文而有才。”御说就是宋桓公。

四、襄公争霸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 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这是史记上颇为精彩的一段记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泓之战”,“泓之战”的主角一方是楚成王、另一方就是宋襄公。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兹甫本应继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宋襄公继位,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宋襄公继位伊始,正好赶上齐桓公约各路诸侯在葵丘会盟,碍于桓公威望,宋襄公只得前去赴约。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齐桓公委托他照顾齐国太子昭的嘱托。九年后桓公去世,齐国诸公子争位,宋襄公率领诸侯联军帮助太子昭回国继位。此举使得襄公小有名气,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并不大,多数诸侯并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听命于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宋襄公召集诸侯在鹿地会盟,在召集盂地会盟时被楚成王的军队抓住了,成了楚国的阶下囚,直到同年冬季,诸侯在亳地会盟时,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襄公才被释放。这是宋襄公十二年的事情。其实在会盟前,公子目夷就进行过劝阻,可宋襄公不听,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紧接着就是宋襄公十三年,发生了宋楚的“泓之战”,这部分细节在楚国部分再说。公元前637年,在泓之战中受伤的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其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公元前636-620年在位)。

宋襄公是春秋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是君子的代表,如司马迁,他说“襄公之时,修行仁义……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好名无实,如苏东坡,他说“宋襄公,疑于仁者也……襄公不修德,而疲弊其民以求诸侯。” 宋襄公虽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就其功业来说也没有达到争霸诸侯的标准,泓水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

公元前637年夏,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其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宋成公是宋国的第二十一任国君。公元前633年,楚成王派令尹子玉讨伐宋国,宋成公向晋国求救。 由于宋成公之父宋襄公善待晋文公(晋文公落难之时,宋襄公曾送给重耳八十匹马),曹、卫羞辱过晋文公,晋文公为报私仇,攻伐曹、卫以解宋围,就发生了著名的诸侯大战“城濮之战”,楚兵去,晋称霸。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子御杀了宋成公的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君,是为宋后废公。之后,宋国人又杀了宋后废公,立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为宋国国君,是为宋昭公(公元前619年–前611年在位)。彼时宋国的地位已经颇为尴尬,在晋国和楚国的夹缝中以求生存之机。宋国无力争夺霸业,只能依靠晋国、或者楚国。

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准备去孟诸打猎的路上,王姬便派遣帅甸攻杀宋昭公,拥立公子鲍(宋昭公的弟弟)继位,是为宋文公(公元前610年–前589年在位)。王姬是谁,王姬是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姐姐,天子的姐姐自然不是善茬。早在昭公元年,因为昭公对王姬礼遇不周,王姬依靠戴氏的族人杀死宋襄公的孙子孔叔、公孙钟离和公子卬。据说,公子鲍之所以能继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子鲍容貌漂亮而艳丽,王姬想和他私通,公子鲍不肯,王姬于是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并依靠大夫华元的推荐让他担任右师,国人都由于王姬的关系而拥护公子鲍。《史记》载:“九年,昭公无道,国人不附。昭公弟鲍革贤而下士。先,襄公夫人欲通於公子鲍,不可,乃助之施於国,因大夫华元为右师。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杵臼。弟鲍革立,是为文公。”

五、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出自《韩非子·说难》,讲的是成语“智子疑邻”的故事,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这则寓言同样写的是一个宋人。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出自《墨子·亲士》。 墨子是一个宋国人,是一个思想家,是墨家的创始人。接前,鄙人接着讲述先秦诸候中宋国的故事。

司马迁《史记》这样评价宋文公:“昭公弟鲍革贤而下士。”宋文公在位二十二年,大事做的不多,麻烦事倒是不少。 公元前610年,宋文公元年,晋灵公派大将荀林父与诸侯出兵伐宋,追究襄公夫人弑君之罪。因宋文公得民心,行贿赂,于是诸侯撤军。紧接着,宋文公又平定族人叛乱。宋文公四年春,郑国公子归生受楚国命令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华元、乐吕带兵抵御。结果宋军大败,华元被俘,乐吕被杀,郑军缴获战车四百六十辆,俘虏二百五十人,割下一百名宋军阵亡士兵的耳朵。不久之后,华元自己逃回了宋国。

从宋文公十五年起,宋国就成了楚国进攻的对象,原因就是楚庄王想称霸诸侯,宋国挡在楚国进兵的路上。公元前589年,宋文公二十二年,宋文公去世,其子瑕立,是为宋共公(公元前588年–前576年在位)。公元前576年,在位十三年的宋共公去世。公子荡的曾孙荡泽作乱,杀死了太子肥。接着,荡氏被华元诛灭,荡泽被杀,族人逃到楚国。于是,他的小儿子成被立为国君,是为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前532年在位)。公元前546年,宋平公三十年,宋国大夫向戌发起第二次弭兵之会,确立晋、楚共为霸主的地位,这也是宋国在春秋历史上最后的大作为。公元前532年,在位四十四年的宋平公去世,太子佐继位,是为宋元公(公元前531年–前517年在位)。

叔梁纥生了九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于是娶妾生了个儿子,取名伯尼。但这个孩子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颜征在还不到二十岁。他们所生的儿子取名仲尼,时间是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廿七。 此时宋国正是平公执政,孔子的远祖本来就是宋国人,六十年后,当孔子来到家乡宋国,但待遇不算好。

左丘明《左传》:“宋元公无信多私。”宋元公为人不讲信用,私心很多,不喜宋国的华氏、向氏二族,意欲除之。 公元前522年,宋元公十年,华定、华亥和向宁策划谋反,华亥假装有病,以引诱宋国诸公子。凡是公子前去探病,就扣押起来。同年六月初九,华亥杀死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孙援、公孙丁,把向胜、向行囚禁在谷仓里。宋元公到华亥那里去请求,华亥不答应,反而要乘机劫持宋元公。六月十六,华亥将太子栾和他的同母兄弟公子辰、公子地作为人质。宋元公也与华亥的儿子华无戚,向宁的儿子向罗、华定的儿子华启,和华氏结盟,把他们作为人质。宋元公十二年,楚国遣使向宋元公施压,迫其赦免华氏。华氏族流亡至楚,内乱至此平息。

六、孔子过宋

公元前517年,宋元公十五年,元公去世,太子栾即位,是为宋景公(公元前516年–前469年在位)。宋景公二年秋,宋景公派大夫乐祁与晋、卫、曹、邾、滕五国在扈地会见,目的是为受命前往成周戍守,同时商量护送遭到季孙氏驱逐在外的鲁国国君鲁昭公回国复位。宋元公为为鲁昭公能回鲁国便替他四处求情,结果走到半路上去世了。宋国、卫国都认为送回鲁昭公对自己国家有利,坚决地请求。由于晋国大夫范献子接受季孙氏的贿赂,于是护送鲁昭公回国之事作罢。

公元前500年,宋景公十七年,宋景公宠信向魋,向魋得罪了公子地,因为景公的缘故公子地逃亡陈国。同年冬天,宋景公同母弟公子辰和公子仲佗、公子石彄逃亡到陈国。公元前499年,宋景公十八年春,公子辰和公子仲佗、公子石彄、公子地进入萧地而叛变。同年秋,乐大心跟着叛变,这些祸患都是因景公宠信向魋造成的结果。

景公在位时,向魋为宋国司马,主管军事行政。向魋有兄弟五人,向巢、向魋、子牛、子颀、子车。其中子牛就是司马耕,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向魋的弟弟,孔子评价说他“多言而躁”。 后来向魋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司马牛也被迫离宋逃亡到鲁。故《论语》中有“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言有兄犹无。而他的同学子夏则回答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典故的由来。

向魋在赶走了宋国的公族公子地、公子辰、公子仲佗、公子石彄和大将乐大心之后,又向另一个人展开追杀行动,就是孔子。话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经过卫、曹,于公元前492年来到宋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到了宋国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当时非常无奈,自己一向推崇周礼,偏偏遇到向魋这么个愣头青,只得躲起来。要知道,宋国可是孔子的祖籍,可老家人并没把他当家人看待。随后孔子来到了郑国,才有了一句感概“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景公和向魋这对活宝,还给中华历史文化贡献一个成语“宋君亡珠,殃及池鱼”。

公元前487年,宋景公三十年,宋景公亲自率军进攻曹国,并攻灭曹国,擒获曹国国君曹伯阳和司城公孙强而回,并杀死二人。公元前453年,宋景公六十四年,宋景公去世,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为君,是为宋后昭公。关于宋景公在位时间史料记载不一,《史记》记载前516-453年在位六十四年, 《史记六国表》、《春秋左传注》记为前516-451年在位六十六年,而《左传》记为四十八年。

七、墨攻

宋昭公,名特,是宋国第二十九任君主,宋元公曾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之养子。宋昭公在位时,曾请墨子参政,拜为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宋国虽然没有出现庞涓、白起这样的名将;也没有出现商鞅、吴起这样的名相,但却诞生了宋子、墨子、惠子、庄子这样的思想家(孔子也算),是真正的“百家争鸣”。

墨子,姓墨名翟,据说是宋国人(有争议),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核心理念是“兼爱”与“非攻”,“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别人”,“非攻”就是“避免战争”。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全部的墨者组成一个纪律极为严格、秘密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团体的首领称为“钜子”。《公输》篇记载一则“墨子对决鲁班”的故事,木匠的鼻祖鲁班受楚国雇用,制造许多的攻城器械。楚国准备用新式器械进攻宋国。墨子听说此事就去到楚国,对楚王进行劝阻。于是,墨子和鲁班进行一场攻防战,结果墨子九战九胜。

庄子,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喜欢过着隐士生活,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 其代表作是《庄子》,名篇《逍遥游》即出自于此,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

宋昭公在位四十七年卒,子购由立,是为宋悼公(公元前405年–前398年在位)。宋悼公可能成为韩国的阶下囚;宋悼公在位八年卒,子田立,是为宋休公(公元前397年–前375年在位)。宋休公在位二十三年而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是为宋辟公(公元前374年–前356年在位)。

宋辟公在位期间,宋国发生了“戴氏取宋”事件,戴氏是指宋戴公的后人子剔成。《竹书纪年》记:“宋剔成肝废其君壁(子辟兵)而自立。”意思是子剔成废掉宋辟公而自立。司马彪说”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故为狂也“。据说宋辟公奢侈荒唐,大兴土木,建筑苏宫。宋辟公在位二十五年后,宋剔成君又执政了二十七年,其实宋剔成君应算是宋辟公的臣下。

八、相思之树

公元前329年,子偃袭击哥哥宋剔成君,宋剔成君败逃齐国,子偃自立为国君。公元前318年,子偃称王,是为宋康王(公元前329-286年在位,应从前318年算起)。宋康王称王伊始,就干了件大事,宋康王派兵向东打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打败楚国,夺地三百里;向西打败魏军。宋康王的形象很负面,如穷兵黩武、暴虐无道,和自己的远祖商纣王很相似,《战国策》说他“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故后人称“桀宋”。史载子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

当时有只小鸟在城墙的角落生下只鹑鸟,宋康王便让太史占卜,太史认为小鸟生出大鸟,宋国必能称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过望。于是出兵灭掉滕国,进攻薛国,夺取淮北的土地,宋康王由此更加自信。宋康王想尽快实现霸业,所以他用皮袋子装着血,把它挂起来用箭射击,称做“射天”,并且用鞭子鞭打土地,还砍掉土神、谷神的神位,把它们烧掉。说:“我用威力降服天下鬼神。”宋康王沉溺于酒色,大臣中如果有敢进谏,他就辱骂或射死大臣。宋康王以带遮不住额头的帽子来表示勇敢,剖开驼背人的背,砍断早晨过河人的腿,宋国的百姓非常恐慌。

许多人都听过“相思树”,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的来历,故事发生于宋康王时期,宋康王凭借权势夺了手下大臣韩凭的老婆,结果韩凭夫妻殉情而死,两冢相望,“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四十三年,齐闵王联合楚、魏两国攻打宋国,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宋康王逃到倪侯的住所,很快齐军将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宋国共立国761年,享三十二君。 在进入春秋阶段之时,天下任何诸侯国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曾经强大的齐国、晋国能称霸,曾经弱小的秦国、楚国能称霸,秦国还完成了天下一统,那为何宋国未能称霸诸侯。

1、地处膏腴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说的是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宋国的国土大致在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膏腴之地是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自然,国土也成了诸侯口中的肥肉。

2、血统不正。宋国并非周王朝亲族、公族的封地。周天子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以奉其宗祀。但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宗祀。此次叛乱一定引起周王朝的重视,不可放任殷商后裔大肆崛起,必然在各方面予以限制。

3、墨守成规。泓水之战后,宋国的众多大臣都埋怨宋襄公实在糊涂。可是宋襄公本人并不服气,在那里振振有词为自己的错误指挥进行辩解。“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可见宋襄公执迷不悟到了极点,因而遭到公子目夷等人的严厉批评。泓水之战的结果使得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彻底失去称霸诸侯的机会,楚国势力进一步向中原扩展。

(第一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