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布衣 不懂《红楼梦》的人,或者是只看了一眼电视剧,对《红楼梦》不了解的人,可能都会认为刘姥姥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尊严,厚颜无耻,皮糙肉厚的乡下老太婆。她不止一次进大观园,连吃带拿,当真是一个贪婪的老太婆,而且原著中形容她是母蝗虫。 不懂的人都会很看不起她或者是讨厌她,但是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人就知道刘姥姥其实是一个知足常乐,心地善良,知恩图报,性格开朗,可爱慈祥的老婆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刘姥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姥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太太,自己靠着几亩良田维持生计,膝下无子,后来被女儿女婿接去同住,女婿狗儿不是很争气,之前有赚到点钱的时候也不懂得节制,现在没有赚到钱用,穷到揭不开锅,甚至到年关的时候办年货的钱都没有。 文/ 布衣 女婿没赚到钱,性格变得不好,经常打骂孩子和老婆出气,刘姥姥实在看不过女儿被打教育女婿狗儿。刘姥姥虽然是没文化的村妇,但是说出的话却是很有道理的。他教训女婿要知足常乐,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少饭,做人要踏踏实实,有钱的时候要懂得存钱,没钱的时候也要多想办法赚钱。 住在城市脚下有的是赚钱的方法,可是女婿没出息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偷钱。当然,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刘姥姥机智的提醒他,他们以前和荣国府是亲戚,去攀亲戚应该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女婿人穷志短好面子,不好意思去荣国府。 刘姥姥曾经与王夫人有过一面之缘,知道王夫人是面慈心善的主,如今是荣国府的管事儿夫人,如果去找他们必定能得到很多好处。所以刘姥姥为了生计,也不顾自己的面子,打算去荣国府请安走亲戚。她很乐观的说,如果能帮家里好好过个年更好,如果不能,去见识一下富贵人家的排场也是很好的。 文/ 布衣 这里就体现了刘姥姥是一个有胆识,有智慧很乐观的老太太。后面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所作所为充分印证了姥姥是一个特别会用心理战术,又特别敢于打趣自己,也很懂得察言观色,很有喜剧精神的一个人。刘姥姥虽然是一介村妇,没有见过什么大场面,但一个人只身带着孙子板儿去荣国府请安的时候,面对如此大的场面和各个房姨太姐妹的风姿气质没有丝毫畏惧。 她出现给大观园带去了很多欢乐,她看起来与大观园格格不入,却懂得有梗就接,有台阶就下,刘姥姥年纪大阅历也是很丰富的。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编故事的本事也是一流,信手拈来的故事引人入胜。最后也得偿所愿,满载而归。 文/ 布衣 再看看刘姥姥讲的两个故事,就知道她是多么懂得察言观色,运用心理战术,懂得投其所好。贾宝玉是一个从小喜欢在女人堆里的富家子弟,对读书入仕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对府里的女孩子态度都很好。所以刘姥姥针对宝玉这样的性格,就讲了一个特别能引起宝玉兴趣的故事。 大概内容讲的是美女成仙。某天下大雪的清晨,积雪很深,刘姥姥隐约听见了有人摆弄柴火的声音,一看,居然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还没讲完贾府就发生了火灾中断了故事。酒席散后,宝玉还纠缠着刘老让她继续讲完这个故事。所以刘姥姥继续胡说,说这个妙龄女子是他们村庄上一个祠堂里的女子化身的。 此女子原来是一个老爷的独生女,可惜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得病死了。富家老爷为了怀念女儿就打造了一个祠堂,还立了一个雕像,原来是这个小姐成精了。但是这种事情可能会影响到村庄人的安全,所以大家商议要把这个祠堂打掉,把雕塑毁掉。 文/ 布衣 所以宝玉急忙劝阻不要毁灭祠堂和雕塑,而且宝玉还承诺愿意给些布施,让刘姥姥带去帮这个小姐整修一下祠堂,刘姥姥也附和着宝玉的话。这里明显是胡编乱造的一个故事,却让宝玉相信了,而且刘姥姥讲这个故事,得到宝玉的好感,到后来,刘姥姥弄脏了妙玉的杯子,宝玉还会替刘姥姥说好话,还把妙玉嫌弃的古董杯子送给了刘姥姥。这里从宝玉身上得到的好处就有很多了。 刘姥姥胡说八道的第二个故事又获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好感,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他村庄东边一个整日吃斋念佛的老奶奶虔诚的心感动了观音,并赐给他一个可爱的孙子。这个简短的故事就是照着贾母和王夫人的事情来说的,所以贾母和王夫人也很开心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吃斋念佛的老奶奶就是影射贾母,说他们好人有好报,说他们心地善良,不得不说,刘姥姥很会拍马屁,贾母等人很受用。 文/ 布衣 所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更是得到了大家的热情款待,大家都喜欢这个乐观豁达的老太太。鸳鸯王熙凤等人都很主动的赠送刘姥姥很多财和物王夫人更是大方慷慨的送给了100两银子,对刘姥姥来说这么多银子够他们吃好几年。按照我们现在的消费水平换算大概是10万元。 对一个穷苦人家来说真是要谢天谢地的。而且姥姥家也确实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贾府衰败之后刘姥姥砸锅卖铁也完成了王熙凤的嘱托把巧姐救回来了. 所以说刘姥姥是一个豁达,懂得感恩,很有智慧的一个人,所以王夫人才甘愿送她那么多钱财。 |
|
来自: kanglanlan > 《红楼梦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