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海鹰21iy19j5rw 2019-02-17

这句话,正是心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心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最后一座高峰,其内涵及意义犹如浩瀚大海,非三年五载可以领会,也绝非只言片语可以讲解,因此小编仅能勉力而言之,各位也请批判而读之。

此句字面意思是说: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平寂得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引申意义便是“心外无物”,这正是心学认识论的核心部分,不同于朱程理学的“万物皆有理”,心学主张一切“理”由“心”出,你认识到的才是存在的,没有认识到的就不存在,或是说对你并没有意义。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也就是说,要通过自己的认知获得真正的道理,而不是随便拿出来一种道理左右自己。想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听听小编的理解:

唯心主义?

一般在评价心学的时候,往往喜欢贴上“唯心”的标签。然而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科学术语,是对哲学体系的一种量化。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西方哲学的归类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哲学。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西方哲学发酵的土壤不同

西方哲学的诞生伴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起源于海洋和机械,中国古代哲学发源于农业,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孕育出的认知观念自然不同。

其次中西方哲学的阐述方式不同

西方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着详尽的解释和记录,力求将每一个观点都展现在人们眼前,因此西方哲学往往都是长篇大论,而中国古代哲学在阐述上不仅言简意赅,并且在很多人看来缺乏连续性,道家至理《道德经》不过千余字,心学根基《大学》也不过两千余字,这些经集都是言简意赅,富于暗示,很难被量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中国哲学史》

最后中西方对哲学的认知不同

西方哲学更偏向于实用科学,有成熟的哲学巨作,不同哲学理论之间泾渭分明,而中国自古便没有正式的哲学巨作,在中国人看来,研究哲学并不是一个职业,而是“反思的思想”的附属品。

因此,在西方马子看来,世界上的哲学都应被划分为唯物和唯心两类,其实对中国古代哲学并不完全适用。这里我们需要纠正的是,现代中国尊崇唯物主义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唯心主义就没有可取之处,即使是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两种学说也并未分出孰对孰错。

我们想要正确认识心学,首先要排除这项干扰,其次也要明白,不能笼统的将心学划归唯心主义范畴。心学中“知行合一”与我朝太祖倡导的“实践”一词更有交相呼应之势,也是唯物主义思想中强调的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形而上,心外无物

哲学是什么?是要使人养成一种人格。一种什么样的人格?一种符合本体认识的思想和行为的有机统一。翻译过来就是引导人们做对的事,有用的事。

对于王门心学的产生,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是建立在对朱程理学的质疑之上的。朱子认为“万物皆有理”,而万物之理都对人有帮助,你没有发现“理”或无法运用“理”,是因为你理解的还不够深刻。一般人接触到这一理念,可能都会想“说得好有道理”,然而并不会深究如何“格物致理”,只要大力吹捧朱子之言即可。

然而当“格物致理”遇见了阳明公,便无法再蒙混过关了,万物确实都有他的道理,但是万物的道理只适用于万物自己。换一种说法,鸟儿可以飞,飞翔的道理却无法运用在鱼儿的身上,阳明公“格竹”七日七夜,就是为我们到破这个谁都知道,但是却谁都不愿意承认的道理,鱼儿只应该探究水中的道理,天空对于它来说便是“无物”。同样,人应该探究自己本心之内的道理,本心之外的事物即是“无物”。

良知

本心又是什么呢?便是“良知”

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

关于“良知”有这样两则故事:

杨简初见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问:'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引《孟子》的'四端'为答。杨简说他儿时己读此段,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是本心。杨此时任富阳主簿,谈话中间还要办公, 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 事办完了, 又面向陆九渊, 再问这个问题。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乃拜陆为师(见《慈湖遗书》卷十八)。

另有一个故事说, 有个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 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有作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阳明公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阳明公为什么可以称圣?我们都知道他自“龙场悟道”之后,便已窥破世间真理,以心为源,掌握道理,运用手段。世间万物错综复杂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怎么分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如进入21实际以来,很多地市县城开始取缔“三蹦子”、“倒骑驴”等落后的的交通工具,与市容市貌和广大群众安全考虑,确实是正确的事情,然而当时推行政策的时候却遇到了多方阻力,很多人因此丢了饭碗。那么站在谁的角度去衡量对错呢?这就是“良知”判断的过程,而如何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便是上位者“致良知”的过程。具体该怎么做,阳明公不会复活过来教导你,而是需要我们“听其言 观其行”,自己理解。

这便是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独到之处,你心中已经有此花,便于我心中之花不同,因此我所讲的便也和你所想的不同。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去寻找解决办法,这才是“心外无物”的真正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