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金瓶梅》里西门庆续娶孟玉楼背后那些明争暗斗的事儿

 寻梦向天歌 2019-02-18


       寻梦向天歌/文

 
 

 《金瓶梅》这部天下奇书,奇就奇在作家用生花妙笔把一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故事写得迂回曲折、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不仅使故事引人入胜、好看耐读,而且通过推演故事较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人物性格,使那些底层贫民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读者面前。

  第七回《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就是把简单平常故事写得突兀奇绝的典型篇章。西门庆续娶孟玉楼这原本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作家笔下却写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刻画得精彩生动,张弛有度,为我们留下了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

  西门庆续娶孟玉楼的起因虽然第七回未作交待,但是结合对前面几回的阅读可以看到,西门庆先前老婆陈氏早逝,由于死了老婆,故而无人管理家务,又娶来了本县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填房为继室,这便是大老婆吴月娘。随后,情场高手西门庆又与李娇儿打得火热,也娶在家里做了第二房娘子,还把在南街霸占着的卓丢儿娶来做了第三房。只可惜这卓丢儿身子瘦怯,时常三病四痛,后来得了个怪病,不幸竟然死去了。第三房娘子卓丢儿的死,不仅使西门庆在思想情绪上受到影响,而且在肉体上也缺少了一种安慰,只得借机四处寻花问柳、勾引别家妇女。媒婆薛嫂儿此时主动向西门庆提说孟玉楼,可以说她把时机把握得非常恰当,西门庆第三房娘子死了,正好为其再介绍一个补上空缺,加上薛嫂儿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在西门庆面前把孟玉楼夸赞成一朵人见人爱、车见爆胎的艳丽之花,特别是孟玉楼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样样精通,更兼会弹一手好月琴,尽管还未见面,就让薛嫂儿给西门庆说得欢从额角眉尖出,喜向腮边笑脸生。

 
 

  作为《金瓶梅》里第二个登场亮相的媒婆薛嫂儿,她的心计与说技更不比卖茶王婆逊色,她又是运用什么绝招为西门庆成全这桩好事的呢?薛嫂儿为西门庆说媒的对象孟玉楼,是南门外贩布杨家老大的正头娘子,她男人出门去贩布,死在了外边,孟玉楼已经守寡一年多了,身边又没子女,青春年少,细皮嫩肉,守活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媒婆薛嫂儿的高超之处正在于她深知,西门庆要娶孟玉楼,摆在面前的难题是孟玉楼改嫁,而孟玉楼能否改嫁又牵扯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孟玉楼原来丈夫的姑母,小说里按当地人习俗称为“杨姑娘”;另一位是孟玉楼原来丈夫的舅舅,人称“张四舅”,这张四舅身边还抚养着孟玉楼原来丈夫的弟弟,也就是孟玉楼年仅十岁的小叔子。

 
 

  这两位关键人物会不会出来阻挡孟玉楼改嫁呢?看来媒婆薛嫂儿事先早就悉心做过一番了解,当她得知同样是死了丈夫、守寡三四十年、平日只靠侄儿侄女养活的杨姑娘曾经有过让孟玉楼改嫁的念头这一重要情况之后,于是管他张四舅会不会出面干预与阻拦,她就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为西门庆说娶孟玉楼的计谋,这就是紧紧抓住无依无靠的杨姑娘平日里总喜欢别人施舍点钱财、还希望将来有人为她管了送终的棺材这种小农意识心理,让西门庆拿出一些银两、贵重礼物先将杨姑娘笼络过来,到那时如果张四舅执意阻拦,再不用媒婆薛嫂儿出面调停,浪费口舌,而自有杨姑娘站出来与张四舅一较高低,义无反顾地支持侄媳孟玉楼改嫁,纵使张四舅百般刁难,也是白费心机,于事无补。

 
 


     整个事态按照媒婆薛嫂儿的设计向前发展,杨姑娘在侄媳孟玉楼改嫁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与媒婆薛嫂儿的想法不谋而合,媒婆薛嫂儿陪着西门庆来到杨姑娘家,见到贵重礼品的杨姑娘先是客套一番,接着就表达了坚决支持西门庆与孟玉楼婚事的强硬态度。随后杨姑娘听到了西门庆感恩戴德、情深义重的郑重表态与承诺,也让媒婆薛嫂儿向侄媳孟玉楼传话,“…保山(媒人),你就说我说来,不嫁这样人家,再嫁甚样人家!”

 西门庆见到孟玉楼之后,当下被她的美貌气质所吸引,满心欢喜,当即与媒婆薛嫂儿同孟玉楼面对面敲定了迎娶过门的大喜日子。好事多磨,张四舅听说外甥媳妇要改嫁给西门庆,依仗他自己收养着小外甥杨宗宝,就打起图留孟玉楼家产的如意算盘,一心想让大街坊尚推官儿子尚举人来当外甥媳妇的继室。于是来到孟玉楼身边苦口婆心地劝说她,说出了让尚举人为她当继室的种种好处,列举了许多改嫁西门庆的坏处,好话说了一箩筐,可就是无法动摇孟玉楼执意嫁给西门庆的决心和意志,正如小说里这首七言绝句所言:“张四无端散楚言,姻缘谁想是前缘。佳人心爱西门庆,说破咽喉总是闲。”

 

  张四劝说外甥媳妇不成,羞惭归家,与老婆商议,单等孟玉楼出嫁那天起身,便指着小外甥杨宗宝,要拦夺孟玉楼嫁妆箱笼。西门庆正式迎娶孟玉楼过门的前一天,张四请了几位街坊邻居,薛嫂儿引着西门庆家小厮伴当,还有守备府里讨的一二十名军牢,一方执意要拦夺孟玉楼嫁妆箱笼,另一方决意要抬走孟玉楼嫁妆箱笼,双方摆开阵势。张四提出要面对众人打开孟玉楼箱笼看个究竟,而孟玉楼又坚决不让张四无理打开,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杨姑娘拄着拐杖挺身而出,于是杨姑娘与张四舅之间一场唇枪舌剑的嘴仗拉开大幕,从而把小说第七回故事推向了高潮。

  杨姑娘与张四舅这场精彩的怒骂,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一男一女使出了看家本领,把最恶毒的语言都用上了,正是这你来我往、言来语去的对骂,真实地暴露了孟玉楼的两位亲属杨姑娘和张四舅对孟玉楼改嫁的不同心态,使不同人物形象与性格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力透纸背,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作家深厚的生活底蕴和语言艺术功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