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影像园 【病史临床】男,32岁,右耳间断流脓20年。
【诊断】右侧中耳乳突胆脂瘤(病理确诊)送检组织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可见表面角化,间质疏松水肿,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1.中耳癌 2.肉芽肿型中耳乳突炎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chronic otitis and mastoiditis)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演变而成。幼年发病多见。病理分为单纯型、肉芽型、胆脂瘤型。本例为胆脂瘤型,又称中耳乳突胆脂瘤,是由于在长期慢性炎症基础上,由脱落的角化上皮、胆固醇结晶组成的瘤样体,其外面有复层鳞状上皮包裹。临床表现外耳道分泌物较少,有恶臭的白色或豆腐渣分泌物是该型的特征。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乳突气化不良,密度增高,气房粘膜增厚;②软组织密度影:可广泛累及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表现为上述腔及鼓窦入口的扩大;软组织肿块的边界常较清楚。③鼓室及乳突气房骨质结构破坏,胆脂瘤腔边缘有明显的硬化线。④听小骨不同程度的破坏,显示不清。 鉴别诊断:①中耳癌:中耳癌临床表现易出血。影像上中耳癌的骨质破坏以中耳腔为中心呈虫蚀样向四周扩展,无破坏边缘的硬化边,且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有强化。②肉芽型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程度较中耳乳突胆脂瘤轻,听小骨可见,肉芽可强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