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推介】景滑村有个博物馆

 巴山夜雨时00 2019-02-19


景滑村很近,景滑村又很远。

景滑村离我们很近,是临猗县牛杜镇治下一个村庄,坐落在涑水河畔,运临路旁。距县城南5公里,离运城也就20公里的样子,交通非常便利,103、104城际公交就从它身旁经过,当然设有停车点了,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不过景滑村又离我们非常遥远。说它遥远,是说他们村有个民俗馆,展览的物品距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着很长的时间与距离,有的甚至达到了千年以上,大家是不是觉得很遥远了呢?

没关系的,岁月八百年,弹指一挥间。近几年来,在村民荆芒芒、荆韩韩两兄弟的努力下,他们所创建的民俗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景滑村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运城各县市区文物爱好者、民俗专家、户外旅游者,以及全国各地文物爱好收藏者,不断涌来博物馆参观,引发了新一轮乡村民俗热。

我们还是走进景滑民俗博物馆吧,它是两兄弟穷其早年间生意积蓄,走村串巷征集和收购民间中的民俗实物。年代分布于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多个朝代;展品包括农耕工具、居家器皿、房屋建材、婚嫁用品、文字牌匾、佛教道教、祭祀礼具等等,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具体到每个物件,大到古代轿车、床柜桌椅,小到针头线脑、织布梭子;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多达20000余件,堆满了五个院落,还有两个临时的硕大展厅。

没想到吧,高手在民间,宝物在乡村。在珍藏的各种实物中,100多块牌匾尤具文物价值,也最惹人注目。材质有松、柏、桐、杨;字体有真、草、隶、篆;刻法有阴刻、阳刻、阴抱阳刻;朝代有明、清、民国。仔细再看,有民间庆贺送匾,亦有官方褒奖赠送;书写者有显贵、名流,也有书法名家,引人思接千载。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牌匾漆底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红、蓝、绿、棕等颜色。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即在字上敷贴金箔。而在这100多块牌匾中,大致可分为三类:祝寿类牌匾、挽匾、门楣牌匾。另外还有升职晋官的荣升匾,有做了好事的义举匾,有劝善敬老的德孝匾,有重教育人孩子考上学的升学匾,还有古代女子的贞节牌匾等等。

牌匾是一种文化的发展载体,它浸染了许多历史印迹,浓缩了河东地区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符号。对于研究朝代更迭、探索政权变迁,透过这些民间百姓生息繁衍的点滴信息,会得到一种另类的答案。

朋友们,为探讨中华民族发展史,查找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文明,追寻古老的运城悠久历史,在这里都可能得到帮助。让我们顺着千丝万缕的影子,去寻踪觅迹,也许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此看来,这个民俗博物馆,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