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法利夫人》竹篮里的水不是你的

 老骆驼4753 2019-02-19

爱玛的白日梦

包法利夫人还只是“爱玛”时,她是富裕农民卢欧老爹的独生女儿。父母把她送到修道院的寄宿学校学习,知识学到多少不得而知,但却种下了“成为贵族”的念头。母亲死后,爱玛回家帮父亲料理家务,忙于农舍、田野、厨房。替卢欧老爹治好断腿的乡镇医生包法利刚刚死了老婆,医生在当时是个受尊敬的职业,就因为这个,卢欧老爹决定把爱玛嫁给包法利医生。

成为包法利夫人的爱玛很快厌倦了平庸的生活,她看不见丈夫实在的爱,只觉得他“谈吐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庸俗,如同来往行人一般,衣著寻常,激不起情绪,也激不起笑或梦想……”在这百无聊赖的时刻,乡村地主罗道耳弗恰巧出现。在他的勾引下,包法利夫人做了他的情妇。激情总会褪去,被罗道耳弗抛弃后,做情妇时体味到浪漫爱情的狂热刺激,驱动着她继续去摘取那水中月,镜中花。最后就连无钱无地位,没有子爵胡须上的那股香水味和贵族气派的律师见习生,都可以。

包法利夫人准备做一辈子白日梦。睁眼时,大祸已临头。债务缠身时,她到处借钱无果,身败名裂已成定局。这时,一辆马车从身边驰过,她似乎见过那个赶车人,这人就是她曾经朝思暮想的子爵。从还是爱玛就开始做梦的姑娘,终于明白她永远和贵族及浪漫爱情无缘。临死时她说:“什么人也不要怪罪……”

古今中外,如包法利夫人这般犯过错误、受人谴责又让人同情的悲剧人物并不少见。福楼拜毫不扭捏,写出了时代环境对这种人的影响,道出了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所受到的愚弄、欺骗和背叛,以及痛苦、追求和毁灭。福楼拜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分析和理解揉捏成文,让包法利夫人具有超越时代的原型意义,成为法国从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特定时期追求浪漫幻想而陨落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

像堂吉诃德一样

人们常把这部小说和两个半世纪以前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虚构创造的讽刺性巨著《堂吉诃德》联想到一起。初看,这活生生的包法利夫人和以虚构夸张方式塑造的象征性人物堂吉诃德,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但对比来看,包法利夫人为寻求理想的爱情最终陷入悲剧的根源,和堂吉诃德很像,他们都是误把书本上的浪漫当成现实。包法利夫人在校内就无法自拔地沉浸在书中,“……恋爱、情男情女、在冷清的亭子里晕倒的落难命妇、站站遇害的驿夫、页页倒毙的马匹、阴暗的森林、心乱、立誓、呜咽、眼泪与吻、月下小艇、林中夜莺、公子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永远衣冠修整、哭起来泪如泉涌”,这些字眼让她对贵族爱情生活无限向往,“恨不得自己也住在一所古老的庄园,如同那些腰身细长的女庄主一样,整天在三叶形窟窿底下,胳膊肘支着石头,手托住下巴,遥望一位白羽骑士,胯下一匹黑马,从田野远处疾驰而来”,却忘记了自己的实际处境。福楼拜借写包法利夫人所犯的堂吉诃德式错误,批判了一度盛行的爱情传奇小说,批判她那些不切实际、想入非非。

包法利夫人所中之毒更来自于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的浸染。她生活在复辟王朝后期与七月王朝统治时期,这是法国历史上社会大转变的时期。经过大革命打击的封建贵族们在拿破仑失败后企图恢复往日的生活方式。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法国建立了起来,但王冠仍然戴在波旁王朝的旁系头上。日趋没落即将退出政治舞台的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大势已去,可他们在精神上的影响依然存在,整个社会对贵族的仰慕仍然不止,奢糜、腐败、虚伪、矫饰的贵族之风四处乱飞。包法利夫人所中的毒就来自从小所受到的贵族式教育。福楼拜对整个社会庸俗腐败的风气进行了批判。也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和巴尔扎克的《幻灭》一同,被视为法国的三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作。

这样,爱玛的整个行为方式—读小说—幻想—追求幻想—失败导致毁灭—就和堂吉诃德一样,而且悲剧结局所造成的批判效果也和堂吉诃德一样。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福楼拜出生在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受过良好的教育,父亲是外科医生,并为家里积累了很丰厚的财富。父亲死后,他和母亲在郊区过着安逸的生活。他虽然一生没有婚娶,过着独居生活,但他的感情生活仍然丰富多彩。用一句话形容福楼拜的话,他是一个充满幻想和行为孤僻的人。

好莱坞电影《包法利夫人》(1949年)海报

读者惯常喜欢从作品中寻找作家的影子。福楼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根据我来的。”这位女主人公身上确实可以轻而易举找到和福楼拜相似的地方。

福楼拜是个幻想家,“我一直走进我的思想,我把它面面翻转到,我走向它的内部,我回来,我又开始;渐渐这成为想象的跑道:一种超乎现实的神异的奋越,我给自己编出种种的奇遇,我给自己排除种种的故事,我给自己盖起种种的宫廷,我住在里面也就和一位皇帝一样,我挖掘所有的金刚石矿,于是一桶一桶,我把它们抛散在我要走过的路上。”他用疯狂的想象塑造爱玛,用爱玛的悲剧来说明这种幻想的弊端。小说中,爱玛被父亲送到修道院,但她始终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她在那些不切实际的文字里,发酵着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直至被幻想带来的泡影淹没。

在更深的层次,作者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也有着无法隔断的联系。

福楼拜曾经这样描写过自己的性情:“顶小的声响,重复于我的心境,变成持久的回声,好半天才死去。”可见他是个极为敏感的人,甚至有些神经质倾向。包法利夫人也有几分无理取闹和任性。

法国电影《包法利夫人》(1991年)剧照,由享誉世界的法国女星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

包法利夫人甚至继承了福楼拜的思想和情感。从包法利夫人身上,人们可以找到福楼拜的浪漫主义思想和精神需求。即使福楼拜也曾坚持说:“《包法利夫人》没有一点是真实的,是一个全然虚构的故事,我没有放入一点我的感情。”“相信吧,所有我们虚构的都是真实的……此时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同时在法国二十个村落里痛苦、哭泣。”但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包法利夫人有享受浪漫时的福楼拜的影子。

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画像

诸多学者和读者认为,福楼拜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参考了他父亲的学生德拉玛尔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德尔菲娜的故事。然而,福楼拜从德拉玛尔的故事中提取出来的可能只是男女主人公的出身和社会身份—丈夫是一名乡村医生,妻子出身农家。福楼拜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方面可谓高手。一本名叫《罗多维卡回忆录》的书就曾帮了他一些忙。这本书用第三人称讲述了一位雕塑家的风流韵事及其最后债务累累破产的细节。《包法利夫人》中有关爱玛受金钱困扰的段落就受其影响。毫无疑问,身边的故事自然是所有作者吸取创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福楼拜记录着,也创造着。

以你的名字呼唤

“我们正在上自习,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制服的新生和一个端着一张大书桌的校工。正在睡觉的学生惊醒,个个起立,像是用功被打断了的样子。”这是小说《包法利夫人》篇首的段落。整部小说用起首两个字,轻松设置了阅读时的兴趣焦点—“我们”是指谁?

《包法利夫人》的叙事奥秘就隐藏在这个“我们”之中。这个代词至少具有双重身份:坐在教室里看着查理·包法利这个新生的学生们。一般作为叙述人的只能是“我们”中间的一个匿名的、特殊的个体,而不可能是一个群体。小说中的“我们”大概只是叙述主体的一个“替身”,这是福楼拜赋予叙述主体的一种“障眼法”。“我们”提示着谁在“说”,还暗示着谁在“看”。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福楼拜想达到的一种写作效果。

当人们怀疑着“我们”这个以复数形式存在的叙述主体的可信度时,福楼拜又在随后的行文中,交替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与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甚至在很多时候,人们难以辨别究竟是谁在叙述,直到包法利夫人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而回头再找“我们”,已经销声匿迹了,这才明了,“我们”仿佛是福楼拜设置的一扇小窗,找到这扇小窗就找到了这本小说的妙处。这妙处从小说起始便存在了。“我们”究竟是谁?是文本中的人物,是叙事主体的“替身”,还是小说的读者?“我们”是福楼拜留给读者的谜团。

在爱玛结婚之前,福楼拜主要是以第三人称叙述人的眼光对查理·包法利和爱玛的成长、教育、家庭、职业和婚姻等情况做概述,除了讲述这些事实,还做人物评论,提出观点,规范作品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叙事主体的全知视野。于是,读者先于爱玛掌握了查理·包法利的过去和现在、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同样,在爱玛出场后的叙述中,读者也在查理·包法利之前,知晓了爱玛的理想和渴望。读者对二人的了解,远远比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多,他们之间存在的鸿沟自然也在读者眼里变得显而易见。这种写法,让《包法利夫人》的读者不再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被动接受者。

福楼拜擅长在叙事手法上做文章。为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悲剧,反映腐朽社会风气在她身上的影响,作者也会使用两个称谓进行叙述。小说的标题虽为《包法利夫人》,但福楼拜并没有在小说中用“包法利夫人”这一称谓进行叙述。这样的安排像是在提示读者,“爱玛”和“包法利夫人”可不能简单地看成同一个人,两个称谓已经代表两个人,至少是两种身份,更确切地说是两种状态。“爱玛”主导着灵魂和思想,“包法利夫人”驱动着身体。两者之间相互矛盾,难以合二为一。

“思想和语句像身体和灵魂,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我不知道没有这一个,另外一个将会怎样。”用两个称谓交替叙述,正是福楼拜独特的写作观念的体现。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是基于福楼拜做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艺术观点上创作的。这些突破,赋予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包法利夫人》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并被各个国家的读者所接受。很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不断地研究、评论此书,使其成为现代小说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在中国,不少著名翻译家为塑造包法利夫人的中文形象而废寝忘食。这些不同的译本,让陷入浪漫空想的爱玛收获了更多的爱与恨,悲与怜。

标题书法 / 夏薇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闻的立场挖掘和诠释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视角聚焦和解读北京新闻”的理念,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

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国表述,

传递北京声音,讲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