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顶财说| 黄世忠、黄晓韡: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分析

 gzcpalgvwf5dya 2019-02-19

编者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日趋兴盛,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甚至成为唯一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运用,对历史成本计量时代形成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产生巨大冲击,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变得支离破碎,难以解释和指导现行会计实务。针对这些现象,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教授与其指导的黄晓韡博士,撰写了六篇系列论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假设、财务报告目标、会计观念、会计原则、业绩报告和业绩评价的深远影响,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系列论文得到财政部“会计名家工程”的资助,作者对此表示感谢。欢迎对本系列话题感兴趣的会计同行通过邮箱或留言的方式与我们进行探讨。

《云顶财说》将于每周五连载本系列文章。本期是最后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分析”。欢迎对本系列有兴趣的同仁参与讨论。


公允价值计量

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分析

文/黄世忠  黄晓韡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


公允价值的引入一方面对会计计量模式造成冲击,形成了现有的混合计量模式,另一方面促进了收益观的变革,催生了综合收益(CI)这一新的业绩指标,加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依然在现有会计实务中并存和混用,其他综合收益(OCI)应运而生。OCI既是混合计量模式的必然产物,也是对业绩报告(Performance Reporting)和业绩评价进行渐进式改革的衍生产品,但更多的是准则制定机构为争取各方支持不断妥协折衷的权宜之计。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和造成的困惑,建议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启动业绩报告项目,明确CI和OCI在业绩报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免非公认会计原则业绩指标大行其道而削弱会计准则的相关性和权威性。

- 一 -

其他综合收益带来的困惑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运用,对外部市场因素的考虑和反映越来越多,OCI的项目呈现日益膨胀的态势。目前,IASB和FASB均未对OCI进行定义,只是在具体准则的层面规定哪些项目可以进入OCI,这将导致一个问题,OCI可能成为那些虽符合CI概念但又难以满足损益定义的项目的“垃圾桶”。从理论层面上看,如果基于资产负债观的CI是对真实经济利益的反映,则OCI就是真实经济利益与传统会计收益的差额,即未实现损益部分。但是在混合计量模式下,CI所反映的内容虽然相对于损益更接近于真实经济收益,但同时也承接了不同计量属性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在力求提高损益预测价值的初衷下,这些差异所产生的噪音只能落在OCI上,因此OCI的内涵混杂不清,很难界定随着OCI项目的不断增加,其价值相关性将经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OCI项目与损益表中其他小计及合计数列报方式,以及OCI在某些情况下一旦循环进入损益等问题,都会进一步影响到对企业业绩的评价,甚至造成使用者的困惑。

业绩报告和业绩评价历来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命题,关乎受托责任这一财务报告目标。企业向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理解企业过去的业绩以便更好地评估未来的业绩,进而及时作出投资决策和受托责任评价决策。但是使用者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又决定了他们看待业绩的视角不同,导致对业绩的理解存在重大差异,对业绩报告存在不同偏好。传统损益表最后一行的“净利润”一直被视为是关键的业绩指标(KPI),但随着综合收益表的出现,“净利润”进一步延伸为“综合收益”,两者都是业绩报告中的关键数字。但是不同的使用需求对“业绩”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分类和解释,比如经济业绩、营业业绩、管理业绩,抑或可持续业绩、核心业务业绩、扣除折旧摊销前业绩、扣除息税前业绩,甚至是跳出财务的范畴加入非财务因素的考量等,因此要得到这些不同的“业绩”,业绩报告本身应当对收入和费用类项目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和划分,让使用者不仅能理解单类分项的内涵,还能在此基础上各取所需形成业绩评价指标,以更好地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

- 二 -

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挑战

公允价值计量对传统业绩报告和业绩评价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传统业绩指标的冲击

业绩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准则制定机构并没有在概念框架层面上对财务业绩进行界定,理论上也确实难以用单一指标评价。在会计学领域中,最直观、最根深蒂固的财务业绩计量指标无疑是净收益。FASB曾经提醒过,虽然财务报表列报的简化、浓缩、汇总是有用的,但绝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最后一行”上,诸如损益、每股收益或其他高度简略的数据。而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者在使用业绩报告的过程中最关注的绩效恰恰就是最后一行数字。IASB之前也承认,许多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将损益视为一个有用的业绩衡量指标,作为分类汇总额或者一个惯用语,损益在经济和商业环境、投资者认知中根深蒂固。不同使用者在他们的分析中结合损益项目,或者作为分析未来的起点,或者作为现实报告主体业绩的主要指标。CI和OCI的不同列示法无疑将影响到“最后一行”数字,从而对使用者使用关键财务指标造成困扰甚至干扰。

引入CI后,对于是否继续保持损益作为业绩报告的合计数存在较大争议。支持者认为:(1)相对于CI,损益排除了诸如重新计量或受制于外部市场价格波动的那部分利得和损失,而这部分利得和损失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波动性强,对未来净现金流的预测性较低,因此损益比CI对未来收益前景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2)所有已确认已实现的收入都包含在损益中,这是作为股利分配或发放绩效奖金的一个稳健的财务指标,相反地,对未实现收益的分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过度流出,危及资本保全,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3)损益是企业运用商业模式的经济后果,而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且具有可预期性,因此损益比CI更具有预测性;(4)OCI项目分离了混合计量模式下产生的不匹配项目(Accounting Mismatch),这部分损益容易对使用者判断未来收益前景造成干扰,因此损益比CI更“干净”;(5)损益指标是传统权益估值模型的关键变量,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反而会对损益指标造成干扰从而失去逻辑一致性,因此保留损益合计数是确保传统金融模型得以继续运行的要求。另一方面,反对继续保留损益作为合计数的观点认为:(1)CI更具有理论优势,它所反映的业绩更接近于真实经济收益,这恰恰是实现决策有用和评价受托责任所需要的信息;(2)对损益的过度关注会导致使用者忽视本应关注的OCI中所包含的重要增量信息;(3)为盈余管理提供机会,管理层可能借机从损益中排除一些不稳定的项目或对企业财务业绩有负面影响的项目,从而隐藏风险,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虽然IASB在概念框架(2018)中肯定了损益的存在价值,视其为财务业绩的高度浓缩及主要来源,并首次对何时将收入和费用归属于OCI提供指引,即只有在例外条件下并给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才允许从正常损益中进行分离。但是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进一步推广,OCI的项目必然会迅速增加,损益的预测价值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二)对业绩报告格式的冲击

首先,CI引入之后会改变传统损益表的格式。目前,对CI和OCI的列示存在三种可能的形式:单表式、两表式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式。实证研究表明,在业绩报告中列示CI和OCI,既可以减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有助于投资者及时关注到该信息以作出必要的判断,换言之,实证研究间接支持了FASB和IASB目前要求CI和OCI在业绩报告列示的做法。

其次,引发对业绩报告的分类和汇总的思考。基于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对收入和费用项目的分类和汇总,理应有助于使用者理解报告主体经济资源的回报以及管理层使用主体资源的效率和效果,以评估未来收益的前景,具有相似预测价值的项目的组合才能使信息具有可理解性和有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下,CI看似从各种来源得到的现金流量是同质的,却可能在稳定性、风险性和可测性层面存在重大差异,就是说,CI各种来源的特征可能彼此悬殊,这说明业绩报告更需要列示关于CI各种相似组成内容的信息。

(三) 对会计准则权威性的挑战

业绩报告和业绩评价离不开会计准则权威性的支撑。但也有例外,业绩报告和业绩评价背离会计准则的做法时有发生。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损益表和综合收益表出现大量与经营活动不相关且没有现金流量的损益项目,不仅导致业绩报告复杂化,而且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业绩表现。为了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越来越多的企业诉诸于双重披露,在按照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基础上,剔除与经营业务无关且没有现金流量的因素,调整为偏离会计准则的业绩指标。研究表明,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在其决策分析中越来越经常使用模拟计量指标(pro-forma measures)或者称为非公认会计原则业绩指标(Non-GAAP measures,以下简称Non-GAAP业绩指标)。纽约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结果表明,过去20年,使用Non-GAAP业绩指标公司比例从59%增加到96%(陈燚,2018)。金融时报100指数公司中,81家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Non-GAAP业绩指标,标普500公司中,88%的公司披露了Non-GAAP业绩指标,道琼斯指数公司中,GAAP和Non-GAAP业绩指标之间的差异从2014年的12%上升到了2015年的30%。Non-GAAP业绩指标大行其道,表明资本市场对此有强烈的信息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IFRS和GAAP正在丧失权威性和相关性(黄世忠,2018)。实证研究发现,在美国资本市场上,Non-GAAP业绩指标与股价存在递增的正相关,而准则所要求的业绩指标如盈利等指标的价值相关性却呈现下降趋势。这引发一个思考,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业绩报告中应如何分类、汇总和列报,才能赋予使用者获取决策有用信息所需要的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事实上,作者过去几年担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时就发现,业绩报告和Non-GAAP业绩指标一直是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咨询委员会曾多次就此话题与机构投资者代表展开热烈讨论。我们认为,Non-GAAP业绩指标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备受财务分析师等专业人士的青睐,应当引起准则制定机构的高度重视。在公允价值计量造成OCI日益泛滥且业绩概念日益含糊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准则制定机构及时启动业绩报告的制定和完善项目,特别应当明确CI和OCI在业绩报告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相关性将会进一步被削弱,业绩报告的提供和评价有可能陷入一种各取所需的无序状态。(完)

主要参考资料:

1. 陈燚. 折旧?升值?---从GAAP/Non GAAP联想会计教育.国会大学堂. 2018.10

2. 黄世忠.优先股性质认定、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基于小米财务报告的案例研究. 财务与会计.2018.5

3. IASB. Discussion Paper. A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2013

4. IASB. Exposure Draft.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2015

5. IASB.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2018 


编辑 / 郑慧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