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李希贵那样做教师、做校长

 江山携手 2019-02-19

象李希贵那样做教师、做校长

 

 

象李希贵那样做教师、做校长

 

    区教育局为了让各位校长多读书给每个校长卖了一套(10本)《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并要求写读书心得,重点篇目是《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用了三天的时间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并深深的被李希贵所吸引——他就像是一位远道而来的挚友,与我倾心而谈,亲切自然,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对我循循善诱,晓之以理,让我豁然开朗。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它通过一段段案例和小故事,向我们展现了李希贵这位教育家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语言朴实清新,映射出他对教育的独特领悟和反思,字里行间充满智慧、感悟和思考。

    做教师,他是善于思考的优秀教师。李希贵在开篇曾说“我的长辈亲友、没人懂教育,但正是不懂教育的他们,却以勤劳,善良,宽厚的品格无声的熏陶了我,为我奠定了做人的基础,让我能够自由自在的生长。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现在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练习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非常认真的在告诉学生真理,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也许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价值取向,而很可能是一些常常被老师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课程热爱学习的开始。

    做教师,在教学中,他从一个语文教师干起,开始了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奠定了他的教育理想的“底色”,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为依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动人的语文教学图景,但最可贵的则是其中闪耀的人文思想的火花。他敢于实践——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能提高。他决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于是从“地下图书馆”到“每天10分钟”,从“让学生当一当老师”到“没有教师的语文课”到“ACT语文教改实验”……就这样实践着,思考着,改革着,李老师最终还是敢于穿越“雷区”,扛着“失败了我负责”的勇气,寻找到了语文教学原生态。并在教学中改变课程安排:每周只用两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把四课时拿出来,让学生到学校的自修室去读书。这样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的精神生命得以自由呼吸,学生们如鱼得水,充分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后来的实验证明他是成功的。

    做教师,他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他感悟到,教育与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绝不是抓出一个小偷,它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他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那是一个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一颗好学又善于深思的心灵,让他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自己的学生观中。

    做校长,李希贵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是李希贵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管你是哪一个级别的领导,或是任教哪一个学科的普通教师,都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做校长,他注意经营学校文化,在高密四中提出了“永不屈服”、在高密一中提出了“为四十岁做预备”的极具个性化的校训,以振奋师生的斗志,内化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动力。他始终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做校长他“注重细节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的目的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会千差万别,教育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的管理是不是偏离了正确的教目的呢?如果我们的校园里不再有那么多的监督员,孩子们走路也不必非要按指定线路去教室,我们的校园不是更和谐吗?

    边读书,边让我佩服起李校长来,他是真正的用“心”在做教育,真正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我想能成为李校长的学生一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还有一点在李校长身上也深深的体现出来了,那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李校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一定遇到过,可是,往往是草草了事,没有为学校、为孩子真正解决过。李希贵说“真正的教育人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读书使我顿悟了人生。”李希贵的一生都在读书、思考、改革。他的终身学习意识、对教育敏锐的思考力,大胆改革精神令人折服。这段时间来,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努力做李希贵那样做教师、做校长,脚踏实地,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