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昵称61411750 2019-02-19

我们如何刻画一个角大小呢?角的大小有两种刻画方法:一种是传统的、人人皆知的度数体现的,那么这两个角的和与差的度数能够非常容易地计算出来.但如果两个角的大小是采用边长(即三角函数值)刻画的,那么两个角的和或差的大小是多少呢?自然,这两个角和与差的大小也只能采用三角函数值刻画.虽然,学习数学的人第一反应是马上想到高中的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但现在讨论的背景是初中数学教学,因此我们要回避用高中数学知识。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引题

不知大家第一次看到这道题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能否在短时间中用传统方法解决?看 到两角和差关系这样的条件想到什么?本题它有比较巧妙的求法,但要发现,还是需要一定 的时间的.这里涉及到两角和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命题人员绝非希望你采用高中“两角 和与差的三角公式”去解决问题,这是由于:

⑴他们当初没有意识到采用这样的思考方法是合理的,而且只要方法得当,的确能够解 决问题.

⑵即使意识到了,他们认为因为初中不具备这样的知识,有这样的想法却因为不具备这 样的能力,从而无法解决原问题.

⑶最关键的原因是,由于命题人员想出了构思极为巧妙的解法. 于是,这样的考题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而且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考题必定处于试卷中

的难题位置.那如果我们能有比较好的方法去破解这个和差关系,那就可以不花多少时间直 接攻破此题了呢!

二、 “矩形大法”的基本构造

下面我们以 75°,15°这两个特殊角为例聊聊矩形的构造.

我们可以通过 30°与 15°的倍半角关系求出 tan15°的值,通过互余关系求出 tan75

°的值.那如果利用 30°,45°这两角的和差关系又该怎样构图表示出 75°与 15°的正切 值呢?

1.75°即 45°与 30°和的构造

我们知道两角和与差,在图形中通常体现出三条线,为构图方便,第一条线通常选择水 平或铅垂(一号线),二号线为两角的公共边,第二个角的另一边为三号线.(如图 1-1,图 1-2)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1-1

根据上面的阐述,究竟该如何用比值来刻画 45°,30°,以及 75°这三个角呢? 首先得先把 45°角(∠1)和 30°角(∠2)都要构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图 1-3),

其次构一线三直角(如图 1-4),为了有 75°想到平行有角相等,所以构矩形(如图 1-5).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1-5

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按如下步骤: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1-7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1-8

2.15°即 45°与 30°差的构造

两角和是在一个角的基础上向外“扩张”,现在是两角差,该如何构造呢?

(1)作一个 45°角(如图 2-1)

(2)在二号线上取点 A 向角的内部作垂线,构造∠AOB= 30°(也即以 OA 边为公共边 向内构造一个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 ABO)(如图 2-2)

(3)过点 A,B,O 三点构矩形 OCDE ,有此得到∠EOB 就为 15°角(如图 2-3)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2-4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3

“矩形大法”运用之美

3-2

用“矩形大法”处理.教师如能恰当地处理好模型教学,引导学生用“因果确定法”思考 问题,那么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一类问题了.而这种学习经验的获得还可以迁移到其他模型 的归纳总结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着把问题归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