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拉维夫白城

 昵称34668224 2019-02-19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
The White City of Tel-Aviv the Modern Movement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点击进入以色列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3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N32 04 00 E34 46 60
遗产编号:1096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简介:
      特拉维夫白城是以色列第二大城,是20世纪早期建筑和城镇向现代趋势发展的一个杰出代表。特拉维夫白城与当地的文化和气候条件相适应,并且融合了当地的传统元素。
      特拉维夫白城是1909年由一群犹太移民所建立的,1910年起命名为特拉维夫,特拉维夫是犹太复国主义创始人所著小说中希伯莱语“泉山”一词的译音。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立国的宣言就是在特拉维夫宣布的。虽然作为政治首都历史短暂,但经济上的成就在以色列却是独领风骚,全国无出其右,可谓经济上的首都,圣地的大门。而且,由于国际上尚不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所有国家的大使馆都设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外交部也不得不设在该地。
       特拉维夫是座二十世纪创建的新城市,起初只有60家移民,现在人口一跃而为三十多万,笔直的马路上林荫夹道,是一座典型的欧美式的城市。市区内有电影院、剧场、夜总会、迪斯科舞厅等,样样具全。在郊外,围绕该都市的卫星城镇正急剧增加,显示出特拉维夫的发展潜力。现代化的城区建在与海岸公路平行的3条砂岩山丘脊上,无论是高大的现代化饭店和大公司,还是一般的居民住宅楼,都是白色的平顶建筑,广场、人行道旁及一些建筑物前,各种造型奇特的现代雕塑点缀其间。加上大量的树木和大片的草坪,以及附近蓝色的地中海、沿海狭长平坦的沙滩,还有四周环抱着密集的柑橘园,白、绿、蓝、红组成了美丽动人的画面。从60年代以来,在城市的扩建过程中,不断挖掘出古代以色列城和古犹太人聚居的遗址,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博物馆相继建成。在这些博物馆里,展品有古钱币、古玻璃器皿、古铜器、古瓷器、古希伯莱文字、民间艺术品等。游人可以从这些文化古迹中,目睹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智慧。
      这里是以色列唯一允许居民在安息日随心所欲的城市。电影院、歌剧院、博物馆、俱乐部、舞厅、酒吧和脱口秀使特拉维夫的街道每时每刻都繁华似锦。
      特拉维夫是世界上国际风格建筑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这种建筑风格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洲建筑学校毕业的学生们带到特拉维夫的,他们深受上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该运动的主旨是以不对称的布局和有规律的反复来取代古典建筑的对称,同时避免使用任何没有实际用途的装饰。
       这种现代主义风格、多功能、简洁而不经装饰的建筑被认为适合一座年轻而发展迅速的城市,特拉维夫就成了他们实践现代主义的试验场。由于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古城雅法也随之兴旺起来,成为地中海东岸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从1887年到1896年,犹太人在雅法兴建了一个早期定居点,1909年新城特拉维夫开始建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巴勒斯坦地区划归英国托管,此时由于欧洲反犹主义滋长,许多犹太人开始迁往巴勒斯坦,而纳粹在上世纪30年代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更导致了大量犹太人移民至此。1925年,特拉维夫的人口已达到3.4万人,当时城内是一片风格杂乱的建筑。
      就在同一年,由苏格兰建筑师帕特里克·盖德斯提出的特拉维夫城市总体规划得到批准,大批新式建筑遂于30年代早期开始拔地而起。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大多是欧洲备受争议的国际风格建筑师,他们的到来为特拉维夫创造了一种综合了现代主义运动主旨和文化,并结合气候及当时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的新的建筑风格。这一风格的建筑,大多占地面积不大,楼高2至4层并涂有浅色的灰泥,多数是住宅,但也有一些公共建筑。在1931年至1937年间,约有2700幢此类风格的建筑相继建成。目前,特拉维夫市约有4000幢这样的建筑,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拦维夫白城,指的就是市内几条主要大街上约1000幢被列入保护计划的此类建筑。这些小楼的外墙大多为白色或浅白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夺目,以色列人喜欢称其为“白城”。
      特拉维夫白城的建筑设计师中有人师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的柯布西耶和孟德尔松,但大多数则受到德国鲍豪斯学院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这些建筑也被称为“鲍豪斯建筑”。二战后,特别是以色列建国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移民以色列,住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当时以色列人对他们的新住房有着美好的设想,不仅要“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还要有清洁的饮用水和完备的下水道,门前要有花园,这也与当时流行于欧洲的现代运动“鲍豪斯”建筑理念相契合。
      这批建筑虽形态各异,但理念相同,楼层不高、阳台长而宽大、窗户窄小,不仅美观实用且遮阳保暖,十分适合特拉维夫的地中海气候。现代化的特拉维夫在中东算是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摩天大厦的光芒早已盖过了当年的小楼,“白城”仅是市中心的一些普通民宅。但在几十年后,正是这些不算堂皇的低矮建筑,为特拉维夫市赢得了一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以色列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麦克尔·特纳说,“白城”的确只有70多年的历史,它在全球668个世界文化遗产中算是最年轻的遗产之一,目前也只有15个这样的现代文化遗产被列入名录。但其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文化遗产重要的不是年代,而是其代表的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白城”的评语所言:“其完美结合体现了城市对当地独特文化、传统和地理要素的需求,是20世纪前期现代建筑运动不同流派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兴城市建筑规划的杰出范本。”
      麦克尔·特纳教授说,现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也开始重视对各国近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对这些文化建筑列入名录的工作力度。去年悉尼歌剧院参加了申报,这已是一种趋势。因为今天的杰作,就是明天的遗产,而保护工作应从其落成之日就要开始。特拉维夫白城美景特拉维夫市政府很早就认识到“白城”的历史文化意义,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该市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白城”具有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相关政策,规定市民对这些建筑只拥有居住和使用权,不拥有所有权;不得改变这些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不能安装空调及影响建筑外观的其他设施;在邻近“鲍豪斯”房屋的地点盖新房,楼层不能高于这些原有建筑,且还必须缴纳与盖新房同等数量的资金,作为保护这些历史建筑的基金。
      1994年,特拉维夫市还组织召开了关于“鲍豪斯建筑”的国际会议,召集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共同认识评价“白城”建筑的文化艺术成就,为如何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献计献策。不过,以色列国内有官员和学者认为,就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而言,“白城”目前得到的保护还很不够。为此,政府将向议会提出建议,通过立法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用法律来规范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修,对违反保护措施的居民和机构实施处罚,同时设立维护基金,筹集保护和维修所需的经费。
      此外,政府还十分注重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从学校到社会,希望这种遗产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能够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市民心中,不断提高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每年6月,特拉维夫市都要通过集会或举办活动来宣传“白城”,使得“鲍豪斯建筑”的文化意义和知名度逐年提升。“白城”在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民众在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也正在给予其更多的呵护。
      白城著名建筑物:参观白城主要有三条路线,分别称之为迪岑哥夫(Dizengoff)、罗特希德(Rothschild)和比亚利科(Bialik),这三条路线分别经过不同的白城著名建筑。
     迪岑哥夫在这条路线上的著名建筑物有:
  • Zlatopolsky House,9 Gordon

  • Kiriyaty House,12-14 Rupin

  • Hod Workers Apartment,35 Frishman

  • The Thermometer House,5 Frug

  • Lustig And Rosenthal House,3 Ben Ami

  • Mirenberg House,60 Hovevei Zion

  • Rivkin And Portnoy House,53 Hovevei Zion

  • Gerber House,42-44 Hovevei Zion

  • Dunkeblum House,3 Yael

  • Rosenwasser House,5 Yael

     罗特希德在这条路线上的著名建筑物有:

  • Bizonsky House,4 Ein Vered

  • Yerachmilevsky House,24-25 Balfour

  • Landa House,15 Melchett

  • Elyashav House,27 Mazen

  • Sharbal House,78 Ahad Ha Am

  • Samuelson House,67 Rothschild Blvd

  • Krieger House,71 Rothschild Blvd

  • Rubinsky House,82 Rothschild Blvd

  • Engel House,84 Rothschild Blvd

  • Berlin House,83 Rothschild Blvd

  • Yitzhaki House,89-91 Rothschild Blvd

  • Ripstein House,99 Rothschild Blvd

  • Rubinsky House,1 Hagilboa

     比亚利科在这条路线上的著名建筑物有:

  • Dr. Kroskal House, 25 Idelson Street

  • Beit Liebling,28 Idelson Street

  • Yerhovsky House,17 Bialik Street

  • Shomo Yafe House,21 Bialik Street

  • Home of Haim Nachman Bialik,22 Bialik Street

  • Peltzman & Wecht House,18 Bialik Street

  • Palskovski House,16 Bialik Street

  • Reuven Eubin House,14 Bialik Street

  • Home of Dr. Krinsky,8 Bialik Street

  • Goldin House,6 Bialik Street

  • Avezerman House,5 Bialik Street

  • Café,2 Bialik Street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特拉维夫建于1909年,并逐渐发展成为驻巴勒斯坦英军控制下的一个大都市。在20世纪30年代初到50年代间,白城在帕特莱克爵士的城市规划基础上建成,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城中的建筑物由在欧洲培训和实习的建筑设计师设计而成,他们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创造了一个杰出的“现代运动”的建筑群。

     Tel Aviv was founded in 1909 and developed as a metropolitan city under the British Mandate in Palestine. The White City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early 1930s until the 1950s, based on the urban plan by Sir Patrick Geddes, reflecting modern organic planning principles. The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by architects who were trained in Europe where they practised their profession before immigrating. They created an outstanding architectural ensemble of the Modern Movement in a new cultural context.

     Tel-Aviv fut fondée en 1909 et s’est développée comme une ville métropolitaine sous le mandat britannique en Palestine. La ville blanche fut construite à partir du début des années 1930 et jusqu’aux années 1950, selon le plan d’urbanisme de sir Patrick Geddes, reflétant les principes de l’urbanisme organique moderne. Les bâtiments furent conçus par des architectes qui avaient immigré après avoir été formés dans divers pays d’Europe et y avoir exercé leur profession. Dans ce lieu et ce nouveau contexte culturel, ils réalisèrent un ensemble exceptionnel d’architecture du mouvement moderne.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以色列(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11)图文介绍(6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