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上有许多凹陷的部位,这里往往隐藏着大量对身体有益的穴位,因此被人们俗称为“养生窝”,通过适度按摩这些部位,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1.按眼窝,安神缓头痛眼窝处有晴明、攒竹、四白、承泣、丝竹空等诸多穴位,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镇静安神、改善头痛的功效,也可延缓眼周皮肤衰老,预防皱纹出现。 2.按颈窝,缓解咽部不适颈窝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刺激颈窝可改善咽喉不适、咳嗽气喘、恶心呃逆等症状。 3.揉腋窝,宽胸宁神腋窝,俗称“胳肢窝”。针灸或按摩该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对防治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4.拍打肘窝,清热通络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分布着曲池、曲泽、尺泽等穴位。按摩肘窝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清热祛湿,安神利咽。 5.捋按腰窝调气血腰窝就是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两侧分布夹脊穴和背俞穴。常按摩腰窝可协调经络气血,调和脏腑。 6.搓擦腘窝,缓解腰背痛腘窝就是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其正中穴位为委中穴,两旁还有委阳、阴谷、浮郄等穴位,均为治疗腰背酸疼的穴位。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不但可缓解腰背下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还可加强人体的护卫作用,增强免疫力。 7.推搓脚窝精力旺脚窝里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均有重要作用。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8.按抚脐窝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为神阙穴所在。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虽有保健作用,但此处和诸经百脉相通,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健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