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太极拳要劲路贯通,“劲催锐骨”,为你详细解析一下

 長弓在手 2019-02-19

大千世界,如是我闻。远离颠倒梦想,不要胡思乱想。胆气不足,心生恐怖。坐的住,立得直,腰椎不要堆,人要有一股挺劲。站如孤松,上下支撑。后仰猫腰,技艺不高,为什么,没竖劲,发力不畅。三大拳病,一个都不能要。一是膝盖伤,二是腰椎痛,三是憋气伤肺。膝盖伤,是压迫半月板,或扭伤了韧带。腰椎痛,骨位不正,腰肌劳损或椎体纳出。打拳憋气,脸煞白,呼吸与用劲,都问题。不强行调呼吸,功夫深,呼吸自会深细均长。初学打拳,呼吸自然,不要干预,多活动肩胛骨,那是气口,一抻一松着打拳。别一直死拉肩膀,不知开合肩胛,呼吸憋死了。突然一天,感觉筋骨无力,劲像被什么东西,抽走了,这是精气不足了。不要认为,练劲一定得劲,练劲不是较劲,不得法,耗损精气,越练越虚。所以人要懂得,不失强度的柔和。有精气神的人,精益求精。拳有气象,能感染四周,一传十,十传百,形成一种场。练有形,需要拳法。修无形,需要心法。二法融通,就是大法。

锐骨,尺骨小头,掌后豌豆突起,下陷处,即是神门。掌根,十分关键,从腰运过来的劲,聚于掌根。再一催,五指膨胀,好的劲都冲指,一根根的,像胡萝卜。所谓碾掌根,大鱼际与小指合,力在手腕子,小臂一拧,锐骨像个螺丝扣,将劲吃住。公众号太极浮屠。中国有个东西,叫推拿。不是手劲大,懂推拿学的,都练内功。尤其修易筋经,或一指禅功。腰腹聚力,一沉劲,用动态传导,一股透劲,运于掌指,再施加手法。一个钟儿下来,自己也练了功,施者与受者,都有受益。不会用劲,手多有伤,长期操作,劳神乏力,身体会亏空。用劲有区别,运劲是一门学问。催,这个字,有赶的意思,从后往前赶脊柱,用重心借势,把劲往手上送,劲路是贯通的。有人善于收劲,往回一带,人就没了根,其实是合劲大,还快,是抽缩筋的劲,突然往回一弹,对方把持不住,脚跟一浮,失了重心。

另一种说法,锐骨是尺骨鹰嘴,就是肘底那个锐尖儿。沉肘,把劲贯到骨子里,钉在掌根,聚于锐骨,这是有体感的。你练沉了,骨头上有了劲。开合劲,是练肌肉与筋。大开合,肌肉充满弹性,不要太快,把肘尖沉下来,保证肌肉收放,都在力度上,别空跑动作。小开合,是肌肉几乎不参与,由筋腱代偿,侧重点不同。还是主张全面,架子不变,尺度可以调整,可大可小。攥拳时,拳面要平,手腕撑住,别软,把腕子撑开,肘底也会有劲。拳走螺旋,掌法走面儿,手上老有个拿东西的劲,指缝之间,似夹筷子。指力,也是必须的,没事儿玩玩二棒子,用身子运劲,往膀子上递。用身子,就是用脊柱,用脊柱就要用肩胛。身子前合后开,力聚腰腹,慢慢吐气,闭肋,肘底沉坠,力贯指尖。不在手的大小,在于力道。有功夫人,身上都瓷实,还活。能把劲抹均匀了,非练柔劲不可。锐骨催劲,力道是暗刚,别断了,慢慢运,好似墙上抹泥。按上劲,胸大肌是合住的。挺脊柱,肩胛骨是闭合的,增了竖脊之力。肩胛开了,背出了力道,整劲慢慢就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